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恭愿
恭谨诚笃。语本《书·皋陶谟》:“愿而恭。” 孔颖达 疏:“愿者,慤谨良善之名。” 汉 王充 论衡·自纪:“六岁教书,恭愿仁顺,礼敬俱备,矜庄寂寥,有巨人之志。”晋书·吴敬王宴传:“ 晏 为人恭愿,才不及中人。”新唐书·牛仙客传:“为相谨身无它,与时浮沉,唯唯恭愿。”
分類:恭谨诚笃
《漢語大詞典》:明信
(1).犹言诚心敬意。左传·隐公三年:“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 南朝 陈 徐陵 《为护军长史王质移文》:“国家体兹明信,有同皎日。” 宋 秦观 《郭子仪单骑见虏赋》:“惟有明信,乃成茂勋。”
(2).犹确信。后汉书·李法传:“上疏以为朝焉苛碎……又讥史官记事不实,后世有识,寻功计德,必不明信。”
(3).贤明而诚笃。 唐 柳宗元 《送元暠师序》:“ 中山 刘禹锡 ,明信人也。”
(4).信物。 清 沈起凤 《谐铎·鬼婿》:“妾有玉珮一枚,持献萱堂,以作明信。”
《漢語大詞典》:醇笃(醇篤)
亦作“醕篤”。 敦厚诚笃。 宋 朱熹 《跋赵中丞行实》:“ 赵公 之孝谨醇篤,虽古人犹难之。”明史·隐逸传·杨恒:“ 恒 性醇篤,与人语,出肺肝相示。” 清 恽敬 《读〈孟子〉二》:“是首变 孔子 醕篤谨慎之尺度以趋简易,使后儒之异説得託之,皆由於 孟子 。”
《漢語大詞典》:穷穷(窮窮)
(1).轻视、侮辱处于困境的人。荀子·修身:“不穷穷而通者积焉。”吕氏春秋·上德:“臣闻贤主不穷穷。”
(2).谓极其困苦。管子·兵法:“三官不繆,五教不乱,九章著明,则危危而无害,穷穷而无难。” 尹知章 注:“危危、穷穷,皆重有其事。” 石一参 今诠:“民众恒习於军事之教,则化危为安,化穷为通,无害无难。”
(3).忧愁悲伤貌。 汉 刘向 说苑·善说:“当是时也,固不可以闻飞鸟疾风之声,穷穷固无乐已。”
(4).谨慎诚笃貌。 清 恽敬 《庄达甫〈摄山采药图〉序》:“更七年,復见 达甫 充然油然者犹是,而穷穷然而歛,休休然而止。”
《漢語大詞典》:醇悫
淳厚诚笃。 明 唐顺之 《李宜人传》:“ 洪先 凝重醇慤,其志必欲为古人而后止。”
《漢語大詞典》:款好
(1).友谊诚笃。南史·张邵等传论:“ 徐氏 妙理通灵,盖非常所至,虽古之 和鹊 ,何以加兹。 融 与 文伯 款好,故附之云尔。”
(2).和好,通好。 宋 范仲淹 《耀州谢上表》:“ 高延德 来自贼庭,求通中国之好……虑诈为款好,以殆诸路之兵。”
《漢語大詞典》:专悫(專慤)
专诚笃实。 汉 刘向 列女传·蔡人之妻:“ 宋 女专慤,持心不顷(倾)。” 宋 司马光 《为文相公求退第二表》:“天恩留连,未见识察;物意专慤,期於感通。” 明 范濂 《云间据目抄·钱廉》:“生平醇谨专慤,不与物忤。”
《漢語大詞典》:精笃(精篤)
专诚笃实。后汉书·朱穆传:“及壮耽学,鋭意讲诵……其父常以为专愚,几不知数马足。 穆 愈更精篤。”《南史·孔珪传》:“有隐遁之志。於 禹井山 立馆,事道精篤。”
《漢語大詞典》:谆诚(諄誠)
忠厚诚笃。
《漢語大詞典》:壳壳(殼殼)
亦作“殻壳”。
(1).诚笃貌。 前蜀 贯休 《送僧归南康》诗:“壳壳学得律,还乡见苦情。”
(2).中空貌。 晋 皇甫谧 针灸甲乙经·八水:“肤胀者,寒气客於皮肤之间,殻殻然不坚。”
(3).象声词。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白翎雀》:“霜皬皬,风殻殻,白草黄云日色薄。”
《漢語大詞典》:笃敏(篤敏)
诚笃而敏锐。 明 方孝孺 《悯知赋哀叶廷振》:“质顓醇篤敏兮,父师申之以告詔。”
分類:诚笃敏锐
《漢語大詞典》:敦祗
诚笃恭敬。韩非子·难言:“敦祗恭厚,鯁固慎完。”
分類:诚笃恭敬
《漢語大詞典》:沈悫(沈慤)
沉厚诚笃。 明 李东阳 《明故广西按察司副使刘公行状》:“公质直沉慤,不事矫饰。”
《漢語大詞典》:鸣鹤之应(鳴鶴之應)
易·中孚:“鹤鸣在阴,其子和之。” 王弼 注:“立诚篤至,虽在闇昧,物亦应焉。” 孔颖达 疏:“处於幽昧而行不失信,则声闻于外,为同类之所应焉。”后以“鸣鹤之应”比喻诚笃之心相互应和。 明 张居正 《〈玉林清赏诗〉序》:“迺今穴居名彦,大夫垂访,诸君感鸣鹤之应,邕邕焉,鏘鏘焉。夫亦行古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