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封禅(封禪)  拼音:fēng shàn
古代帝王在泰山上筑坛祭天称为「封」;在梁甫山除地祭地称为「禅」。秦汉时特重此礼。《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唐。李商隐〈韩碑〉诗:「传之七十有二代,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
《漢語大詞典》:方泽(方澤)
即方丘。古代夏至祭地祇的方坛。因为坛设于泽中,故称。广雅·释天:“圆丘大坛,祭天也;方泽大折,祭地也。” 王念孙 疏证引周礼·春官·大司乐:“夏日至,於泽中之方邱奏之,若乐八变,则地示皆出,可得而礼矣。” 唐 杨炯 《少室山少姨庙碑》:“圆丘方泽,所以享天神地祇。” 宋 苏轼 《郊祀奏议》:“当郊之岁,以夏至祀地祇於方泽。”《六部成语·礼部》:“方泽:地坛之祭,掘地为方池,贮水以祭,谓之方泽。”
大泽。方,通“ 旁 ”。文选·张衡〈归田赋〉:“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邱。” 张铣 注:“方泽,大泽也。”
《漢語大詞典》:封土
(1).聚土为坛。 汉 班固 《白虎通·社稷》:“封土立社。”后汉书·祭祀志论:“封者,谓封土为坛,柴祭告天,代兴成功也。”
(2).封地。汉书·杜邺传:“ 高昌侯 宏 去蕃自絶,犹受封土。” 宋 苏轼 《论黑肱以滥来奔》:“诸侯之义,守先君之封土,而不敢有失也。”
(3).葬后堆土,或指所堆之土。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再行几步,忽见一新坟封土未乾。” 翦伯赞 《内蒙访古》:“古城周围有很多古墓,大多数没有封土。”
《漢語大詞典》:坎坛(坎壇)
古代挖地为坎,垒木为坛。坎以祭寒、月等神,坛以祭暑、日等神。礼记·祭义:“祭日於坛,祭月於坎,以别幽明,以制上下。”孔丛子·论书:“祖迎於坎坛,所以祭寒暑也。”隋书·礼仪志一:“又云:‘祭日於坛,祭月於坎。’并是别祭,不关在郊。”
分類:为坛
《漢語大詞典》:坛位(壇位)
(1).犹坛席。除地为坛,上设席位,以示礼遇。《孔子家语·相鲁》:“ 定公 从之,至会所为坛位土阶三等,以遇礼相见。”
(2).法坛。 宋 洪迈 《夷坚丁志·陈媳妇》:“乃就其家设坛位,步罡作法,举火四十九炬焚之,怪遂絶。”
《漢語大詞典》:封割
(1).分封。古代帝王社祭,以五色土为坛,分封诸侯则割方色之土,以茅草包之,授予受封者,作为分封土地的表示。 唐 吕太乙 《土赋》:“封割五色,分茅锡社。”
(2).疆域。后汉书·郡国志赞:“称号迁隔,封割纠纷,略存减益,多证前闻。”
《漢語大詞典》:柴册礼(柴册禮)
古时礼仪。积薪为坛,皇帝受群臣所上玉册,然后燔柴祀天,谓之柴册。续资治通鉴·宋仁宗景祐二年:“乙酉,行柴册礼於 白岭 ,大赦。”辽史·世宗纪:“丁卯,行柴册礼,羣臣上尊号曰 天授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