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颠末(顛末)  拼音:diān mò
自始至终的事情经过情形。如:「我们全都聚精会神的听他细述整个事件的颠末。」
《漢語大詞典》:源绪(源緒)
本末;端绪。 宋 桑世昌 兰亭考·纪原:“先师圆寂之际,手手付受,端有源绪,那得参差。” 宋 叶适 《巩仲至墓志铭》:“ 仲至 学敏而早成,自童丱时,前辈源绪,古今音节,事之因革总统,如注水千丈之壑,迎前随后,宿艾骇服。”
分類:本末端绪
《国语辞典》:沿流溯源  拼音:yán liú sù yuán
比喻探究事物的本末。参见「沿波讨源」条。《清史稿。卷三○三。孙嘉淦传》:「然则沿流溯源,约言蔽义,惟望我皇上时时事事常守此不敢自是之心,而天德王道举不外乎此矣。」
分类:探究本末
《國語辭典》:始终(始終)  拼音:shǐ zhōng
1.开始和结局。《庄子。田子方》:「始终相反乎无端,而莫知乎其所穷。」晋。陆机 吊魏武帝文:「夫始终者,万物之大归;死生者,性命之区域。」也作「终始」。
2.自始至终。《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故先王见始终之变,知存亡之机。」《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纪》:「宠敬日隆,始终无衰。」
3.事情的本末和原委。《隋书。卷一八。律历志下》:「冑玄所违,焯法皆合;冑玄所阙,今则尽有。隐括始终,谓为总备。」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一折:「我这里絮叨叨言始终,你那里假惺惺做耳聋,甘落人彀中。」
4.终究、还是。如:「警察埋伏了半天,歹徒却始终没再出现。」《儒林外史》第四九回:「这些异路功名,弄来弄去,始终有限,有操守的,到底要从科甲出身。」
《國語辭典》:屈曲  拼音:qū qū
1.弯曲的样子。唐。李白〈古风诗〉五十九首之二十三:「人心若波澜,世路有屈曲。」
2.事情的原委始末。《三国志。卷三十七。吴书。法正传》:「斯乃大略,其外较耳,其馀屈曲,难以辞极也。」
3.委屈、迁就。《三国志。卷五十二。吴书。诸葛谨传》:「其所以务崇小惠,必以其父新死,自度衰微,恐困苦之民一朝崩沮,故彊屈曲以求民心。」
《國語辭典》:源委  拼音:yuán wěi
事情的本末。唐。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骠国乐〉:「教化从来有源委,必将泳海先泳河。」
《漢語大詞典》:首末
(1).自始至终。 唐 颜真卿 《与李太保帖》:“ 张溆 昨艰难时,首末得力,愿在麾下,有容足处,庇之,幸甚。”
(2).本末,原委。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三·俞豹论诸葛:“ 杨 ( 杨慎 )以 文豹 为 俞豹 ,又以论为 文豹 之説,并误。輟耕録首末自明。”
《漢語大詞典》:节末(節末)
情节本末。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心头小人:“ 安丘 明经 张某 当昼寝,忽一小人自心头出,身才半尺许,儒衣儒冠,如伶人结束。唱崑曲,音节殊可听,説白、自道名贯,一与己合,所唱节末,皆其平生所经歷。”
分類:情节本末
《漢語大詞典》:源津
犹源流,本末。 唐 杜甫 《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诗:“圣贤冠史籍,枝派罗源津。”
分類:源流本末
《漢語大詞典》:本标(本標)
(1).本末,主从。《淮南子·天文训》:“物类相感,本标相应。”
(2). 清 代指总督、巡抚、提督、总兵本署直接统辖的兵队。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那本标三营,分防二协,都受他调遣。”
《漢語大詞典》:张本继末(張本繼末)
把事情的本末说明白。宋书·礼志一:“﹝左传﹞其书善礼,多膏腴美辞,张本继末,以发明经意,信多奇伟,学者好之。”
《漢語大詞典》:讨流溯源(討流泝源)
谓深究事物的源流本末。 清 王韬 《〈蘅花馆诗录〉自序》:“余自少读诗,自古作者以逮本朝诸大家,皆欲讨流泝源,穷其旨趣,久之,益知作诗之难。”
《國語辭典》:沿波讨源(沿波討源)  拼音:yán bō tǎo yuán
沿著河流探求水源。语本《文选。陆机。文赋》:「或因枝以振叶,或沿波而讨源。」比喻探究事物本末。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知音》:「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也作「沿流讨源」、「沿流溯源」。
分類:深究本末
《国语辞典》:深知原委  拼音:shēn zhī yuán wěi
十分清楚事情的本末。《红楼梦》第九四回:「园里各处的丫头虽都知道,拉进女尼们来预备宫里使唤,却也不能深知原委。」
《漢語大詞典》:爱手反裘(愛手反裘)
比喻愚昧不辨本末。语本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二》:“ 魏文侯 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芻。 文侯 曰:‘胡为反裘而负芻?’对曰:‘臣爱其毛。’ 文侯 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魏书·高祖纪上:“去秋淫雨,洪水为灾,百姓嗷然,朕用嗟愍,故遣使者循方賑恤。而牧守不思利民之道,期於取办,爱毛反裘,甚无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