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青条(青條)
(1).青色枝条。 三国 魏 曹睿 《猛虎行》:“緑叶何落落,青条视曲阿。” 唐 司空曙 《新柳诗》:“撩乱发青条,春风来几日。” 宋 张先 《醉红妆》词:“东风摇草百花飘,恨无计,上青条。” 清 厉鹗 《题秋玉佩兮街南书屋·藤花庵》诗:“依格青条上,垂簷紫萼斜。”
(2).水烟的一种。 郑观应 《盛世危言·税则》:“查旱烟、水烟、皮丝、净丝、黄条、青条各种,岁销数十万箱,亦可谓鉅矣。”
(3).指竹竿。 宋 梅尧臣 《绝句》之二:“岸边稚子戏把钓,蚯蚓作饵青条长。”
《漢語大詞典》:霜竿
(1).竹竿。竹的表皮有白色粉末,故称。 唐 韦应物 《途中寄杨邈裴绪示褒子》诗:“雾野腾晓骑,霜竿裂冻旗。”
(2).指所画之竹。 宋 苏轼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诗之二:“何时此霜竿,復入江湖手。”
《國語辭典》:竹杠(竹槓)  拼音:zhú gàng
诈骗钱财的陷阱。《官场现形记》第一七回:「兄弟敲竹杠,也算会敲的了,难道这里头还有竹杠不成?」
《漢語大詞典》:柔竿
指有弹性的竹竿。 三国 魏 曹植 《蝉赋》:“持柔竿之冉冉兮,运微黏而我缠。”
分類:弹性竹竿
《國語辭典》:高节(高節)  拼音:gāo jié
高尚的节操。《史记。卷八三。鲁仲连邹阳传》:「好奇伟俶傥之画策,而不肯仕宦任职,好持高节。游于赵。」
《國語辭典》:竹马(竹馬)  拼音:zhú mǎ
1.一种童玩。多以竹竿制成,充作马骑。《后汉书。卷三一。郭伋传》:「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2.一种戏剧道具。以小竹竿象徵马。《宋元戏文辑佚。耿文选》:「士女竹马儿使军器,十人斋郎甚脸嘴。」
《漢語大詞典》:渔竿(漁竿)
钓鱼的竹竿。多作垂钓隐居的象征。 唐 岑参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诗:“祗缘五斗米,孤负一渔竿。” 清 吴烺 《寄德甫》诗:“何当与尔乘船去,手把渔竿变姓名。”
《国语辞典》:长竿(长竿)  拼音:cháng gān
长竹竿。《三国演义》第九回:「忽见一道人,青袍白巾,手执长竿,上缚布一丈,两头各书一『口』字。」
《漢語大詞典》:竿头(竿頭)
竹竿的顶端。比喻至高境界。 唐 张祜 《大酺乐》:“小儿一伎竿头絶,天下传呼万岁声。”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或谓因古人所及,更復精思,故已到竿头。”
《漢語大詞典》:编竹(編竹)
指用细竹竿或竹片编织成的篱笆。 闽 徐夤 《茆亭》诗:“鸳瓦虹梁计已疎,织茅编竹称贫居。”
《漢語大詞典》:横竹
(1).竹竿横置。 唐 韦应物 《题郑拾遗草堂》诗:“借地结茅栋,横竹挂朝衣。”
(2).指横笛。笛以竹制而横吹,故称。 唐 李贺 《龙夜吟》:“鬈髮胡儿眼睛緑,高楼夜静吹横竹。”
《漢語大詞典》:竹篙
撑船的长竹竿。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 陶公 ﹞尝发所在竹篙,有一官长连根取之,仍当足。乃超两阶用之。” 唐 韩愈 《潭州泊船呈诸公》诗:“暗浪舂楼堞,惊风破竹篙。” 清 查慎行 《逆风上滩歌》:“船头喜鋭不喜方,竹篙用短不用长。” 吴组缃 《山洪》六:“ 三官 不作声,把眼睛掉转,望在河滩边的渡船上,那竹篙上停着一只白颈老鸦。”
《國語辭典》:竹筏  拼音:zhú fá
以数根竹子并排绑成,为简便的渡水交通工具。也称为「竹排」。
《漢語大詞典》:把竿
杂技之一。攀援竹竿。 清 钮琇 觚賸·俺达纵暴:“又取民间子十五以下为把竿之戏,二竿长丈,以篔簹为之,礱节莹皮,其光可鑑,教之攀缘上下,盘舞竿头。”
《漢語大詞典》:玉梢
饰玉的竹竿,舞者所持。《汉书·礼乐志》:“饰玉梢以舞歌,体招摇若永望。” 颜师古 注:“梢,竿也,舞者所持。玉梢,以玉饰之也。”《宋史·乐志九》:“玉梢饰歌,佾缀维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