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答 → 荅答”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报答(報答)  拼音:bào dá
1.酬谢恩惠。《后汉书。卷三六。郑范陈贾张列传。郑兴》:「今幸有度辽之众扬威北垂,虽勿报答,不敢为患。」《红楼梦》第七二回:「我的病好之后,把你立个长生牌位,我天天焚香礼拜,保佑你一生福寿双全。我若死了时,变驴变狗报答你。」
2.回答。《周书。卷三二。列传。卢柔》:「柔随机报答,皆合事宜。」
《國語辭典》:报复(報復)  拼音:bào fù
1.报仇。唐。徐彦伯〈比干墓〉诗:「锋剑剿遗孽,报复一何迅。」《西游记》第九回:「父母之仇,不能报复,何以为人?」
2.对伤害自己的人,以类似的手段进行反击。《老残游记》第一七回:「却说老残被人瑞逼成好事,心里有点不痛快,想要报复。」
3.报恩。《汉书。卷六四上。朱买臣传》:「悉召见故人与饮食诸尝有恩者,皆报复焉。」
4.通报。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三折:「报复去,道有曹仁来了也。」元。无名氏《千里独行。楔子》:「报复去,道徐州刘玄德手下小将张虎,特来投降。」
5.应对。《北史。卷二九。萧宝夤传》:「门庭宾客若市,而书记相寻,宝夤接对报复,不失其理。」
6.反覆循环。南朝陈。徐陵 武皇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夫否终斯泰,屯极则亨。若日月之回环,犹阴阳之报复。」
《國語辭典》:还报(還報)  拼音:huán bào
1.返回报知。《汉书。卷一。高帝纪上》:「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三国演义》第四回:「儒大怒,双手扯住太后,直撺下楼,叱武士绞死唐妃,以鸩酒灌杀少帝,还报董卓。」
2.报复、反击。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您这般顺人情有甚好?则我这脓血临身要还报!」
3.报应。《元曲选。来生债。第二折》:「哦!方信道还报果无虚。」《三国演义》第一○九回:「当年伏后出宫门,跣足哀号别至尊。司马今朝依此例,天教还报在儿孙。」
4.报答。如:「此恩日后必当还报。」
《國語辭典》:回答  拼音:huí dá
1.答覆。《红楼梦》第五七回:「一时,李嬷嬷来了,看了半日,问他几句,也无回答。」
2.回报、回敬。《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九:「寄儿道:『甚么道理,要你们破钞?我又没得回答处。』」
《漢語大詞典》:宠答(寵答)
指皇帝对臣下有嘉许之意的答复。亦用为称人复信的敬辞。汉书·晁错传:“ 文帝 嘉之,乃赐 错 璽书宠答焉。” 宋 王安石 《与马运判书》:“比奉书,即蒙宠答,以感以怍,且承访以所闻,何阁下逮下之周也!”
《漢語大詞典》:还答(還答)
(1).答复。 汉 李陵 《答苏武书》:“昔者不遗,远辱还答。慰诲懃懃,有踰骨肉。”《宋书·自序传·沈璞》:“向聊问之,而还答累翰,辞藻艳逸,致慰良多。” 唐 韩愈 《与鄂州柳中丞书又一首》:“是以前状輙述鄙诚,眷惠手翰还答,益增欣悚。”《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 王公 举家悲慟,因不忍断了 行修 亲谊,回书还答,便有把幼女续婚之意。”
(2).酬答,报答。《初刻拍案惊奇》卷九:“盛陈饮宴,欢笑竟日。各家亦隔一日,设宴还答。”《何典》第六回:“孰知那些出家不认俗的朋士友……把那十方施主,比吃孙子胜三分,吃杀弗还答,尚嫌吃得弗爽利,怎肯反做出钱施主?”
《漢語大詞典》:答报(答報)
(1).答复。资治通鉴·汉元帝建昭三年:“使数往来相答报, 延寿 ( 甘延寿 ) 汤 ( 陈汤 )因让之。” 宋 叶适 《林伯和墓铭》:“ 伯和 徐答报,不能屈,滋怒。”
(2).报答他人的情意或恩德。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二折:“久以后得峥嶸答报你。”红楼梦第一一九回:“只见 宝玉 一声不哼,待 王夫人 説完了,走过来给 王夫人 跪下,满眼流泪,磕了三个头,説道:‘母亲生我一世,我也无可答报。’”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二部分二:“这位被优礼的客人,大概为答报他的盛情起见,便给他做起媒来。”
《漢語大詞典》:作覆
答复。通常指给回信。
分類:答复回信
《漢語大詞典》:不报(不報)
(1).不报复。《礼记·中庸》:“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国语·越语下:“战胜而不报,取地而不反。”
(2).不批复;不答复。东观汉记·丁鸿传:“ 鸿 当袭封,上书让国於 盛 。书不报。” 唐 王维 《不遇咏》:“北闕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 周亮工 《尺牍新钞》卷一引 明 高攀龙 《与叶适同书》:“朋友相与,须尽力砭其失,方有进处。弟施矣,足下不可不报。”
《國語辭典》:批答  拼音:pī dá
君王对臣子或长官对部属的奏疏呈文,加以批示或答覆。《新唐书。卷四六。百官志一》:「玄宗初,置『翰林待诏』,以张说、陆坚、张九龄等为之,掌四方表疏批答、应和文章。」
《國語辭典》:复书(復書)  拼音:fù shū
答函、回信。也作「覆书」。
《漢語大詞典》:还书(還書)
(1).报书,致信。汉书·淮阳宪王刘钦传:“王乃遣人持黄金五十斤送 博 ( 张博 ), 博 喜,还书谢。” 颜师古 注:“还书,报书。”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轻诋:“ 谢万 寿春 败后,还书与 王右军 云:慙负宿愿。” 王闿运 《莫姬哀词》:“归及秋深,别当冬始。 夏口 还书, 淮阳 咏史。”
(2).指答复的信。《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四·乌夜啼》:“此日无啼音,裂帛作还书。” 南朝 梁 吴均 《山中杂诗》之三:“奈何 梁 隐士,一去无还书。” 唐 张读 宣室志卷二:“留 赵 一日,赠縑数匹,以还书託焉。”
(3).归还所借的书。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十七八九夜,还书復借书。”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贬误:“今人云:借书还书,等为二痴。”
(4).谓生徒对着老师背书。《新华日报》1987.5.15:“此后,两个多月的时间, 丽堂 每天对着爷爷‘还书’。”
《漢語大詞典》:奉答
(1).谓顺应,遵奉。书·洛诰:“奉答天命,和恒四方民。” 孔 传:“又当奉当天命,以和常四方之民。”
(2).报答。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忠义:“ 立 ( 冯立 )谓所亲曰:‘逢莫大之恩幸而获免,终当以死奉答。’” 宋 马永卿 嬾真子卷一:“ 公 默然少许,谢曰:‘某平生虑不及此,当思其所以奉答。’”
(3).敬答,答复。 鲁迅 《华盖集续编·海上通信》:“前几天得到来信,因为忙于结束我所担任的事,所以不能即刻奉答。”
《漢語大詞典》:还白(還白)
(1).归而报知,还告。 汉 刘向 说苑·正谏:“使者还白曰:‘果以太后事諫。’” 三国 魏 曹操 《加枣祗子处中封爵并祀祗令》:“ 祗 犹自信,据计画还白,执分田之术。”宋书·刘式之传:“ 式之 召从事谓曰:‘治所还白使君, 刘式之 於国家粗有微分,偷数百万钱何有,况不偷邪!’”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帝王都会:“ 天锡 适感此异,还白 弥远 。”
(2).答复的话语;回言。《南齐书·张敬儿传》:“先时足下遣信,寻盟敦旧,厉以篤终,吾止附还白,申罄情本,契然远要,方固金石。”
(3).回复童颜;恢复年轻。汉武帝内传:“可以步虚,可以隐形,长生久视,还白留青。” 宋 叶廷圭 海录碎事·道释:“妾有童面之经,还白之法。”
《國語辭典》:裁答  拼音:cái dá
作书答覆。《新唐书。卷一二二。韦安石传》:「常以五采笺为书记,使侍妾主之,其裁答授意而已。」唐。皇甫冉〈酬张继诗。序〉:「枉六言诗见怀,今以七言裁答。」
分類:作书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