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衔勒(銜勒)
(1).马嚼口和马络头。《孔子家语·执辔》:“夫德法者,御民之具,犹御马之有衔勒也。”旧唐书·陆贽传:“輗軏之所以行车,衔勒之所以服马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乃马性不调,衔勒不齐之故。” 冰心 《寄小读者》二五:“如同带上衔勒的小马,负重的,目不旁视的走向前途。”
(2).法纪。大戴礼记·盛德:“德法者御民之衔勒也。”因借以指道德法纪。 宋 苏轼 《谢赐对衣金带马状》:“操名器以励士,上有诚心;正衔勒以驭人,下无遗力。”
(3).控制;限制。 唐 戴孚 《广异记·张嘉祐》:“不能闻义而举,反受 杨坚 衔勒。”明史·湖广土司传:“ 永乐 初, 苗 告继絶,袭冠带,益就衔勒。”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孙文革命运动清方档案》:“户部财政部似应稍宽衔勒,俾易措手。”
《漢語大詞典》:宪纲(憲綱)
法纪;法度。后汉书·和帝纪:“市道小民,但且申明宪纲,勿因科令,加虐羸弱。”南齐书·谢超宗传:“此而不纠,宪纲将替。” 宋 陈亮 《东阳郭德麟哀辞》:“及其以智自营,则又为乡閭所讎疾,而每每有身掛宪纲之忧。” 明 王世贞 觚不觚录:“ 嘉靖 末, 应侍郎 檟 为总督,此公守 常州 ,遵宪纲不肯跪。” 清 梁章钜 退庵随笔·交际:“名柬称谓,京宦有旧式可循,外官有宪纲可守,不容率意为之。”
分類:法纪法度
《漢語大詞典》:宪纪(憲紀)
法纪。明史·邹元标传:“首陈培圣德、亲臣工、肃宪纪、崇儒行、飭抚臣五事。” 清 周亮工 《〈理信存稿〉序》:“且天下知司李一官,係於国家之宪纪,生民之利害,彰彰如是。”
分類:法纪
《漢語大詞典》:纲宪(綱憲)
法纪;法度。旧唐书·王播传:“岁中,迁工部郎中,知臺杂,刺举纲宪,为人所称。”
分類:法纪法度
《漢語大詞典》:辟纪(辟紀)
法纪。《楚辞·刘向〈九叹·思古〉》:“背三五之典刑兮,絶《洪范》之辟纪。” 王逸 注:“言君施行背三皇五帝之常典,絶去《洪范》之法纪,任意妄为,故失道也。”
分類:法纪
《漢語大詞典》:宪辟(憲辟)
法纪。南齐书·垣崇祖传:“除恶务本,刑兹罔赦。便可收掩,肃明宪辟。”
分類:法纪
《漢語大詞典》:宪准(憲准)
法纪。梁书·王亮传:“而 縝 言不逊,妄陈褒贬,伤济济之风,缺侧席之望,不有严裁,宪准将頽。”
分類:法纪
《漢語大詞典》:政网(政網)
法纪。宋书·恩倖传·徐爰:“比边难未静,安众以惠,戎略是务,政网从简,故得使此小物,乘宽自纵。”南史·刘潜传:“时政网疏阔,百姓多不遵禁。”
分類:法纪
《漢語大詞典》:非为(非爲)
(1).干不顾法纪或礼法的坏事。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二折:“贪赃坏法,饮酒非为。”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鬼爷爷:“然颇慎行止,不敢非为。”
(2).指违法或违反道德的坏事、坏行为。《水浒传》第三五回:“不孝逆子,做下非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土番点卯》:“尔宜躬先奉法以统一乡之众,以尽轨于法,稍有非为,惟尔总是问。”
(3).不顾法纪或礼法。 元 无名氏 《硃砂担》第四折:“我痴心想望贞洁,你做事忒杀非为。”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小人颇知礼法,极守本分的,怎敢干此非为之事。”
《漢語大詞典》:大节(大節)
(1).基本的法纪;纲纪。左传·昭公元年:“国之大节有五,女皆奸之。畏君之威,听其政,尊其贵,事其长,养其亲,五者所以为国也。” 晋 陆机 《豪士赋》:“人主操其常柄,天下服其大节。” 唐 王勃 《拜南郊颂序》:“观天地之至道,考皇上之大节。”
(2).指基本的法则。《淮南子·说林训》:“冬有雷电,夏有霜雪,然而寒暑之势不易,小变不足以妨大节。”
(3).关系存亡安危的大事。论语·泰伯:“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何晏 集解:“大节,安国家,定社稷。” 郭沫若 《屈原》第一幕:“但遇到大节临头的时候,你却要丝毫也不苟且、不迁就。”
(4).临难不苟的节操。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忠义:“ 姚思廉 不惧兵刃,以明大节,求诸古人,亦何以加也!” 陈毅 《纪念李大钊同志殉难三十周年》诗:“就义从容甚,大节凛不辱。”
(5).高远宏大的志节、节概。后汉书·马援传:“﹝ 刘秀 ﹞且开心见诚,无所隐伏,阔达多大节,略与 高帝 同。” 宋 苏轼 《伊尹论》:“辨天下之大事者,有天下之大节者也。” 章裕昆 《文学社武昌首义纪实》:“公讳 楚藩 ,字 青云 , 湖北 鄂城 人也。性豪爽,有大节。”
(6).指品德操守的主要方面(对小节而言)。宋书·王玄谟传:“ 玄謨 虽苛剋少恩,然观其大节,亦足为美。”明史·赵时春传:“大臣宜待以礼,取大节,略小过。”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权臣奢俭:“然大臣臧否,自当论其大节,初不在奢与俭也。”
(7).重要的节日。 宋 王楙 野客丛书·大节七日假:“国家官私以冬至、元正、寒食三大节为七日假。”
《漢語大詞典》:无法(無法)
(1).无视法纪。孝经·五刑:“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汉书·王莽传中:“敢有非井田圣制,无法惑众者,投诸四裔。”参见“ 无法无天 ”。
(2).没有办法。 丁玲 《莎菲女士的日记·十二月二十四号》:“我不觉得又会给人一些难堪,这也是无法的事。” 巴金 《中国人》:“有些人在外面听到不少的流言,无法解除心中的疑惑。”
《漢語大詞典》:无法无天(無法無天)
目无法纪,不顾天理。形容肆意妄为,毫无顾忌。 明 月榭主人 《钗钏记·会审》:“﹝ 史直 ﹞背却前盟,立意退婚……诬告枉罪,无法无天。”《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统领的兵,一个个无法无天,我们的苦头也吃够了。” 邹韬奋 《患难馀生记》第一章:“在这种无法无天的黑暗情况之下,有用的人材和无辜的青年被牺牲的不知多少!” 老舍 《四世同堂》十五:“我不晓得由哪儿来的这么一股儿无法无天的人。”
《漢語大詞典》:护法(護法)
(1).护持佛法。宋书·夷蛮传·天竺迦毗黎国:“苦节以要厉精之誉,护法以展陵竞之情。” 唐 贾岛 《送僧》诗:“王侯皆护法,何寺讲鐘鸣。”
(2).护持佛法者。上自梵天 帝释 、八部鬼神,下至人世檀越、施主,都可称护法。《西游记》第五七回:“遇路上该有这般魔法,解脱我等三人,与他做护法。” 清 无名氏 《西藏记》卷上:“内居护法,乃喇嘛装束,仍娶妻生子,世传其术即中华之巫类。” 吴晗 《朱元璋传》第三章二:“﹝ 朱元璋 ﹞此后则公开和地主、巨绅联合,成为他们的保护人,儒家的护法。”
(3).维护法纪。 梁启超 《外交欤内政欤》:“其馀应兴应革之事,千头万绪,总没有人过问,违法地方是如此,护法地方也是如此。”
《漢語大詞典》:肃清(肅清)
(1).犹清平。多指国家、社会安定太平,法纪严明。汉书·韦贤传:“王朝肃清,唯俊之庭,顾瞻余躬,惧秽此征。”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二州肃清,四邦咸举。” 唐 柳宗元 《故叔父殿中侍御史府君墓版》:“初公元兄以纯深之行,端直之德,名闻於天下,官至侍御史;持斧登朝,宪章肃清。” 明 宋濂 《邹氏复姓孙氏序》:“ 大明 受命,四海肃清。”
(2).谓完全削平。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晧书》:“师不踰时, 梁 益 肃清;使窃号之雄,稽顙降闕。”北齐书·王紘传:“天下皆当肃清,岂直伪 陈 而已。” 元 高文秀《襄阳会》第二折:“若不是 汉 三杰尽力扶持,怎能彀展封疆肃清海内?”
(3).犹整顿。通典·职官十五:“ 开元 元年,改 雍州 为 京兆府 ,置牧如故,掌宣风导俗,肃清所部。”《元典章·礼部四·儒学》:“吏民往往不循礼法,轻犯宪章,深不副朝廷肃清风俗,宣明教化之意。”
(4).指清扫。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皇都品汇》:“迓一元之来復,庆万物以更新,洒扫庭除,肃清家庙。” 徐迟 《精神分析》:“马路是这样被打扫更是这样被肃清的。”
(5).谓彻底清除坏人、坏事、坏思想等。 宋 曾巩 《襄州到任表》:“臣昨治 济南 ,最为烦剧,野有羣行之盗,里多武断之豪,驯致肃清,始熄凶残之害。” 清 黄轩祖 《游梁琐记·内黄大盗》:“ 大名 素称逋藪,民情强悍,与 内黄 毘连,凡盗案出,恒彼此为窜逃。年终两省会剿一次,为肃清之计。” 毛泽东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八:“我们应当在自己内部肃清一切软弱无能的思想。”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八章:“ 郑小蔫 告诉 小钢炮 ,后续部队已经进来,正在肃清残敌。”
(6).形容天气明朗高爽。 汉 班固 《终南山赋》:“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气肃清,周览八隅。” 唐 刘禹锡 《始闻秋风》诗:“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臺。”
(7).犹冷静;冷清。 三国 魏 嵇康 《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之十六:“闲夜肃清,朗月照轩。” 晋 潘岳 《寡妇赋》:“奉灵坐兮肃清,愬空宇兮旷朗。”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潘岳〈述哀〉》:“殯宫已肃清,松柏转萧瑟。”
《漢語大詞典》:宫闱(宫闈)
(1).帝王的后宫,后妃的住所。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既正位宫闈,愈自谦肃。” 晋 潘岳 《景献皇后哀策文》:“口呜咽以失声,目横迸以洒泪;邈雨絶于宫闈,长无覿于髣髴。”旧唐书·魏少游传:“ 肃宗 至 灵武 ,殿宇御幄,皆象宫闈。” 金 元好问 《荆棘中杏花》诗:“天真不到铅粉笔,富艷自是宫闈花。” 清 薛福成 《书〈汉书·外戚传〉后九》:“ 汉 自 高祖 ,帷薄不修, 文帝 衽席无辨,而宫闈之政肃。”
(2).指后妃。 唐 李德裕 次柳氏旧闻:“ 玄宗 之在东宫,为 太平公主 所忌,朝夕伺察,纤微闻於上。而宫闈左右,亦潜执两端,以附 太平 之势。”旧唐书·后妃传序:“歷观前古邦家丧败之由,多基於子弟召祸;子弟之乱,必始於宫闈不正。”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中:“ 文公 卒与 寇莱公 力排宫闈,协定大策;功虽不终,其尽力於国者,亦可以无愧也。” 清 李渔 《玉搔头·媲美》:“今喜宫闈已正,藩叛又除。”
(3).官名。 隋 唐 内侍省有宫闱局令,掌管宫内的法纪、制度,出入管钥。见通典·职官九新唐书·百官志二
(4).指宫廷。 宋 叶适 《宋吏部侍郎邹公墓亭记》:“小人犹伪撰公疏,激怒宫闈。” 蔡东藩 《前汉演义》第四二回:“甥舅成婚,虽似名分有乖,大众都为他是宫闈私事,无关国家,何必多去争论,自惹祸端,所以噤若寒蝉。”
《漢語大詞典》:天纪(天紀)
(1).指时日等。书·胤征:“俶扰天纪,遐弃厥司。” 孔 传:“纪谓时日。” 清 顾炎武 《元日》诗:“东夷扰天纪,反以晦为元。”
(2).上天之纪纲。借指国家法纪。 汉 扬雄 《博士箴》:“ 秦 作无道,斩决天纪。” 晋 陶潜 《桃花源记》诗:“ 嬴氏 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明 杨慎 《封建》:“ 蚩尤 亦诸侯也,上干天纪,下肆民残。”
(3).星名。属天市垣,凡九星。汉书·天文志:“天纪属贯索。”晋书·天文志上:“天纪九星,在贯索东。九卿也,主万事之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