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卧吹
横吹。 唐 李涉 《牧童词》:“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緑。”新唐书·汉中王瑀传:“ 瑀 亦知音,尝早朝过 永兴里 ,闻笛音,顾左右曰:‘是太常工乎?’曰:‘然。’它日识之,曰:‘何故卧吹?’笛工惊谢。” 宋 朱熹 《次山行佳句呈秀野丈》之三:“卧吹横笛过溪南。” 清 吴伟业 《口占赠苏昆生》之一:“独有 龟年 卧吹笛,暗潮打枕泣蓬窗。”
分類:横吹
《國語辭典》:横笛(橫笛)  拼音:héng dí
乐器名,吹管乐器。横吹的笛子。其形为长形圆管状,中空,气由最左方的吹孔吹入管里振动而发声。其材质有竹、木、玉、金属等。
《國語辭典》:短笛  拼音:duǎn dí
1.乐器名,吹管乐器。piccolo的中译名,是长笛家族中的最高音乐器,构造和长笛相似,长度仅及长笛的一半。含有三个八度音域,拥有尖锐、独特的音质。
2.用竹子制成的小笛子。《三国演义》第三五回:「正行之间,见一牧童跨于牛背上,口吹短笛而来。」
《國語辭典》:横吹(橫吹)  拼音:héng chuī
1.一种汉代的鼓吹乐。为军中马上的音乐。
2.横笛。唐。王维 送宇文三赴河西充行军司马诗:「横吹杂繁笳,边风捲塞沙。」
《漢語大詞典》:横吹曲
乐府歌曲名。 汉 张骞 通使 西域 ,得《摩诃兜勒》一曲, 李延年 更造新曲二十八解,作为军中乐,马上演奏。原为乘舆的武乐, 东汉 以给边地将军。 魏 晋 以后,二十八解已亡。现存歌词,均系 魏 晋 以后文人作品。参阅 晋 崔豹 古今注·音乐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一·横吹曲题解
《漢語大詞典》:横竹
(1).竹竿横置。 唐 韦应物 《题郑拾遗草堂》诗:“借地结茅栋,横竹挂朝衣。”
(2).指横笛。笛以竹制而横吹,故称。 唐 李贺 《龙夜吟》:“鬈髮胡儿眼睛緑,高楼夜静吹横竹。”
《國語辭典》:竹笛  拼音:zhú dí
乐器名,吹管乐器。竹制,横吹。一般有吹孔、膜孔各一,传统上按音孔为六,今为因应乐曲调性音准的需求,而增加按音孔。传统上分梆笛、曲笛等,今多用调性来区分。也称为「笛」、「笛子」。
《漢語大詞典》:横角
横吹的画角。 唐 武元衡 《西亭早秋送徐员外》诗:“鼎鉉辞台座,麾幢领 益州 。曲池连月晓,横角满城秋。”角,一本作“ 笛 ”。 清 周岐 《塞下曲》:“横角夜吹闻四野,长戈朝试解重围。”
分類:横吹画角
《漢語大詞典》:笙篪
笙和篪,均古管乐器。篪,竹制,单管横吹。管子·轻重丁:“齐鐘鼓之声,吹笙篪。”
《國語辭典》:笛子  拼音:dí zi
乐器名,吹管乐器,横吹。现今的笛子多为开八孔,最左边的是吹孔,其次是膜孔,之下有六个按音孔。所吹奏的音调范围极广,除伴奏外,尚可独奏。笛子的形制大小不一,最常用的有梆笛、曲笛两种。现有木、竹、金属、塑胶等不同材质。
《国语辞典》:梆笛  拼音:bāng dí
乐器名,吹管乐器。竹制,横吹,一个吹孔,一个膜孔,六个按音孔,一般为G调笛。笛身较曲笛细且短小,音比曲笛高四度。音色高亢、清脆、明亮有力,著重于舌上技巧的运用,常用于北方的梆子戏中。今用于独奏与合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