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幽遐
僻远;深幽。晋书·礼志下:“故虽幽遐侧微,心无壅隔。” 唐 包融 《武陵桃源送人》诗:“ 武陵 川径入幽遐,中有鸡犬 秦 人家。” 明 吴本泰 《帝京篇》诗:“求治毋太速,防微勿滋蔓。所期日月光,幽遐理必贯。”
分類:僻远深幽
《漢語大詞典》:旷绝(曠絶)
(1).空缺;断绝。吕氏春秋·开春:“ 周厉 之难,天子旷絶,而天下皆来谓矣。” 高诱 注:“难, 厉王 流于 彘 也。 周 无天子十一年,故曰旷絶也。”史记·孝武本纪:“封禪用希旷絶,莫知其仪礼。”隋书·经籍志二:“穷居侧陋之士,言行必达,皆有史传。自史官旷絶,其道废坏。” 章炳麟 《文学说例》:“ 晋 令有‘覆逴’,而 唐 人谓检察试探为‘覆坼’,此竝旷絶千年,或数百稔,不见於文辞久矣。”
(2).从来没有;绝无仅有。 南朝 梁 江淹 《伤友人赋》:“文攀 渊 卿 ,史类 迁 固 ……乃上代而少双,故叔世而旷絶。” 唐 元稹 《相和歌辞·决绝词》之二:“有美一人,於焉旷絶。”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阁二·禁苑用舆:“宰臣 严分宜 ,以衰老得赐腰舆。至八十再赐肩舆,为古今旷絶之典。”
(3).僻远;荒僻。 元 揭傒斯 《赠项链》诗:“ 燕 赵 虽旷絶,倐忽一往还。”明史·外国传八·鞑靼:“ 东胜 而外,土平衍,敌来,一骑不能隐, 明 初守之,后以旷絶内徙。” 清 顾炎武 《北岳辨》:“故五岳之祠皆在山下;而肆覲诸侯、考正风俗,是亦必於大山之阳,平易广衍之地,而不在险远旷絶之区也明甚。”
《漢語大詞典》:幽辽(幽遼)
僻远。 汉 王充 论衡·超奇:“珍物产於四远幽辽之地,未可言无奇人也。”
分類:僻远
《漢語大詞典》:海隅
(1).亦作“ 海嵎 ”。海角;海边。常指僻远的地方。书·君奭:“我咸成 文王 功於不怠,丕冒海隅出日,罔不率俾。” 孔 传:“今我 周 家皆成 文王 功於不懈怠,则德教大覆冒海隅日所出之地,无不循化而使之。” 南朝 宋 谢灵运 《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归客遂海嵎,脱冠谢朝列。”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淄水:“何容对仇敌而不惩,暴草木于海嵎乎?” 清 李渔 《怜香伴·惊飓》:“敝国远在海隅,久疎贡献。” 陈毅 《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诗:“忆君生海隅,少小入军籍。”
(2).古代泽薮名。十薮之一。尔雅·释地:“ 齐 有 海隅 。” 邢昺 疏:“此 营州 藪也。”一说,指九薮之一。吕氏春秋·有始:“何谓九藪…… 齐 之 海隅 。”参见“ 九藪 ”、“ 十藪 ”。
《漢語大詞典》:穷海(窮海)
僻远的海边。亦指大海。后汉书·耿恭传论:“余初读《苏武传》,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 汉 羞。”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池上楼》诗:“徇禄反穷海,卧痾对空林。” 明 唐顺之 《谢赐银币表》:“顿增中户三家之产,且适穷海四时之温。”
《漢語大詞典》:蛮荒(蠻荒)
泛指远离京畿而文化、经济落后的僻远地区。后汉书·樊準传:“化自圣躬,流及蛮荒。” 唐 韩愈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窜逐蛮荒幸不死,衣食纔足甘长终。” 清 魏源 《栈道杂诗》之五:“山驛星斗寒,凛矣蛮荒国。”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盖文明之朕,固孕於蛮荒,野人狉榛其形,而隐曜即伏於内。”
《漢語大詞典》:幽邃
(1).幽深;深邃。 唐 元稹 《莺莺传》:“时愁艷幽邃,恆若不识,喜愠之容,亦形罕见。”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其地虽幽邃,而来往过客以阻风,故多来访之。” 萧红 《生死场》八:“她偎在窗下和睡了似的,对向幽邃的天空。”
(2).指僻远之地。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其幽邃人民,未尝入城邑,对长吏,皆仗兵野逸,白首於林莽。”
(3).深奥。 宋 司马光 《说玄》:“然 子云 为文既多训詁,指趣幽邃,而《玄》又其难知者也。” 冰心 《寄小读者》二六:“这种地方,深沉幽邃,是哲学的,是使人勘破生死观的。”
《漢語大詞典》:地角
(1).地的尽头。多比喻极僻远的地方。 南朝 梁 萧统 《谢敕赉地图启》:“域中天外,指掌可求;地角 河 源,户庭不出。” 唐 岑参 《宿铁关西馆》诗:“雪中行地角,火处宿天倪。” 清 钱谦益 《题南湖勺园》诗:“波深地角生朝气,水落天根见暮潮。” 茹志鹃 《百合花》:“只要有咱们的党,咱们的部队在,哪怕是在天边,在地角,咱们老百姓就有奔头,就有指望。”
(2).地阁。《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看那小厮时,生得天庭高耸,地角方圆,两耳垂珠,是个不凡之相。”
《漢語大詞典》:海北
泛指僻远的北方。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朔南暨教,海北腾声。” 南朝 陈 徐陵 《河东康简王墓志》:“违青丘於海北,应紫盖於 江 南。”
分類:僻远北方
《漢語大詞典》:桑中
(1).《诗·鄘风·桑中》:“云谁之思?美 孟姜 矣。期我乎 桑中 ,要我乎 上宫 ,送我乎 淇 之上矣。” 朱熹 集传:“ 桑中 、 上宫 淇 上,又 沬乡 之中小地名也…… 卫 俗淫乱,世族在位,相窃妻妾。故此人自言将采唐於 沬 ,而与其所思之人相期会迎送如此也。”后因以指私奔幽会之处。 章炳麟 《东夷诗》之八:“匪寇求婚姻,和亲亦良愿,拜赐待三年,桑中会相见。”参见“ 桑中之喜 ”。
(2).桑树林里。穆天子传卷五:“甲寅,天子作居 范 宫 以观桑者,乃饮于桑中。” 郭璞 注:“桑林之中。”
(3).泛指山林僻远之处。梁书·张缵传:“何自谋其多僻,要桑中而远赴。”
《漢語大詞典》:桑中之喜
谓男女不依礼法的结合。左传·成公二年:“ 申叔 跪从其父,将适 郢 ,遇之,曰:‘异哉!夫子有三军之惧,而又有 桑中 之喜,宜将窃妻以逃者也。’” 杨伯峻 注:“此借用‘桑中’一词,暗指 巫臣 与 夏姬 私约。”《花月痕》第四六回:“﹝南北二帅﹞方其未败,锦衣玉食,倡优歌舞,其厮养贱紈綺,吸洋烟,莫不有 桑 中 之喜。”参见“ 桑中 ”。
《漢語大詞典》:海表
(1).犹海外。古代指 中国 四境以外僻远之地。书·立政:“方行天下,至於海表,罔有不服。” 孙星衍 疏:“溥行天下至於海外,无有不服。” 汉 班固 《典引》:“仁风翔乎海表,威灵行乎鬼区。” 宋 王安石 《谢赐历日表》:“正朔所加,外通乎海表。”
(2).特指国外。 陈炽 《议院》:“ 英 人创之於前, 德国 踵之於后,所以威行海表。”
《漢語大詞典》:山僻
山中僻远之地。宋史·潘夙传:“中人之情,燕安忽事,直谓山僻蛮 獠 ,无可虑之理。”《三国演义》第四三回:“ 新野 山僻小村,人民稀少,粮食鲜薄。”
分類:山中僻远
《漢語大詞典》:僻陋
(1).谓地处僻远,风俗粗野。荀子·王霸:“虽在僻陋之国,威动天下,五伯是也。”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一》:“﹝ 文翁 ﹞见 蜀 地僻陋,有蛮夷之风。” 宋 司马光 《论横山疏》:“彼僻陋小羌,窃诱我民,以益其众。” 明 李贽 《答骆副使书》:“新邑僻陋实甚,然为居食计,则可保终老,免逼迫之忧。” 鲁迅 《彷徨·孤独者》:“山村僻陋,这些事便算大家都要打听的大新闻。”
(2).偏僻简陋。南史·张种传:“ 太建 初,女为 始兴王 妃,以居处僻陋,特赐宅一区。” 唐 白行简 《李娃传》:“不见责僻陋,方将居之,宿何害焉!”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五章:“没有火车的时候,这公共场所反而是个寂寞僻陋的去处。”
(3).谓性情偏执,见识浅陋。庄子·知北游:“天知予僻陋慢訑,故弃予而死。”《韩诗外传》卷一:“吾野鄙之人也,僻陋而无心,五音不知,安能调琴。” 清 刘大櫆 《海日楼诗集序》:“夫昔之诗人,狭隘而僻陋,中之所藴者浅,故外之所著者微。”
《漢語大詞典》:僻远(僻遠)
(1).偏僻荒远。《楚辞·九章·涉江》:“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史记·六国年表序:“ 秦 始小国僻远,诸 夏 宾之。” 宋 苏辙 《御试制策》:“贤才良士以为此僻远之处而不肯往。” 王统照 《一栏之隔》:“我们僻远的乡村中也知道了这种消息。”
(2).指远离。 清 黄宗羲 《祭万悔庵文》:“予所居僻远城市,亦不乏四方之客。”
《漢語大詞典》:幽险(幽險)
(1).阴险。荀子·天论:“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尽亡矣。” 杨倞 注:“幽险谓隐匿其情而凶虐难测也。”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三:“ 范雎 蔡泽 皆辩士, 太史公 以之连传。然 雎 倾危, 泽 明坦, 雎 幽险诡祕,危人骨肉。”
(2).幽远险阻。 清 严如熤 《苗防备览·三省边防备览》:“跨越两省,宽数十里,袤长三四百里,极为幽险。”
(3).指险阻僻远之处。 晋 张华 《鹪鹩赋》:“鵾鷄窜於幽险,孔翠生乎遐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