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边楼(邊樓)
指边关的城楼。 清 吴兆骞 《出关》诗:“边楼回首削嶙峋,篳篥喧喧驛骑尘。”
分類:边关城楼
《漢語大詞典》:堞楼(堞樓)
城楼。 清 黄本铨 《枭林小史》:“及城而垣门已塞, 三寳 登堞楼,跃而下,餘亦相继随之。” 李天佑 《回忆天津战役·雄师入关》:“古老的堞楼,巍峨的城墙,雄伟的双重城门,雄踞在漠北,镇守着万里江山。”
分類:城楼
《漢語大詞典》:雉楼(雉樓)
城楼。 清 赵翼 《题褒忠录》诗:“雉楼月暗灯无光,缘梯万蚁上女墻。” 清 赵翼 《施秉县》诗:“数家邑小雉楼崇,旧设中丞幕府雄。”
分類:城楼
《漢語大詞典》:木楼(木樓)
指木结构的城楼。
分類:结构城楼
《漢語大詞典》:飞云殿(飛雲殿)
指高耸入云的城楼。 唐 岑参 《登古邺城》诗:“东风吹野火,暮入飞云殿。”
《漢語大詞典》:城门楼(城門樓)
城楼。东观汉记·邓禹传:“上至 广阿 ,止城门楼。”
分類:城楼
《漢語大詞典》:阳城(陽城)
(1). 春秋 时 楚国 贵族的封邑。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嫣然一笑,惑 阳城 ,迷 下蔡 。” 李善 注:“ 阳城 、 下蔡 ,二县名,盖 楚 之贵介公子所封,故取以喻焉。” 唐 李商隐 《无题》诗:“春风自共何人笑?枉破 阳城 十万家。”
(2).古城楼名。文选·左思〈蜀都赋〉:“结 阳城 之延阁,飞观榭乎云中。” 刘逵 注:“ 阳城 , 蜀 门名也。”
(3).山名。左传·昭公四年:“四岳、 三涂 、 阳城 、 大室 、 荆山 、 中南 ,九州之险也。” 杨伯峻 注:“古 阳城 在今 河南 登封县 东南,俗名曰 城山岭 。”参阅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河南府·登封县》
《漢語大詞典》:城楼(城樓)
城门上的了望楼。后汉书·邓禹传:“ 光武 舍城楼上,披舆地图。”三国志·魏志·郭皇后传:“霖雨百餘日,城楼多坏。” 唐 白居易 《寄微之》诗:“驛路缘云际,城楼枕水湄。” 鲁迅 《故事新编·出关》:“到得关上,立刻开了大厅来招待他。这大厅就是城楼的中一间。”
《漢語大詞典》:仲宣楼(仲宣樓)
即 当阳县 城楼,在今 湖北省 。 汉 王粲 (字 仲宣 )于此楼作《登楼赋》,故称。后遂用为典故,借指诗人登临抒怀之处。 唐 杜甫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仲宣楼 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 仇兆鳌 注:“ 朱鹤龄 注引《荆州记》:‘ 当阳县 城楼, 王仲宣 登之而作赋。’《一统志》:‘ 仲宣 楼,在 荆州 ,即 当阳县 城楼。’” 宋 陆游 《秋思》诗:“霜露初侵 季子 裘,山川空赋 仲宣 楼。” 康有为 《京破后狱囚皆放闻徐子静侍郎即奉赦免喜倒泪下》诗:“苦忆哀歌 宋玉 宅,何时把酒 仲宣 楼。”参见“ 仲宣 ”。
《漢語大詞典》:仲宣
汉 末文学家 王粲 的字,为“建安七子”之一。博学多识,文思敏捷,善诗赋,尤以《登楼赋》著称。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 仲宣 独步於 汉 南, 孔璋 鹰扬於 河 朔。”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兼善则 子建 仲宣 ,偏美则 太冲 公干 。” 唐 高适 《信安王幕府诗》:“作赋同 元淑 ,能诗匪 仲宣 。” 清 袁于令 《西楼记·虚讣》:“可惜那 于叔夜 国士才,祗为相思鬱未解,怎把他肺腑调和,怎奈他心病难猜,欠些 仲宣 登楼债。”
《漢語大詞典》:岳阳楼(岳陽樓)
湖南省 岳阳市 西门古城楼。相传 三国 吴 鲁肃 在此建阅兵台, 唐 开元 四年(公元716年)中书令 张说 谪守 巴陵 (即今 岳阳市 )时在旧阅兵台基础上兴建此楼。主楼三层,巍峨雄壮。登楼远眺,八百里 洞庭 尽收眼底,为古今著名风景名胜。 唐 代著名诗人 李白 、 杜甫 、 白居易 、 李商隐 等都有咏 岳阳楼 诗。 宋 庆历 五年(公元1045年) 滕子京 守 巴陵 时重修, 范仲淹 为撰《岳阳楼记》,名益著。其后迭有兴废。解放后,曾先后数次整修。1977年间又对此楼进行了全面修葺。
《漢語大詞典》:楼堞(樓堞)
城楼与城堞。泛指城墙。宋书·桂阳王休范传:“表治城池,修起楼堞,多解榜板,拟以备用。” 唐 韩愈 《潭州泊船呈诸公》诗:“暗浪舂楼堞,惊风破竹篙。” 宋 苏轼 《徐州上皇帝书》:“其城三面阻水,楼堞之下,以 汴 泗 为池。” 清 朱琦 《感事》诗:“楼堞幸少完,室庐剩荆杞。”
《漢語大詞典》:角楼(角樓)
古代供瞭望和防守用的城楼。建于城垣四角,故称。宋书·沈文秀传:“时 白曜 在城西南角楼,裸缚 文秀 至 曜 前,执之者令拜。” 唐 元稹 《欲曙》诗:“片月低城堞,稀星转角楼。” 明 何景明 《确山县修城记》:“ 良臣 则均力严事,葺其坏,繚其未完,树三城门楼及月城角楼,铺楼内,土城咸备。”
《漢語大詞典》:敌楼(敵樓)
城墙上御敌的城楼。也叫谯楼。 宋 曾巩 《瀛州兴造记》:“迺筑新城,方十五里,高广坚壮,率加於旧,其上为敌楼、战屋。”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西有 黄河 东 华岳 ,乳口敌楼没与高,仿佛来到云霄。”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罗刹海市:“少时,抵城下,视墙上砖,皆长与人等。敌楼高接云汉。” 何垠 注:“敌楼,城上守御之楼,即唐书·马燧传所谓譙櫓,俗云譙楼也。”
《漢語大詞典》:楼雉(樓雉)
城楼与城堞。亦泛指城墙。 南朝 齐 谢朓 《和王著作融八公山》:“出没眺楼雉,远近送春目。”陈书·侯安都传:“ 天嘉 三年夏,潦,水涨满, 安都 引船入堰,起楼舰与 异 城等,放拍碎其楼雉。”南史·萧方等传:“ 方等 又劝修筑城栅,以备不虞,既成,楼雉相望,周回七十餘里。” 唐 白居易 《杂兴》诗之二:“流水不入田,壅入王宫里。餘波养鱼鸟,倒影浮楼雉。”
《漢語大詞典》:白门楼(白門樓)
汉 下邳县 城楼名。故址在今 江苏省 睢宁县 西北。后汉书·吕布传:“﹝ 侯成 ﹞乃与诸将共执 陈宫 、 高顺 ,率其众降。 布 与麾下登 白门楼 。” 李贤 注引 宋武 《北征记》:“ 下邳 城有三重,大城周围四里, 吕布 所守也。 魏武 禽 布 於 白门 。 白门 ,大城之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