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狼头(狼頭)
(1).指狼头纛。 唐 高适 《部落曲》:“琱戈蒙豹尾,红旆插狼头。”
(2).借指 突厥 。 唐 王涯 《相和歌辞·从军行之二》:“燕頷多奇相,狼头敢犯边。”参见“ 狼头纛 ”。
(3).即榔头。锤子。因形状像狼头,故名。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那 韩勇 使一柄短柄鑌铁狼头,腰间一条锁链拴着一根百炼钢锥,有一尺餘长。”
(4).滩名。 唐 杜甫 《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唐峡漂泊有诗凡四十韵》:“ 鹿角 真走险, 狼头 如跋胡。” 仇兆鳌 注:“《一统志》: 鹿角 、 狼头 、 虎鬚 三滩,在 夷陵州 最险。”
《漢語大詞典》:狼头纛(狼頭纛)
用狼头作标志的大旗。隋书·北狄传·突厥:“其先国於 西海 之上,为邻国所灭,男女无少长尽杀之。至一儿,不忍杀,刖足断臂,弃於大泽中。有一牝狼,每啣肉至其所,此儿因食之,得以不死。其后遂与狼交……狼生十男,其一姓 阿史那氏 ,最贤,遂为君长,故牙门建狼头纛,示不忘本也。”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三年:“﹝ 隋 帝﹞遣太僕 元暉 出 伊吾道 ,诣 达头 ,赐以狼头纛。” 胡三省 注:“ 突厥 之先,狼种也,子孙为君长,牙门建狼头纛,示不忘本也。” 清 赵翼 《偶阅〈汴梁杂诗八首〉考汴州沿革爰补其缺》诗之六:“领得狼头纛一枝,仍容守 汴 建朝仪。”亦作“ 狼纛 ”。新唐书·回鹘传上:“﹝可汗﹞与 子仪 会 呼延谷 ,可汗恃其彊,陈兵引 子仪 拜狼纛而后见。”
分類:标志大旗
《漢語大詞典》:索葛
古代 突厥 人称头发。 宋 叶廷圭 海录碎事·地下:“ 突厥 谓髮为索葛。”
《國語辭典》:达官(達官)  拼音:dá guān
官位显达的人。《礼记。檀弓下》:「公之丧,诸达官之长,杖。」唐。杜甫〈哀王孙〉诗:「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
《國語辭典》:可汗  拼音:kè hán
古代西域和北方各国对君王的称呼。《乐府诗集。卷二五。横吹曲辞五。古辞。木兰诗二首之一》:「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也作「克汗」。
《國語辭典》:突厥  拼音:tú jué
中国古代北方阿尔泰山一带的边疆游牧民族。隋、唐之际,与铁勒种族组成的帝国,占有漠北之地。曾分裂为东、西两部,先后为唐所统一,而一部分南迁的突厥建立了后突厥,后亦为回纥所灭。其残馀的部分转徙西方,进入小亚细亚改信奉回教,成为今日土耳其民族的祖先。
《國語辭典》:沙陀  拼音:shā tuó
1.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西突厥别部处月种,处月为突厥语「沙碛」之义。居金娑山之南,蒲类海之东,有大碛名沙陀,故号沙陀突厥。唐太宗时,处月部随西突厥降唐,其酋长子孙以助唐平乱有功,屡受唐封,并赐姓李。如晋王李克用、后唐庄宗李存勖、后晋石敬瑭、北汉刘知远均为沙陀人。也称为「朱邪」。
2.复姓。如唐有沙陀金山、沙陀辅国等。
《國語辭典》:特勤  拼音:tè qín
特殊的勤务。如:「政治人物的随扈都必须接受过很多种特勤的训练。」
《國語辭典》:曳落河  拼音:yì luò hé
健儿、壮士。为回纥语。《旧唐书。卷一一一。房琯传》:「琯临戎谓人曰:『逆党曳落河虽多,岂能当我刘秩等。』」
《漢語大詞典》:附离(附離)
(1).附着,依附。庄子·骈拇:“附离不以胶漆,约束不以纆索。” 成玄英 疏:“离,依也。” 宋 叶适 《朝议大夫蒋公墓志铭》:“胜流者有所激发以厉其节,平进者无所附离而行其志。” 清 沈珩 《〈原诗〉叙》:“诗自 唐 以后迄於 有明 ……偏畸间出,餘子或附离以起,亦不数数称也。”
(2). 突厥 族对卫士的称呼。北史·突厥传:“侍卫之士,谓之附离,夏言亦狼也。”新唐书·突厥传上:“卫士曰附离。”
《漢語大詞典》:弓月
(1).弯月;弦月。 隋 明余庆 《从军行》:“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
(2).古部落名。属 西突厥 五咄陆部 ,居 碎叶 东。亦为古地名, 唐 属北庭都护府,在今 新疆 伊犁 哈萨克自治州 霍城县 塔勒奇城 北之 阿里马破城 。
《漢語大詞典》:叶护(葉護)
突厥 官名。其职位仅次于可汗,为一个大部族中的分部部长,相当于 唐 代的大都督。常以可汗的子弟或宗族中的强者为之。属世袭职。北史·突厥传:“大官有叶护,次设,次特勤,次俟利发,次吐屯发,及餘小官,凡二十八等,皆世为之。”旧唐书·突厥传下:“其官有叶护,有特勤,常以可汗子弟及宗族为之。”
《国语辞典》:哥舒翰  拼音:gē shū hàn
人名。唐代西突厥族哥舒部的后裔。生卒年不详。因破吐番有功,被封为西平郡王。后降安禄山,被杀。
《漢語大詞典》:十箭
唐 时 西突厥 分其国为十部,每部命一人统辖,赐箭一支,号为十箭。亦称“ 十设 ”、“ 十姓部落 ”。新唐书·突厥传下:“可汗分其国为十部,部以一人统之,人授一箭,号十设,亦曰十箭……其下称一箭曰一部落,号十姓部落。”
《漢語大詞典》:达干(達幹)
唐 时 突厥 、 口纥 等族高官的一种称谓。源于古突厥语tarkan。一说,源于匈奴语“单于”。新唐书·突厥传上:“ 突厥 阿史那 氏,盖古 匈奴 北部也……其别部典兵者曰设,子弟曰特勒,大臣曰叶护,曰屈律啜、曰阿波、曰俟利发、曰吐屯、曰俟斤、曰阎洪达、曰頡利发、曰达干,凡二十八等,皆世其官而无员限。”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三章第一节:“ 契丹 在 回纥 统治时期,氏族、部落长曾采用过‘达干’、‘梅落’等 回纥 称号。”
练达强干。 清 黄本铨 《枭林小史》:“ 士杰 素有达干才,篤交任侠,毁家团练,前后接仗,几入城者再,贼切齿。”
《漢語大詞典》:俟斤
突厥语irkin的音译。 突厥 部落首领之称。其先世官俟斤者,遂以为氏。参阅 宋 邓名世 《古今姓氏书辨证》卷二二。俟斤作为官名,亦为 契丹 等所沿用。参阅周书·异域传上·车莫奚北史·蠕蠕传新唐书·北狄传·契丹旧唐书·突厥传上:“其大官屈律啜,次阿波,次頡利发,次吐屯,次俟斤,并代居其官而无员数,父兄死则子弟承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