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护法(護法)  拼音:hù fǎ
1.佛家指护持佛法的人。
2.随侍于佛教或道教主神旁边的人,负有守卫的责任。《西游记》第一六回:「众人悚惧,才认得三藏是种神僧,行者是尊护法。」
3.拥护国法。如:「护法之役」。
4.保护。《豆棚闲话。第六则》:「又请了几个废弃的乡宦,假高尚的孝廉,告老打罢的朋友,从边护法。」
5.人名。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大师。约生于六世纪中叶。曾任印度那烂陀寺的住持。其唯识学说继承陈那大师的传统,但在认识论上则主张有见分、相分、自證分和證自證分,佛教史上称为「四分家」。著有《广百论释》、《成唯识宝生论》等传世。
《國語辭典》:北府  拼音:běi fǔ
东晋建都建康,军府位于建康的北方广陵,故称军府为「北府」。后亦泛称政府军队及其所在地为「北府」。《晋书。卷二六。食货志》:「升平初,荀羡为北府都督,镇下邳。」明。吴伟业〈满江红。沽酒南徐〉词:「笑风流北府好谈兵,参军客。」
《漢語大詞典》:八部
(1).佛教分诸天鬼神及龙为八部。翻译名义集·八部:“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闥婆、五阿脩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罗伽。”因八部中以天、龙二部居首,故又称天龙八部。 唐 刘禹锡 《送深法师游南岳》诗:“十方传句偈,八部会坛场。”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八一:“遥知法会 灵山 在,八部天龙礼我言。”
(2). 南匈奴 的八部。后汉书·南匈奴传:“二十四年春,八部大人共议立 比 为 呼韩邪单于 ,以其大父尝依 汉 得安,故欲袭其号。”
(3).指 契丹 的八部。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 契丹 ﹞其部族之大者曰 大贺氏 ,后分为八部,其一曰 但皆利部 ,二曰 乙室活部 ,三曰 实活部 ,四曰 纳尾部 ,五曰 频没部 ,六曰 内会鸡部 ,七曰 集解部 ,八曰 奚嗢部 。部之长号大人,而常推一大人建旗鼓以统八部。”
《國語辭典》:八股文  拼音:bā gǔ wén
文体名。明、清两代科举考试时规定的应考文体。其体制源于宋、元的经义。最初八股考试命题采用经书中人伦治道之言,应试者据以敷陈经义,有若代圣贤立言,称为「制义」。元仁宗以四书命题,限用朱子集注,明、清时科举考试亦多取四书中的语句命题,故称为「四书文」。明成化以后渐成定式,清光绪末年废除。文章结构可分为破题、承题、起讲、提比、虚比、中比、后比、大结八部分,全文对格式、体裁、用语、字数有严格规定。也称为「八比文」、「制艺」、「时艺」、「时文」。
《國語辭典》:磨喝乐(磨喝樂)  拼音:mó hē lè
1.七夕日供乞巧用的娃娃。用木、泥或蜡制成。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七夕》:「七月七夕,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也作「魔合罗」。
2.比喻受人喜爱的人物。也作「魔合罗」。
《國語辭典》:天龙八部(天龍八部)  拼音:tiān lóng bā bù
佛教用语。天、龙、夜叉、阿修罗、迦楼罗、乾闼婆、紧那罗、摩睺罗迦八类佛教的护法神。《佛名经》卷二九:「一切圣贤、天龙八部、法界众生。」也称为「八部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