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狐突
(1).人名。 春秋 晋 大夫,公子 重耳 之外祖。其二子从 重耳 出亡。 怀公 立,执 狐突 ,令其召二子还,不允,遂被杀。事见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山西 旧有 狐突祠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 山西 太谷县 西南十五里 白城村 ,有 糊涂神祠 ……亦不知何以得此号。后检通志,乃知为 狐突祠 。 元 中统 三年敕建,本名 利 应狐突庙 。狐、糊同音,北人读入声皆似平声,故突转为涂也。” 清 孙枝蔚 《王陵母墓》诗:“无慙 狐突 能为父,不监 怀公 奈 霸王 。”
(2).糊涂。 明 车任远 《蕉鹿梦》第三折:“想他慌忙间,怕人撞着,藏在此间,一时寻不着,便心中狐突起来,认是梦了。”
《國語辭典》:聋哑(聾啞)  拼音:lóng yǎ
听觉和说话有双重障碍。如:「对于聋哑孩子的学习,我们必须付出更多的关怀和耐心。」
《國語辭典》:介之推  拼音:jiè zhī tuī
人名。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晋国隐士。从晋文公出亡,历经各国十九年。返国后,文公赐禄不及,而介之推亦不求功名,与母隐于绵山,文公屡次寻求不得,焚山以求之,竟不出而焚死。也作「介子推」。
《漢語大詞典》:三公子
指 春秋 晋献公 之三子: 申生 、 重耳 、 夷吾 。左传·僖公九年:“九月, 晋献公 卒, 里克 、 平郑 欲纳 文公 ,故以三公子之徒作乱。” 杜预 注:“三公子: 申生 、 重耳 、 夷吾 。”
《国语辞典》:晋文公(晋文公)  拼音:jìn wén gōng
春秋晋国之君,姓姬,名重耳,献公次子,太子申生之弟。献公嬖骊姬,杀申生,重耳奔狄;献公既卒,数传至怀公圉,秦穆公怨圉,乃求得重耳,发兵纳为晋侯。公任用狐偃,赵衰诸贤,纳周襄王,救宋破楚,继齐桓公为诸侯盟主,成为五霸之一,谥文。
《漢語大詞典》:殷牛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纰漏:“ 殷仲堪 父病虚悸,闻牀下蚁动,谓是牛鬭。”后因以“殷牛”形容病重耳鸣,精神恍惚。 前蜀 韦庄 《卧重疾因有题》诗:“胸中疑 晋 竖,耳下鬭 殷 牛。”
《國語辭典》:退避三舍  拼音:tuì bì sān shè
比喻遇到实力很强的对手,为避免正面冲突折损太多,乃主动让步,不与人争。参见「辟君三舍」条。《儒林外史》第一○回:「贤侄少年如此大才,我等俱要退避三舍矣。」《镜花缘》第五六回:「非独本郡众人所不能及,即天下闺才,亦当退避三舍哩!」
《国语辞典》:子推割股  拼音:zǐ tuī gē gǔ
春秋时晋人介之推,伴晋文公重耳流亡时,曾因无粮而割股肉与重耳食的故事。见《庄子。盗蹠》。后为古代统治者用来作为愚忠的典范。
《國語辭典》:璧谢(璧謝)  拼音:bì xiè
退还赠礼,并谢厚意。《儿女英雄传》第一三回:「打听著甚么贵,送甚么来,老爷一概都璧谢不收。」也作「璧还」、「反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