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赋异乡
典故
事刘
 
仲宣哀
 
仲宣怀远
  
依人王粲
 
信美非吾土
 
公子登高赋
 
刘依
 
去国王粲
 
思乡王粲
 
王生悲异国
 
王粲依人
 
王粲南登
 
王粲哀
 
王粲楼
 
王粲殊方泪
  
王粲赋
 
王粲赋归欤
 
登楚
 
登楼王粲
  
登临仲宣
 
粲公楼
 
粲登楼
 
赋因玉阁笔
 
赋异乡
 
赋登楼
 
飘零王粲

相关人物
王粲(字仲宣)

参考典故
麦城赋


《昭明文选》卷十一〈赋己·游览·登楼赋〉~489~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北弥陶牧,西接昭丘。华实蔽野,黍稷盈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遭纷浊而迁逝兮,漫踰纪以迄今。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路逶迤而脩迥兮,川既漾而济深。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引唐·李善注引盛弘之《荆州记》曰:「当阳县城楼,王仲宣登之而作赋。」又引唐·刘良注:「仲宣避难荆州,依刘表,遂登江陵城楼,因怀旧而有此作,述其进退危惧之状。」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597~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曾祖父龚,祖父畅,皆为汉三公。父谦,为大将军何进长史。进以谦名公之冑,欲与为婚,见其二子,使择焉。谦弗许。以疾免,卒于家。……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就。乃之荆州依刘表。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表卒。粲劝表子琮,令归太祖。引唐·李善注:「盛弘之《荆州记》曰:『当阳县城楼,王仲宣登之而作赋。』」又引唐·刘良注:「时董卓作乱,仲宣避难荆州,依刘表,遂登江陵城楼,因怀旧而有此作,述其进退危惧之状。」

简释

王粲登楼:指咏叹流落他乡而怀念故土,或指登楼。唐戴叔伦《赠司空拾遗》:“陈琳草奏才还在,王粲登楼兴不赊。”


例句

思乡每读登楼赋,对月空吟叩角歌。 刘沧 汶阳客舍

陈琳草奏才还在,王粲登楼兴未赊。 大易 赠司空拾遗

自守陈蕃榻,尝登王粲楼。 张九龄 候使登石头驿楼作

陈琳草奏才还在,王粲登楼兴未赊。 戴叔伦 赠司空拾遗

徒学仲宣聊四望,且将词赋好依刘。 李渥 秋日登越王楼献于中丞

我向秦人问路岐,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 李白 灞陵行送别

莫奏武溪笛,且登仲宣楼。 李群玉 将之京国赠薛员外

豺遘哀登楚,麟伤泣象尼。 杜甫 夔府书怀四十韵

天寒出巫峡,醉别仲宣楼。 杜甫 夜雨

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仲宣楼。 杜甫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

群盗哀王粲,中年召贾生。 杜甫 春日江村五首

苍茫步兵哭,展转仲宣哀。 杜甫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

此时同一醉,应在仲宣楼。 杜甫 舍弟观归蓝田迎新妇送示两篇

远愧尚方曾赐履,竟非吾土倦登楼。 杜甫 长沙送李十一

浙水风烟思吊古,楚乡人物赋登楼。 牟融 处厚游杭作诗寄之

沉吟登楼赋,中夜起三复。 独孤及 寒夜溪行舟中作

仲宣徒有叹,谢守几追游。 王严 和于中丞登越王楼

自古名高闲不得,肯容王粲赋登楼。 章孝标 蜀中上王尚书

无路重趋桓典马,有诗曾上仲宣楼。 罗隐 寄张侍郎

一句黄河千载事,麦城王粲谩登楼。 罗隐 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二首

子牟恋阙归阙,王粲下楼相别。 贯休 送崔使君

赋因王阁笔,思比谢游疏。 贾岛 登楼

耿耿云阳台,迢迢王粲楼。 贾至 巴陵早秋寄荆州崔司马吏部阎功曹舍人

《漢語大詞典》:仲宣楼(仲宣樓)
即 当阳县 城楼,在今 湖北省 。 汉 王粲 (字 仲宣 )于此楼作《登楼赋》,故称。后遂用为典故,借指诗人登临抒怀之处。 唐 杜甫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仲宣楼 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 仇兆鳌 注:“ 朱鹤龄 注引《荆州记》:‘ 当阳县 城楼, 王仲宣 登之而作赋。’《一统志》:‘ 仲宣 楼,在 荆州 ,即 当阳县 城楼。’” 宋 陆游 《秋思》诗:“霜露初侵 季子 裘,山川空赋 仲宣 楼。” 康有为 《京破后狱囚皆放闻徐子静侍郎即奉赦免喜倒泪下》诗:“苦忆哀歌 宋玉 宅,何时把酒 仲宣 楼。”参见“ 仲宣 ”。
《漢語大詞典》:仲宣
汉 末文学家 王粲 的字,为“建安七子”之一。博学多识,文思敏捷,善诗赋,尤以《登楼赋》著称。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 仲宣 独步於 汉 南, 孔璋 鹰扬於 河 朔。”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兼善则 子建 仲宣 ,偏美则 太冲 公干 。” 唐 高适 《信安王幕府诗》:“作赋同 元淑 ,能诗匪 仲宣 。” 清 袁于令 《西楼记·虚讣》:“可惜那 于叔夜 国士才,祗为相思鬱未解,怎把他肺腑调和,怎奈他心病难猜,欠些 仲宣 登楼债。”
《漢語大詞典》:王粲登楼(王粲登樓)
东汉 王粲 在 荆州 依 刘表 ,意不自得,且痛家国丧乱,乃以“登楼”为题作赋,借写眼前景物,以抒郁愤之情。后词曲中常以“王粲登楼”喻士不得志而怀故土之思。 宋 周密 《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词:“故园山川,故国心眼,还似 王粲 登楼。” 明 陈所闻 《一枝花·送马元赤之蜀》套曲:“多应他 陈蕃 一榻,肯教你 王粲 登楼。” 元 郑光祖 有《醉思乡王粲登楼》杂剧。
《漢語大詞典》:登楼赋(登樓賦)
赋篇名。 汉 末 王粲 作。文选·王粲〈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刘良 注引魏志:“ 王粲 , 山阳 高平 人也。少而聪惠有大才,仕为侍中。时 董卓 作乱, 仲宣 避难 荆州 ,依 刘表 ,遂登 江陵 城楼,因怀旧而有此作,述其进退危惧之情也。”旧时常作为文人思乡、怀才不遇的典故。 唐 刘沧 《汶阳客舍》诗:“思乡每读《登楼赋》,对月空吟《叩角歌》。” 元 曹之谦 《送王仲通》诗:“怀乡不作《登楼赋》,佐府真为入幕宾。” 清 赵翼 《寄答老友庄似撰》诗:“游踪 王粲 《登楼赋》,近局 陶公 漉酒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