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遗远(遺遠)
(1).谓远避世俗。晋书·儒林传·杜夷:“处士 杜夷 ,栖情遗远,确然絶俗,才学精博,道行优备。”
(2).谓遗弃远者。宋史·胥偃传:“ 偃 曰:‘恤近遗远,非政也。况同罪异罚乎?’詔并释之。”
《國語辭典》:弃妇(棄婦)  拼音:qì fù
被丈夫遗弃的妇人。唐。顾况〈弃妇〉词:「古人虽弃妇,弃妇有归处。」也称为「弃妻」。
《漢語大詞典》:遗育(遺育)
(1).遗胄;后裔。书·盘庚中:“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姦宄,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新邑。”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尚书上:“今案‘育’读为‘胄’,《尧典》‘教胄子’,説文《周官·大司乐》注并引作‘教育子’。《周官》释文曰:‘育音胄。’是古‘育’‘胄’同声而通用。説文曰:‘胄,胤也。’‘无遗育’即无遗胄。《周语》曰:‘ 晋怀公 无胄。’是其证也。” 清 戴名世 《谢烈妇传》:“俟妹举子,吾当杀之,以絶 谢氏 遗育。”
(2).犹言遗延生长。语本《书·盘庚中》:“无遗育。” 孔 传:“育,长也。言不吉之人当割絶灭之,无遗长。”。《后汉书·臧洪传》:“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三国志·魏志·高柔传》:“ 晃 及妻子叛逆之类,诚应梟县,勿使遗育。” 元 程钜夫 《平云南碑》:“夫以 大理 之昬迷旅拒,虐我使人,若奋其武怒,俾无遗育可也。”
(3).谓遗弃不育。
(4).指残存的生物。 明 叶子奇 草木子·克谨:“兼之中原连年旱蝗,野无遗育,人无食,捕蝗为粮。”
《漢語大詞典》:弃才(棄才)
被遗弃的人才。《淮南子·主术训》:“毋小大脩短,各得其宜,则天下一齐,无以相过也。圣人兼而用之,故无弃才。” 清 赵翼 《壬辰冬仲以广州谳狱旧事吏议左迁》诗:“迂拙自惭更事少,圣明独虑弃才多。”
分類:遗弃人才
《漢語大詞典》:遗功(遺功)
(1).指前人的功绩。《后汉书·冯异传》:“将及景风,章敍旧德,显兹遗功焉。”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 梁山 北有 龙门山 , 大禹 所凿,通 孟津 河口,广八十步,巖际鐫跡,遗功尚存。” 清 厉鹗 《下菰城》诗:“遗功犹坚完,故垒屹相向。”
(2).谓遗弃功业。 晋 陆云 《太尉王公以九锡命大将军让公将还京邑祖饯赠此诗》:“穆矣渊让,遗功遂志,思我远猷,徽音孰嗣。” 晋 郭璞 《与王使君》诗:“迈德遗功,於盛思终。愿林之蔼,乐 岱 之崇。” 唐 孟郊 《擢第后东归书怀献座主吕侍御》诗:“至运本遗功,轻生各自立。”
(3).犹遗巧。 唐 曹邺 《庭草》诗:“庭草根自浅,造化无遗功。低回一寸心,不敢怨春风。” 宋 陆游 《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丹堊金碧,殆无遗功。”参见“ 遗巧 ”。
《漢語大詞典》:遗巧(遺巧)
(1).未尽其巧;精美的技艺有所保留,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列子·周穆王:“ 穆王 乃为之改筑,土木之功,赭堊之色,无遗巧焉。” 唐 郑子春 《北岳庙碑》:“工无遗巧,人不劳力。” 宋 刘攽 《次韵宋职方新修厅事》:“经营结构无遗巧,壮丽宏深要必该。”
(2).不为世人所知的技艺。 明 高道素 《上元赋》:“海南贡鱼準之新奇,胡北献雁足之遗巧。”
《漢語大詞典》:遗履(遺履)
(1).典出左传·宣公十四年:“ 楚子 使 申舟 聘于 齐 ,曰:‘无假道于 宋 。’” 申舟 途经 宋国 , 宋 华元 乃杀之。“ 楚子 闻之,投袂而起,屨及於窒皇,剑及於寝门之外,车及於蒲胥之市。” 杨伯峻 注:“此时 楚庄 在路寝,古人在室内不穿鞋。屨即后代之履,今之鞋。闻 申舟 被杀,怒而起,起而走。不及纳屨。及者,送屨者追而及之也。”后以“遗履”指遇到愤怒之事,急忙外出处理而不及纳履。形容愤怒之极。宋书·毛脩之传:“昔 宋 害 申丹 , 楚庄 有遗履之愤,况忘家殉国,尠有臣门,节冠风霜,人所矜悼。”按,宋书“申丹”,为“申舟”之误。
(2).指遗弃之履。 唐 蒋防 《惜分阴赋》:“出处无瑕,故垂法於前贤;往来不遑,见遗履之莫顾。” 明 张居正 《素庵戴公墓志铭》:“故簪遗履蒙宸忆,赏以世延賁殊锡。”
《国语辞典》:败柳(败柳)  拼音:bài liǔ
1.枯颓的柳树。唐。韩偓〈再思〉诗:「流金铄石玉长润,败柳凋花松不知。」《西游记》第二二回:「见了些寒蝉鸣败柳,大火向西流。」
2.比喻遭人蹂躏遗弃的妇女,含贬义。如:「残花败柳」。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休把残花败柳冤仇结,我与你生男长女填还彻。」
《漢語大詞典》:坠履(墜履)
汉 贾谊 新书·谕诚:“昔 楚昭王 与 吴 人战, 楚 军败, 昭王 走,履决,背而行,失之。行三十步,復旋取履。及至于 隋 ,左右问曰:‘王何曾惜一踦履乎?’ 昭王 曰:‘ 楚国 虽贫,岂爱一踦履哉!思与偕反也。’自是之后, 楚国 之俗无相弃者。”后因以“坠履”为不轻易遗弃旧物或故物失而复得之典。周书·韦夐传:“昔人不弃遗簪坠履者,恶与之同出,不与同归。吾虽不逮前烈,然捨旧録新,亦非吾志也。” 唐 李白 《为吴王谢责赴行在迟滞表》:“惭坠履之还收,喜遗簪之再御。” 宋 王禹偁 《单州谢上表》:“仰穹旻而方类戴盆,遇庆赦而遽收坠履。”
《漢語大詞典》:弃子(棄子)
被父母遗弃的婴幼儿。 清 唐甄 潜书·恤孤:“ 苏州 有育婴之堂,以收弃子。凡穷民之不得有其子者,则送之堂中。”
《漢語大詞典》:遗亲(遺親)
(1).谓疏远或遗弃双亲。大戴礼记·哀公问于孔子:“是故君子兴敬为亲,舍敬是遗亲也。”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国子监诸馆生,洿杂无良, 阳城 为司业,以道德训喻,有遗亲三年者勉之归覲,由是生徒稍变。”
(2).指遗忘父亲名字而不提及。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至於宗经矩圣之典,端绪丰赡之功,遗亲攘美之罪,徵贿鬻笔之衍, 公理 辨之究矣。”
(3).指死去的双亲或亲族。宋书·萧惠开殷琰传论:“昔 启方 説主,迹表遗亲, 邓攸 淳行,爱兼犹子。”
《國語辭典》:弃儿(棄兒)  拼音:qì ér
被父母遗弃而又无其他监护人负责扶养的儿童。
《國語辭典》:七出  拼音:qī chū
旧时七种休妻的条件。一为无子,二为淫佚,三为不事舅姑,四为口舌,五为盗窃,六为妒忌,七为恶疾。《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岂期过门之后,本妇多有过失,正合七出之条。」
《漢語大詞典》:遗舄(遺舃)
(1).指遗弃不用的破旧鞋子。 唐 李白 《宣城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时登响山不同此赏醉后寄崔侍御》诗之一:“咫尺不可亲,弃我如遗舃。” 明 张居正 《辽府奉承正王公墓志铭》:“ 敬皇帝 ,诚圣主也,堕弓遗舃,犹且重之,况其旧臣乎!”
(2).谓留下赤玉舃。 秦始皇 东游,与 琅琊 阜乡 人 安期生 长谈三日三夜,并赐其价值千万的财宝。 安期生 不受,留下一封信、一双赤玉舃作为答谢。事见 汉 刘向 《列仙传·安期先生》。 唐 王昌龄 《观江淮名胜图》诗:“ 安期 始遗舃,千古谢荣耀。”
(3).泛指留下鞋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莲香:“女自言:‘我通判女魂,感 桑郎 眷注,遗舃犹存彼处。’”
《漢語大詞典》:下遗(下遺)
谦下从人。《诗·小雅·角弓》:“莫肯下遗,式居娄骄。” 郑玄 笺:“遗读曰随……今王不以善政启小人之心,则无肯谦虚以礼相卑下,先人而后己。”一曰,谓贬下而遗弃之。 朱熹 集传引 张载 曰:“谗言遇明者当自止,而王甘信之,不肯贬下而遗弃之,更益以长慢也。”
《漢語大詞典》:遗年(遺年)
谓遗弃老年人。礼记·祭义:“昔者 有虞氏 贵德而尚齿, 夏后氏 贵爵而尚齿, 殷 人贵富而尚齿, 周 人贵亲而尚齿, 虞 、 夏 、 殷 、 周 ,天下之盛王也,未有遗年者。年之贵於天下,久矣,次乎事亲也。” 孔颖达 疏:“未有遗年者,言 虞 、 夏 、 殷 、 周 ,虽是明盛之王也,未有遗弃其年者。” 宋 司马光 《庆文公八十会口号》:“某闻三王之盛,未有遗年;五福之先,莫如享寿。”
分類:遗弃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