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不道的  拼音:bù dào de
不会、不至于。元。关汉卿《五侯宴》第一折:「你若不丢了呵,来家我不道的饶了你哩!」也作「不到得」。
《國語辭典》:难不成(難不成)  拼音:nán bù chéng
反诘的语气词,即「难道」的意思。如:「天空一时间乌云密布,狂风四起,难不成有台风要来了?」
分類:难道
《國語辭典》:岂不(豈不)  拼音:qǐ bù
难道不、怎么不。表示反诘的语气。《诗经。卫风。竹竿》:「岂不尔思,远莫致之。」《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岂不欲往,畏我友朋。」
《國語辭典》:可不  拼音:kě bù
1.岂不。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三折:「嫂嫂呵,可不你知情!哥哥呵,可不你当刑!」《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六:「我若同了这带脚的货去,前途被他喊破,可不人财两失。」
2.可不是。表示肯定或附和别人的意见。如:「可不!台北的交通真是拥挤啊!」
《國語辭典》:可不是  拼音:kě bù shì
1.答人之语,表附合赞同之意。《红楼梦》第三九回:「可不是,外头老实,心里有数儿。」《文明小史》第三四回:「可不是呢?我们生在这一群人的中间,总要盼望同胞发达才好。」
2.岂不。如:「你这种作为,可不是断了大家以后的生路。」
3.不是,却不是。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二折:「可不是我射不著,我那马眼生,他躲一躲,把我那箭擦过去了。」
《國語辭典》:岂非(豈非)  拼音:qǐ fēi
难道不是。表示反诘的语气。汉。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芦中人,芦中人,岂非穷士乎。」
《漢語大詞典》:岂独(豈獨)
难道只是;何止。左传·成公十六年:“君唯不遗德刑,以伯诸侯,岂独遗诸敝邑,敢私布之。”庄子·胠箧:“然而 田成子 一旦杀 齐 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 唐 杜甫 《有感》诗之四:“终依古封建,岂独听簫韶?”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四:“使朝廷与 夏国 欢好如初,生民重见太平,岂独 夏国 之幸,乃天下之幸也。” 清 黄遵宪 《四用前韵》:“岂独 汉 唐 无此祸,五洲惊怪国人狂。”
《漢語大詞典》:岂徒(豈徒)
难道只是;何止。孟子·公孙丑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后汉书·杜乔传论:“夫称仁人者,其道弘矣!立言践行,岂徒徇名安己而已哉。” 宋 叶适 《纪年备遗序》:“相与论旧事,追念愴然。然则 文昭 岂徒以博习自是而已哉!” 明 李东阳 《送王公济归武昌歌》:“岂徒文思比 唐 勃 ,应遣颂声如 汉 褒。” 陈毅 《颐和园“五一”春游纪盛》诗:“集体欢乐如海,岂徒车水马龙!”
《漢語大詞典》:岂特(豈特)
难道只是;何止。庄子·让王:“以 随侯 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夫生者,岂特 随侯 之重哉?”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臣死且不辞,岂特巵酒乎!” 宋 苏轼 《王仲仪真赞叙》:“夫所谓世臣者,岂特世禄之人;而巨室者,岂特侈富之家也哉!” 明 方孝孺 《君子斋记》:“古之君子德业赫赫,著於天下流於后世者,岂特天质之美哉!” 清 叶舒璐 《索得学山兄遗稿》诗之二:“ 阿连 自为文章哭,岂特伤心旧雁行?”
《國語辭典》:岂但(豈但)  拼音:qǐ dàn
不但、不只。《儒林外史》第三回:「怎么不是?岂但这个东西是,连我们这些人和这房子都是你老太太家的。」《老残游记》第一四回:「岂但河工为然?天下大事坏于奸臣者十之三四,坏于不通世故之君子者倒有十分之六七也!」
《國語辭典》:莫非  拼音:mò fēi
1.无不、都是。《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大内》:「大内正门宣德楼列五门,门皆金钉朱漆,壁皆砖石间甃,镌镂龙凤飞云之状,莫非雕甍画栋,峻桷层榱。」
2.难道。表示揣测的疑问词。《三国演义》第三五回:「将军莫非破黄巾刘玄德否?」《文明小史》第四○回:「逢兄,你莫非遇见了什么邪魔?不然为什么一个人在这里发呆?」也作「莫是」。
《漢語大詞典》:独无(獨無)
犹言难道没有。汉书·王莽传中:“是时争为符命封侯,其不为者相戏曰:‘独无天帝除书乎?’” 清 赵青藜 《读左管窥·晏婴论》:“况 婴 系本公族,世为列卿,独无社稷责哉?”
分類:独无难道
《漢語大詞典》:岂伊(豈伊)
犹岂,难道。伊,语中助词,无义。《诗·小雅·頍弁》:“岂伊异人,兄弟匪他。”后汉书·杜乔传:“故陈资斧而人靡畏,班爵位而物无劝。苟遂斯道,岂伊伤政。” 南朝 宋 何承天 《重答颜光禄书》:“岂伊好辩,未获云已。” 唐 李白 《赠崔司户文昆季》诗:“岂伊 箕山 故,特以风期亲。”
《國語辭典》:宁可(寧可)  拼音:níng kě
1.岂可、怎么可以。《史记。卷九七。陆贾传》:「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唐。李朝威《柳毅传》:「然而洞庭,深水也。吾行尘间,宁可致意邪?」
2.宁愿。在不很满意的情况中,所做的抉择。《儒林外史》第三三回:「正为走出去做不出什么事业,徒惹高人一笑,所以宁可不出去的好。」《红楼梦》第四五回:「我宁可自己落不是,岂敢带累你呢?」
《國語辭典》:岂直(豈直)  拼音:qǐ zhí
那里只是、不但。《战国策。魏策四》:「安陵君受地于先生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诏策》:「岂直取美当时,亦敬慎来叶矣。」
《漢語大詞典》:岂唯(豈唯)
亦作“ 岂惟 ”。亦作“ 岂维 ”。 难道只是;何止。左传·襄公二年:“吾子之请,诸侯之福也,岂唯寡君赖之。”庄子·逍遥游:“岂惟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也有之。”《楚辞·离骚》:“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后汉书·张衡传》:“夫情胜其性,流遯忘反,岂唯不肖,中才皆然。”新唐书·突厥传上:“诚能復两渠之饶,诱农夫趣耕,择险要,缮城垒,屯田蓄力, 河 陇 可復,岂唯自守而已。” 宋 苏轼 《和东方有一士》:“岂惟舞独鹤,便可躡飞鸞。还将岭茅瘴,一洗月闕寒。” 明 王守仁 《大学问》:“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