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朔望  拼音:shuò wàng
1.朔日和望日,阴历初一与十五。《文选。潘岳。悼亡诗三首之三》:「尔祭讵几时,朔望忽复尽。」《儒林外史》第四○回:「百姓家男男女女,到朔望的日子,往这庙里来焚香、点烛、跪拜。」
2.朝谒之礼。《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传》:「其孝东宫,毋阙朔望。」《大宋宣和遗事。元集》:「蔡京致仕,仍朝朔望。」
《國語辭典》:广寒宫(廣寒宮)  拼音:guǎng hán gōng
神话里称月亮中的宫殿为「广寒宫」。《锦绣万花谷》卷一引东方朔《十洲记》:「冬至后,月养魄于广寒宫。」唐。鲍溶 宿水亭诗:「雕楹䌽槛压通波,鱼鳞碧幕衔曲玉。夜深星月伴芙蓉,如在广寒宫里宿。」
《漢語大詞典》:望前
望日之前。《水浒传》第一○六回:“此时正是八月中旬,望前天气,那轮几望的明月,照耀的如白昼一般。”
分類:十五日
《漢語大詞典》:望后(望後)
(1).望日之后。
(2).向后,朝后。《水浒传》第二七回:“那两个人只见天旋地转,噤了口,望后扑地便倒。”
《國語辭典》:月食  拼音:yuè shí
地球运转至月球与太阳之间时,造成月球部分或完全被地球的影子遮蔽的现象。也作「月蚀」。
《漢語大詞典》:入閤
1.进入房室。閤,我国旧时的一种楼房。后汉书·党锢传·巴肃:“县令见 肃 ,入閤解印授与俱去。”新唐书·裴寂传:“视朝必引与同坐,入閤则延卧内。”
2.指进入中央官署做官。 唐 韩愈 《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赠左散骑常侍太原王公神道碑铭》:“ 德宗 初,怏怏无奈,久而嘉之,其后入閤。”
3. 唐 代皇帝于朔望日在便殿接见群臣,称“入閤”。新五代史·杂传·李琪:“天子日御便殿见羣臣,曰‘常参’。朔望荐食诸陵寝,有思慕之心,不能临前殿,则御便殿见羣臣,曰‘入閤’。”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中:“ 唐 日御 宣政 ,设殿中细仗兵部旗旛等於廷,朝官退,皆赐食。自 开元 后,朔望,宗庙上牙槃食。 明皇 意欲避正殿,遂御 紫宸殿 ,唤仗入閤门,遂有入閤之名,在 唐 时,殊不为盛礼。”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宝元二年:“ 唐 制,每遇坐朝日,即为入閤。”
《漢語大詞典》:伏閤
新五代史·李琪传载, 唐 朝 大明宫 中的 紫宸殿 称閤,是天子于朔望日接见群臣的便殿(一说为前殿,见 宋 王溥 唐会要·大明宫)。后因以“伏閤”指朝臣俯伏閤下向天子奏事。旧唐书·崔仁师传:“会有伏閤上诉者, 仁师 不奏, 太宗 以 仁师 罔上,遂配 龚州 。” 宋 无名氏 儒林公议卷上:“时 孔道辅 为御史中丞, 范仲淹 居諫职,知不可以偏言夺,乃相举牵臺諫合入,伏閤拜疏。”
《漢語大詞典》:海望
指海水逢望日(农历每月十五日、十六日或十七日)涨潮的现象。 明 李贽 《望海》诗之一:“望海不见海,海望欢声起。”
《國語辭典》:大潮  拼音:dà cháo
一月当中潮差较大者,通常发生在新月及满月后一至三日内。
《漢語大詞典》:逝魄
指缺月。谓望日后的月亮阴影部分逐渐增多。 明 何景明 《十七月夜》诗:“逝魄不长望,玉貌寧久妍?”
《漢語大詞典》:入合(入閤)
(1).进入房室。閤,我国旧时的一种楼房。后汉书·党锢传·巴肃:“县令见 肃 ,入閤解印授与俱去。”新唐书·裴寂传:“视朝必引与同坐,入閤则延卧内。”
(2).指进入中央官署做官。 唐 韩愈 《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赠左散骑常侍太原王公神道碑铭》:“ 德宗 初,怏怏无奈,久而嘉之,其后入閤。”
(3). 唐 代皇帝于朔望日在便殿接见群臣,称“入閤”。新五代史·杂传·李琪:“天子日御便殿见羣臣,曰‘常参’。朔望荐食诸陵寝,有思慕之心,不能临前殿,则御便殿见羣臣,曰‘入閤’。”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中:“ 唐 日御 宣政 ,设殿中细仗兵部旗旛等於廷,朝官退,皆赐食。自 开元 后,朔望,宗庙上牙槃食。 明皇 意欲避正殿,遂御 紫宸殿 ,唤仗入閤门,遂有入閤之名,在 唐 时,殊不为盛礼。”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宝元二年:“ 唐 制,每遇坐朝日,即为入閤。”
《漢語大詞典》:望参官(望參官)
能在望日(旧历每月十五日)朝参的官员。宋史·礼志十九:“在京朝官以上,朔望一朝紫宸,为朔参官、望参官,遂为定制。”
《漢語大詞典》:伏合(伏閤)
新五代史·李琪传载, 唐 朝 大明宫 中的 紫宸殿 称閤,是天子于朔望日接见群臣的便殿(一说为前殿,见 宋 王溥 唐会要·大明宫)。后因以“伏閤”指朝臣俯伏閤下向天子奏事。旧唐书·崔仁师传:“会有伏閤上诉者, 仁师 不奏, 太宗 以 仁师 罔上,遂配 龚州 。” 宋 无名氏 儒林公议卷上:“时 孔道辅 为御史中丞, 范仲淹 居諫职,知不可以偏言夺,乃相举牵臺諫合入,伏閤拜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