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三江  拼音:sān jiāng
1.江苏、江西、安徽三省的合称。
2.四川岷江、涪江、沱江的合称。
3.广西黔江、郁江、桂江的合称。
4.浙江吴江、钱塘江、浦阳江的合称。
《漢語大詞典》:鸭绿(鴨緑)
(1).亦作“ 鸭渌 ”。指 鸭绿江 。 宋 徐竞 《高丽图经·封境》:“昔以 大辽 为界,后为所侵迫,乃筑 来远城 以为阻固。然亦恃 鸭緑 以为险地。 鸭緑之水 ,源出 靺鞨 ,其色如鸭头,故以名之。” 宋 孔平仲 续世说·纰漏:“ 李勣 征 高丽 ,令 元万顷 作檄。其语有‘不知守 鸭渌 之险,莫离支报’云。” 明 夏完淳 《燕问》:“灵人握手,帝跡推迁,是以 鸭緑 缠其后, 碣石 钥其前。”
(2).喻水色如鸭头浓绿。 宋 陆游 《快晴》诗:“瓦屋螺青披雾出, 锦江 鸭緑抱山来。” 清 纳兰性德 《松花江》诗:“烟光浮鸭緑,日气射鳞红。”
《國語辭典》:黄海(黃海)  拼音:huáng hǎi
海洋名。指鸭绿江口以南,长江口以北,朝鲜半岛以西的海域。因受黄河影响,水域大多呈现黄色,故称为「黄海」。
《漢語大詞典》:鸭绿水(鴨緑水)
亦作“鸭淥水”。 即 鸭绿江 。北史·于仲文传:“至 鸭緑水 , 高丽 将 乙支文德 诈降,来入其营。”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契丹鱼鳔》:“ 契丹 鸭渌水 牛鱼鰾,製为鱼形,妇人以缀面花。” 清 黄遵宪 《悲平壤》诗:“一夕狂驰三百里,敌军便渡 鸭緑水 。”参见“ 鸭緑江 ”。
分類:鸭绿江
《國語辭典》:鸭绿江(鴨綠江)  拼音:yā lù jiāng
河川名。位于辽宁省东南边。源出长白山南麓,西南流至安东市入黄海。长七百九十公里,为中韩界河。水色绿如鸭头,故称为「鸭绿江」。也作「鸭渌水」。
《漢語大詞典》:马訾水(馬訾水)
即 鸭绿江 。汉书·地理志下:“ 马訾水 西北入 盐难水 (今 浑江 ),西南至 西安平 入海。”新唐书·东夷传·高丽:“有 马訾水 出 靺鞨 之 白山 ,色若鸭头,号 鸭渌水 。”
分類:鸭绿江
《国语辞典》:图们江(图们江)  拼音:tú mén jiāng
河川名。源出长白山,与鸭绿江源相对,接近松花江源。东流为与韩国的界河,至韩国庆兴城东注于日本海,全长约四百七十九公里。也作「豆满江」、「徒们江」、「土们江」、「统门」。
《国语辞典》:千山山脉(千山山脉)  拼音:qiān shān shān mài
山脉名。位辽宁省南部,鸭绿江、辽河之间。是长白山脉的支脉,亦为辽东半岛的主干。高度不大,多为侵蚀残馀的山块。
《漢語大詞典》:丹东市
在辽宁省东部、沈丹铁路终点,经鸭绿江大桥和朝鲜新义州铁路相连。1937年设安东市,1965年改丹东市。人口68.1万(1995年)。是中朝边境的重要城市,鸭绿江流域的物资集散地。以产柞蚕丝绸著名。名胜古迹有九连城、锦江山公园、五龙背温泉等。
《漢語大詞典》:满番汗(滿番汗)
即古 沛水 。距 鸭绿江 入海不远处。三国志·魏志·东夷传“为 燕 亡人 卫满 所攻夺”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后子孙稍骄虐, 燕 乃遣将 秦开 攻其西方,取地二千餘里,至 满番汗 为界, 朝鲜 遂弱。” 卢弼 集解引 赵一清 曰:“两《汉志》俱作 番汗 。”按,汉书·地理志下“ 番汗 ”原注:“ 沛水 出塞外,西南入海。”
《國語辭典》:辽东半岛(遼東半島)  拼音:liáo dōng bàn dǎo
半岛名。位于辽宁省南部,辽河口、鸭绿江口连线以南,伸入黄海、渤海间。以千山山脉为主干,低丘广布。面积约四万五千平方公里。盛产温带水果和柞蚕丝,为中国大陆著名的矿藏区和工业区。是东北地方海陆交通的要冲、货物出入的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