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交通  拼音:jiāo tōng
1.通达无阻。《管子。度地》:「山川涸落,天气下,地气上,万物交通。」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交感、感应。《庄子。田子方》:「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
3.沟通。《礼记。乐记》:「此则周道四达,礼乐交通,则夫武之迟久不亦宜乎!」
4.往来、交往。《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诸所与交通,无非豪桀大猾。」
5.勾结串通。《三国演义》第一○回:「樊稠何故交通韩遂,欲谋造反?」《红楼梦》第一○五回:「贾赦交通外官,依势凌弱。」
6.汽车、船舶、飞机等各种运输工具在陆地、水上或空中的往来。亦指信函、电报等来往。
《漢語大詞典》:感达(感達)
犹感通。 北齐 魏收 《册命齐王九锡册文》:“王孝悌之至,通於神明,率民兴行,感达区宇。”
分類:感通
《漢語大詞典》:感彻(感徹)
犹感通。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自谓感彻天地,当蒙福祚。”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今郡太守内省责己,自曝中庭,使 辅 谢罪,为民祈福,精诚恳到,未有感彻。”《魏书·礼志三》:“王者之尊,躬行一日,固可以感彻上灵,贯被幽显。”
分類:感通
《漢語大詞典》:感浃(感浹)
犹感通。 晋 袁宏 《后汉纪·安帝纪》:“男为阳,女为阴,乐和为阳,忧苦为阴,各得其所,则和调精诚之所发,无不感浹。”
分類:感通
《漢語大詞典》:感畅(感暢)
犹感通。 宋 欧阳修 《国学试策第二道》:“乐由中出,音以心生,自金石毕陈,《咸》《韶》间作,莫不协和律吕,感畅神灵。”
分類:感通
《漢語大詞典》:感洞
犹感通。 北齐 申嗣邕 《陇东王感孝颂》:“惟夫德行之本,仁义之基,感洞幽明,扰驯禽兽。”
分類:感通
《國語辭典》:肸蚃(肸蠁)  拼音:xì xiàng
散布瀰漫。指声响或气体的传播。《文选。左思。吴都赋》:「光色炫晃,芳馥肸蚃。」
《漢語大詞典》:格天
感通上天。语本书·君奭:“在昔 成汤 既受命,时则有若 伊尹 ,格于皇天。” 晋 葛洪 抱朴子·务正:“故 元 凯 之佐登,而格天之化洽。” 宋 张元干 《瑶台第一层》词:“对熙旦,正格天同德,全 魏 分疆。” 明 唐顺之 《廷试策一道》:“臣闻保民所以格天也。”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九十生子,曾未前闻,乃翁之所以格天,与天之所以报翁。”
分類:感通上天
《國語辭典》:交际(交際)  拼音:jiāo jì
1.人与人之间彼此往来、聚会应酬。《孟子。万章下》:「敢问交际,何心也?」宋。洪迈《夷坚乙志。卷二。承天寺》:「既入试闱,昼减食,夜忘睡,与同院交际,无复笑语。」
2.会合。《魏书。卷七四。列传。尔朱荣》:「陛下登祚之始,人情未安,大兵交际,难可齐一。」
《漢語大詞典》:冥感
谓至诚而感通神灵。晋书·孝友传·刘殷:“ 刘殷 至孝冥感,兼才识超公,此人终当远达。”百喻经·得金鼠狼喻:“寻时金鼠变为毒蛇,此人深思,寧为毒蛇螫杀,要当怀去。心至冥感,还化为金。”《宋史·乐志十三》:“风云自冥感,嘉会翼飞天。”
《漢語大詞典》:冥通
感通神明。《陈书·徐陵传》:“夫一言所感,凝暉照於 鲁阳 ;一志冥通,飞泉涌於 疏勒 。”
《漢語大詞典》:孚感
精诚感通。 蔡元培 《告全国文》:“谋全国精神上之统一, 培 等间接之目的也……而间接目的所谓全国精神上之统一者,既以全国同胞心理之孚感而毕达,而 培 等亦得躬逢其盛,与有幸焉。”
分類:精诚感通
《漢語大詞典》:合莫
谓祭祀时祭者通过进献祭物与所祭鬼神相感通。礼记·礼运:“君与夫人交献,以嘉魂魄,是谓合莫。” 孔颖达 疏:“莫谓虚无寂寞,言死者精神虚无寂寞,得生者嘉善而神来歆饗,是生者和合於寂寞。” 唐 潘炎 《君臣相遇乐赋》:“在宇宙而皆满,鼓阴阳而合莫。”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十四》:“惟圣人通於幽明之理,故制礼作乐,饗帝饗亲,进退百神五祀,声气合莫,流动充满於天地之间。”
《漢語大詞典》:神视(神視)
谓不用眼睛察看,而靠精神感通一切。语出列子·汤问:“唯 黄帝 与 容成子 居 空峒 之上,同斋三月,心死形废;徐以神视,块然见之,若 嵩山 之阿。” 张湛 注:“神者,寂然玄照而已,不假於目。”类说卷三五引意林:“鶡冠子云:‘ 扁鹊 兄弟三人并医。 魏文侯 问孰最善。 扁鹊 曰:长兄神视,故名不出家。’”
《国语辞典》:噬指弃薪(噬指弃薪)  拼音:shì zhǐ qì xīn
东汉蔡顺母子心相感通的故事。蔡顺侍母至孝,尝出求薪,后有客至,其母望顺不还,乃自噬指,顺即心动,弃薪驰归。见《后汉书。卷三九。周磐传》。后用以比喻母子眷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