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角战(角戰)
争战;以战争较胜负。 汉 袁康 越绝书·德序外传记:“昔者, 越王 句践 困於 会稽 ,叹曰:‘我其不伯乎?’欲杀妻子,角战以死。”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春秋 以后,角战英雄,六经泥蟠,百家飆骇。” 清 姚锡光 东方兵事纪略·奉东篇:“於是东边 倭 兵分为两大枝,一以 凤凰城 为老巢,日与我 大高岭 防兵崎嶇角战。”
《國語辭典》:驱逐(驅逐)  拼音:qū zhú
赶走。如:「他被驱逐出境。」
《國語辭典》:交争(交爭)  拼音:jiāo zhēng
1.相互争论。《韩非子。八说》:「交争逆令,谓之刚材。」《史记。卷六七。仲尼弟子列传。端木赐》:「夫上骄则恣,臣骄则争,是君上与主有却,下与大臣交争也。」
2.相互争战。《史记。卷七○。张仪列传》:「凡天下彊国,非秦而楚,非楚而秦。两国交争,其势不两立。」
3.以直言互相谏诤。《吕氏春秋。不苟论。贵当》:「主有失,皆交争證谏。」《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列传。韩非》:「得旷日弥久,而周泽既渥,深计而不疑,交争而不罪。」
4.争执、纷争。《资治通鉴。卷一一九。宋纪一。武帝永初三年》:「姚兴死,诸子交争,故裕乘舋伐之。」
5.交集。汉。张衡〈东京赋〉:「客既醉于大道,饱于文义,劝德畏戒,喜惧交争,罔然若酲,朝罢夕倦。」
《漢語大詞典》:兵争
以兵争战。左传·宣公十一年:“十一年春, 楚子 伐 郑 ,及 櫟 。 子良 曰:‘ 晋 楚 不务德而兵争,与其来者可也。’” 明 胡应麟 诗薮·遗逸下:“盖是时 姚兴 都 关中 ,颇饶乐,寡兵争,此歌必其时作。”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二章:“凡大同之世,全地大同,无国土之分,无种族之异,无兵争之事。” 鲁迅 《准风月谈·四库全书珍本》:“现在除兵争、政争等类之外,还有一种倘非闲人,就不大注意的影印《四库全书》中的‘珍本’之争。”
分類:争战
《漢語大詞典》:棋劫
亦作“棊劫”。 围棋的劫争。亦用以喻争战。周书·儒林传·乐逊:“譬犹棊劫相持,争行先后,若一行不当,或成彼利,诚应捨小营大,先保封域,不宜贪利边陲,轻为举动。”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三年:“ 秦 兗州 刺史 彭超 请攻 沛郡 太守 戴逯 於 彭城 ,且曰:‘愿更遣重将攻 淮南 诸城,为征南棊劫之势,东西并进, 丹阳 不足平也。’” 胡三省 注:“棊劫者,以棊势喻兵势也。围棊者,攻其右而敌手应之,则击其左取之,谓之劫。” 宋 陆游 《初夏》诗:“细煅诗联凭棐几,静思棋劫对楸枰。”参见“ 劫打 ”。
分類:围棋争战
《漢語大詞典》:劫打
亦作“刧打”。 围棋术语。也叫劫争。开局后,当一部分棋势不利或被围困时,如按常规着法攻守将难于保全,即采取此种走法。劫,即强行劫持,借以转死为活,化危为安。对局中,黑白双方在同一处各自围住对方一子,黑方如先提吃白方一子,白方须于他处下子,待黑方应后,方可于原处提回黑方一子。如此往复提吃。《天雨花》第十一回:“便呼侍者将棋至,二人对坐赌输赢。 永正 在傍来观看,各争形势用心情,局到中间寻刧打, 维明 忽而一回睛。”
《国语辞典》:弭兵之会(弭兵之会)  拼音:mǐ bīng zhī huì
春秋末期晋楚两国争战不休,夹在中间的宋国遭池鱼之殃,华元、向戌先后两次召开弭兵之会,约合晋楚在宋结盟,规定除齐秦两大国外,各国要向晋楚朝贡,以平分霸权。见《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国语辞典》:卷旗息鼓  拼音:juǎn qí xí gǔ
捲起兵旗,停止敲打战鼓。比喻停止争战。清。孙郁《绣帏灯。公讨》:「须等那不贤之妇亲口道允,我等才卷旗息鼓,暂宽一时。」
《国语辞典》:凭高视下,势如劈竹(凭高视下,势如劈竹)  拼音:píng gāo shì xià,shì rú pī zhú
在争战中,依凭高处来俯临低处的敌人,能迅速而且轻易地获胜。《三国演义》第九五回:「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劈竹。』若魏兵到来,吾教他片甲不留。」
《国语辞典》:间谍战(间谍战)  拼音:jiàn dié zhàn
对立双方互派间谍刺探敌情以从事争战。如:「表面上战争是结束了,但是双方的间谍战还没完呢!」
《漢語大詞典》:藩镇割据
唐代安史之乱后出现的中央集权削弱、藩镇强大、互相争战的局面。当时节度使独揽一方军政财权,其职位由子弟或部将承袭,不受中央政令管辖。至9世纪初,全国藩镇达四十余个,他们互相攻伐,或联合对抗中央。唐代中央政府屡图削弱藩镇,收效甚微。此局面延续近两个世纪,至北宋初结束。
《漢語大詞典》:枪烟炮雨(槍煙礮雨)
形容激烈的争战。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安徽光复记》:“北 皖 以处于南北战争必趋之地,故 凤 潁 二府属地仍在枪烟礮雨之中。”
分類:激烈争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