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试问(試問)  拼音:shì wèn
请问,为怀疑之词。如:「试问古今人能免此陋习否?」
《漢語大詞典》:独对(獨對)
(1).单独召见问对。新唐书·蒋伸传:“ 宣宗 雅信爱 伸 ,每见必咨天下得失…… 伸 三起三留,﹝帝﹞曰:‘他日不復独对卿矣。’ 伸 不諭,未几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用傅文忠:“ 傅文忠 为椒房懿亲,人实勤谨,故特命晚间独对,復赏给黄带,四团龙补服。”清史稿·文祥传:“ 英 法 联军犯 天津 , 僧格林沁 密疏请幸 热河 。 文祥 ……力持不可,偕廷臣言之,復请独对。”
(2).独自面对;单独相对。 清 刘献廷 《和异君看梅之作》:“佳游深寤寐,独对真徘徊。” 茅盾 《色盲》:“﹝ 林白霜 ﹞和青年女子独对,而且在一个汽车里,这在他还是第一次,虽然不至于手足无措,确有几分彷徨无主了。”
《國語辭典》:引对(引對)  拼音:yǐn duì
皇帝召见臣子使之对答。《宋史。卷二四。高宗本纪一》:「未经上殿臣僚,令三省审察,然后引对。」宋。陆游〈福建到任谢表〉:「首蒙引对,面锡殊科。」
《國語辭典》:请罪(請罪)  拼音:qǐng zuì
1.问罪。《书经。汤诰》:「敢用玄牡,敢昭告于上天神后,请罪有夏。」《左传。僖公二年》:「敢请假道,以请罪于虢。」
2.承认己过,自请处分。《后汉书。卷八十一。独行传。王烈传》:「盗请罪曰:『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两亲家两亲妈,各自请罪,认个悔气,都道一桩事完了。」
3.请求免罪。《资治通鉴。卷五十四。汉纪四十六。桓帝延熹二年》:「岁时贡献,皆先输上第于冀,乘舆乃其次焉。吏民赍货求官、请罪者,道路相望。」
《漢語大詞典》:贵职(貴職)
(1).贵官的标志。后汉书·舆服志下:“ 赵武灵王 效 胡 服,以金璫饰首、前插貂尾为贵职。”
(2).高贵的职位。南史·恩倖传·茹法珍:“自 江祏 、 始安王遥光 等诛后,及左右应敕捉刀之徒并专国命,人间谓之刀敕,权夺人主。都下为之语曰:‘欲求贵职依刀敕,须得富豪事御刀。’” 明 孟称舜 《眼儿媚》第四折:“大人高除贵职,小官只合参拜。”
(3).动问对方官职的敬语。 明 郑若庸 《玉玦记·接望》:“[生云]大人贵职?[末]下官 天平 节度监军。”
《漢語大詞典》:例对(例對)
谓循例召臣下问对。《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四年》:“虽復例对使臣,别延宰辅,既殊师锡,且异公言。” 胡三省 注:“例对使臣,谓功臣节度及诸军使待制者,得随例以次对也。”
《國語辭典》:兴师问罪(興師問罪)  拼音:xīng shī wèn zuì
出兵讨伐有罪的人。后亦指宣布他人罪状,严加谴责。《元史。卷一四九。郭宝玉传》:「宋人羁留我使,宜兴师问罪。」《三国演义》第一一四回:「今幸将军兴师问罪,故特引本部兵五千来降。」也作「兴师见罪」。
《国语辞典》:当面对质(当面对质)  拼音:dāng miàn duì zhí
面对面的互相质问对答。如:「既然两方所言不一致,只好请他们当面对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