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简编(簡編)  拼音:jiǎn biān
1.书籍、典籍。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灯火稍可亲,简编可卷舒。」唐。温庭筠〈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诗:「投足乖蹊径,冥心向简编。」
2.内容较为精简的版本。如:「简编国语辞典」。
《漢語大詞典》:连编(連編)
串连编结。旧唐书·礼仪志三:“又造玉策三枚,皆以金绳连编玉简为之。”
分類:串连编结
《漢語大詞典》:贯甲(貫甲)
(1).洞穿衣甲。 汉 赵晔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以刺 王僚 ,贯甲达背。” 清 李渔 《风筝误·习战》:“可喜的是弓弯夜月,剑倚秋霜,枪能贯甲,箭似穿杨。” 清 李调元 《南越笔记·粤人善鸟枪》:“其曰爪哇銃者,形如强弩,以绳悬络臂上,遇敌万銃齐发,贯甲数重。”
(2).穿上衣甲;擐甲。晋书·李歆传:“ 士业 闻,引兵还,为 逊 所逼。 士业 亲贯甲先登,大败之。”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三折:“人人开弓并蹬弩,个个贯甲与披袍。”评弹《再生缘》第十八回:“看她身上是神气活现,顶盔贯甲,哪能想到是位小姐。”
(3).把衣甲的叶片串连起来。管子·五行“天子出令,命左右司马衍组甲厉兵” 唐 尹知章 注:“组甲,谓以组贯甲也。”
《漢語大詞典》:渔板(漁板)
唱渔歌时的一种伴奏乐器。以绳串连的两块竹板。《梅磵诗话》卷中引 宋 陈起 《夜过西湖》诗:“鹊巢犹掛三更月,渔板惊回一片鸥。”《西游补》第十一回:“也有説一枝绣球树,每片叶上立一仙人,手执渔板,高声独唱。”
《漢語大詞典》:勾扇
串连鼓动。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云南河口起义清方档案》:“查滇越鉄路火车到 河口 后,不愿照章停留,听候查验,暨路工多 广 人,虑有勾煽,迭向其交涉,并陈明钧部在案。” 陶成章 《浙案纪略》附录《绍兴府暨山会两县会禀各宪文》:“﹝ 光绪 ﹞三十二年间, 秋瑾 又以上海公学之名,创设学会,藉以勾煽同志,结为党援。”
分類:串连鼓动
《國語辭典》:牌子曲  拼音:pái zi qǔ
一种曲艺。是将若干民歌小调与曲艺曲牌串连演唱构成,一般为一人演唱,也有多至五六人。北方以三弦为主要伴奏乐器,南方则以琵琶、扬琴、二胡为主。
《漢語大詞典》:扎根串连(扎根串連)
深入群众并将分散的群众串连起来。 周鸣钢 《没有双手的女英雄》:“她和许多土改干部一样搞好了扎根串连的工作。”
《漢語大詞典》:猬起鸡连(蝟起鷄連)
如猬毛纷起,鸡声相连。比喻彼此串连,蠢蠢而动。 唐 刘禹锡 《唐故邠宁节度使史公神道碑》:“ 大和 纪元, 沧景 不虔,子弄父兵,跳踉海壖,有隣阴交,蝟起鷄连。”
《国语辞典》:看图说话(看图说话)  拼音:kàn tú shuō huà
看著图画,并运用想像力,将之串连成一个故事。
《国语辞典》:银三事挑牙儿(银三事挑牙儿)  拼音:yín sān shì tiāo yá ér
旧时把银制的牙签、耳挖子、指甲剪等用环串连起来,随身携带,称为「银三事挑牙儿」。《金瓶梅》第八三回:「一面开橱门,取出一方白绫汗巾,一副银三事挑牙儿答赠。」也称为「银三事儿」。
分类:牙签串连
《国语辞典》:远端会议(远端会议)  拼音:yuǎn duān huì yì
利用电讯媒体,将处于不同地点与会人士的影像、语音串连于各会场萤幕上的会议系统。
《国语辞典》:串疽  拼音:chuàn jū
中医上指生于背胁之间,数个相互串连的慢性溃疡。
《漢語大詞典》:钩串(鉤串)
亦作“钩串”。 勾搭串连。 贺敬之 《秦洛正》第四场:“依我看来这事情,恐怕他给地主有钩串。”
分類:勾搭串连
《國語辭典》:串气(串氣)  拼音:chuàn qì
1.互相勾结、互通消息。如:「他是故意和别的财团串气来打击你的。」
2.疝气的别名。参见「疝气」条。
《國語辭典》:上窜下跳(上竄下跳)  拼音:shàng cuàn xià tiào
形容到处活动。如:「小猴子在树上,上窜下跳,好像在玩捉迷藏游戏,十分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