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旷绝(曠絶)
(1).空缺;断绝。吕氏春秋·开春:“ 周厉 之难,天子旷絶,而天下皆来谓矣。” 高诱 注:“难, 厉王 流于 彘 也。 周 无天子十一年,故曰旷絶也。”史记·孝武本纪:“封禪用希旷絶,莫知其仪礼。”隋书·经籍志二:“穷居侧陋之士,言行必达,皆有史传。自史官旷絶,其道废坏。” 章炳麟 《文学说例》:“ 晋 令有‘覆逴’,而 唐 人谓检察试探为‘覆坼’,此竝旷絶千年,或数百稔,不见於文辞久矣。”
(2).从来没有;绝无仅有。 南朝 梁 江淹 《伤友人赋》:“文攀 渊 卿 ,史类 迁 固 ……乃上代而少双,故叔世而旷絶。” 唐 元稹 《相和歌辞·决绝词》之二:“有美一人,於焉旷絶。”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阁二·禁苑用舆:“宰臣 严分宜 ,以衰老得赐腰舆。至八十再赐肩舆,为古今旷絶之典。”
(3).僻远;荒僻。 元 揭傒斯 《赠项链》诗:“ 燕 赵 虽旷絶,倐忽一往还。”明史·外国传八·鞑靼:“ 东胜 而外,土平衍,敌来,一骑不能隐, 明 初守之,后以旷絶内徙。” 清 顾炎武 《北岳辨》:“故五岳之祠皆在山下;而肆覲诸侯、考正风俗,是亦必於大山之阳,平易广衍之地,而不在险远旷絶之区也明甚。”
《漢語大詞典》:旷阙(曠闕)
(1).谓失职,不称职。 前蜀 杜光庭 《奏于龙兴观醮玉局札子》:“冀免旷闕,以叶敬恭。” 宋 范仲淹 《举张讽李厚充青州职官状》:“臣受国寄任,日忧旷闕。”
(2).空缺;耽误。清史稿·礼志七:“﹝ 乾隆 ﹞十六年,諭部院大臣董率庶僚,常朝按期赴班,毋旷闕。” 黄远庸 《新闻日记·一九一五年四月一日》:“鄙人数月以来,通信事务旷闕太甚……遂不能不勉自奋发。”
《漢語大詞典》:缺如
空缺;短少。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又如朝署典章,都邑簿记……诸家悉备,此可缺如。” 鲁迅 《集外集拾遗·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 中山先生 不赞成,以为 中国 的药品固然也有有效的,诊断的知识却缺如。”
分類:空缺短少
《漢語大詞典》:旷虚(曠虚)
虚空;空缺。 明 王琼 《双溪杂记》:“官多人少,则官职旷虚;或官少人多,则人才壅滞。”
分類:虚空空缺
《國語辭典》:空儿(空兒)  拼音:kòng ér
1.閒暇时间。《红楼梦》第三九回:「春夏秋冬,风里雨里,那里有个坐著的空儿,天天都是在那地头上作歇马凉亭。」
2.机会。《红楼梦》第四七回:「家里是没的积蓄的,纵有几个钱来,随手就光的,不如趁空儿留下这一分,省得到了跟前扎煞手。」
《國語辭典》:空儿(空兒)  拼音:kōng ér
空虚而不实在的事物。
《國語辭典》:承乏  拼音:chéng fá
语出《左传。成公二年》:「敢告不敏,摄官承乏。」补充空缺的职位,多用为在任者的谦辞。《晋书。卷七○。应詹传》:「吾承乏幸会,来忝此州,图与足下进共竭节本朝,报恩幼主。」
《國語辭典》:旷职(曠職)  拼音:kuàng zhí
1.旷废职守。《大宋宣和遗事。元集》:「事有当言而不言,臣为旷职。」
2.保留空缺的职位。《北史。卷三六。薛辩传》:「苟非其人,不如旷职。」
3.未请假而缺勤。如:「他因为旷职过多,因而被老闆解雇了!」
《國語辭典》:旷日(曠日)  拼音:kuàng rì
1.历时。《汉书。卷五一。贾山传》:「为阿房宫之殿……吏徒数十万人,旷日十年。」
2.终日。《淮南子。原道》:「夫临江而钓,旷日而不能盈罗。」
3.荒废时日。三国魏。曹囧 六代论:「旷日若彼,用力若此,岂非深固根蒂不拔之道乎?」
《漢語大詞典》:员阙(員闕)
(1). 汉 建章宫 外之圆形阙。
(2).官职空缺。新唐书·选举志上:“是时弘文、崇文生未补者,务取员闕以补,速於登第。”宋史·章衡传:“判吏部流内銓,尝有员闕,既拟注,而三班院輒用之,反讼吏部。”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员缺:“员缺之名,自 晋 时已有之。晋书·王藴传:‘迁尚书吏部郎,每一官缺,求者十辈。’”
《漢語大詞典》:久旷(久曠)
长久荒废;长期空缺。汉书·礼乐志:“久旷大仪,未有立礼成乐。”《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臣闻帝王不可以久旷,天命不可以谦拒,惟大王以社稷为计,万姓为心。”
《漢語大詞典》:空乏
谓内容空洞。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三节:“用事务求繁富,对偶务求工整,声律务求和谐,说到内容则几乎是空乏或者是污秽。”
《漢語大詞典》:窠阙(窠闕)
官职的空缺。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元年:“古者为官择人,未尝为人择官。今乃因 冠 而改窠闕,近於为人择官也。”《元典章·刑部八·取受》:“营求勾当贜钱……或要称意窠闕,因不遂愿,告发到官,即係行賕。”
分類:官职空缺
《國語辭典》:阙如(闕如)  拼音:quē rú
阙,空缺。如,语助辞。阙如指空下来。《论语。子路》:「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后多用以指散失、遗漏。如:「老成凋谢,文献阙如,使得修史的工作倍加艰辛。」
《漢語大詞典》:补填(補填)
补充空缺。旧唐书·李德裕传:“每年支用,犹欠十三万贯不足,常须是事节俭,百计补填,经费之中,未免悬欠。” 宋 苏辙 《论吏额不便二事札子》:“竢将来吏人年满转出,或死亡事故,更不补填,及额而止。”
分類:补充空缺
《漢語大詞典》:虚悬(虚懸)
(1).犹虚设。《宋书·孝武帝纪》:“凡寰衞贡职,山渊採捕,皆当详辨产殖,考顺岁时,勿使牵课虚悬,睽忤气序。”明史·王元翰传:“九卿强半虚悬,甚者闔署无一人。” 孙中山 《第二次护法宣言》:“六年以来……护法事业,蹉跎数载,未有成就,而国民政府,遂以虚悬。”
(2).凭空设想。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论新文字》:“难行者的好幌子,一定是完全和精密……然而它本身,却因为是虚悬的计划,结果总并无成就:就是不行。”
(3).空搁着;空缺着。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三章四:“假如我不回去,三厅就尽它虚悬在那儿。” 郭沫若 《洪波曲》第九章二:“三青团成立后, 陈诚 做书记长, 康泽 被调去做组织处长,而宣传处长一直是虚悬着的。”
(4).无着落。 沙汀 《淘金记》十九:“他的报酬,便连伙食也虚悬起的。但他十分乐意他的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