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亡户
逃亡的人家。晋书·毛璩传:“ 海陵县 界地名 青蒲 ,四面湖泽,皆是菰葑,逃亡所聚,威令不能及。 璩 建议率千人讨人。时大旱, 璩 因放火,菰葑尽然,亡户窘迫,悉出诣 璩 自首。”
分類:逃亡人家
《漢語大詞典》:逸贼(逸賊)
逃亡的盗贼。《穀梁传·隐公元年》:“然则为 郑伯 者宜奈何?缓追逸贼,亲亲之道也。”明史·贺人龙传:“ 徽 秦 逸贼东趋 平 凤 ,人龙躡至 柳林 ,不利。” 清 姚鼐 《兵部侍郎巡抚贵州陈公墓志铭序》:“为逆者聚於 通渭 石峯堡 ,而总督 李侍尧 乃託以追逸贼西往 靖远 ,独留公扼 陇上 为守御。”
分類:逃亡盗贼
《漢語大詞典》:逃逝
逃亡,逃跑。 唐 韦应物 《始至郡》诗:“斯民本乐生,逃逝竟何为?”太平广记卷一二五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崔无隐》:“须臾,白刃夫携一衣襆入厅,续有女人从之,乃计会逃逝者也。”《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唯有 子胥 逃逝,目下未获。”
分類:逃亡逃跑
《漢語大詞典》:逃臣
逃亡之臣。左传·昭公七年:“若从有司,是无所执逃臣也;逃而舍之,是无陪臺也。”墨子·经说下:“逃臣,不知其处;狗犬,不知其名也。”
分類:逃亡
《漢語大詞典》:逃丁
(1).逃亡的丁壮。《旧唐书·狄仁杰传》:“逃丁避罪,併集法门,无名之僧,凡有几万,都下检括,已得数千。” 清 杨芳灿 《粮草税》诗:“军操着空籍,赋额悬逃丁。”
(2).指躲避抽壮丁。 贾平凹 《天狗·井》:“三十六年前,堡子里一个男人出外逃丁。”
《漢語大詞典》:逋罪
逃亡的罪人。 汉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乃神灵之逋罪,下民所同讎。”
分類:逃亡罪人
《漢語大詞典》:逋流
逃亡,流亡。《元典章·户部三·逃亡》:“使远近年分在逃户,计襁负其子却归閭里,军民安堵如故,则无逋流之患。”
分類:逃亡流亡
《漢語大詞典》:逋播臣
指不顺从新朝而逃亡的遗臣。书·大诰:“予惟以尔庶邦,于伐 殷 逋播臣。” 孔颖达 疏:“逋,逃也;播谓播荡逃亡之意。 禄父 , 殷 君。谓之为 殷 ,今日叛逆,是背 周 逃亡。”汉书·翟方进传:“ 莽 於是依周书《大誥》曰:‘予惟以汝于伐 东郡 严乡 逋播臣。’” 元 谢枋得 《上丞相留忠斋书》:“世之人有呼我为 宋 之逋播臣者亦可,呼我为大 元 游惰民者亦可,呼我为 宋 顽民者亦可,呼我为 元 之逸民者亦可。”
《漢語大詞典》:逃伏
逃亡隐匿。后汉书·安成孝侯赐传:“ 赐 少孤。兄 显 报怨杀人,吏捕 显 杀之。 赐 与 显 子 信 卖田宅,同抛财产,结客报吏,皆亡命逃伏,遭赦归。”宋书·自序传·林子:“一门既陷妖党,兄弟并应从诛,逃伏草泽,常虑及祸。”
分類:逃亡隐匿
《漢語大詞典》:佚志
(1).逃亡的意向。 明 张居正 《答两广督抚计剿海贼》:“因其求生之诚,解此三面之网,将使贼党闻之,孰不怀我好音,变其佚志。”
(2).安逸图乐的心志。 清 薛福成 《书〈汉书·外戚传〉后九》:“席丰盛者多佚志,履艰危者有忧思。”
《漢語大詞典》:柔逋
安抚逃亡的人。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古之利器, 吴 楚 湛卢, 大夏 龙雀,名冠神都,可以怀远,可以柔逋,如风靡草,威服九区,世甚珍之。”
分類:安抚逃亡
《國語辭典》:政治避难(政治避難)  拼音:zhèng zhì bì nàn
大陆地区指政治庇护,即一国公民因政治原因逃亡到他国,取得居留权。
《漢語大詞典》:亡国虏(亡國虜)
因国破而逃亡的人。 明 张凤翼 《红拂记·侠女私奔》:“我是个公门将佐,休猜做亡国虏。”
《漢語大詞典》:亡衅(亡釁)
逃亡的征兆。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且夫既登而求降阶者,知人也,不在 程郑 ,其有亡衅乎?不然,其有惑疾,将死而忧也。” 孔颖达 疏:“ 程郑 身有罪祸,惧奔亡之衅。” 杨伯峻 注:“亡衅,逃亡之跡象。”
分類:逃亡征兆
《國語辭典》:逃犯  拼音:táo fàn
逃亡以躲避法律制裁的犯人。如:「经过严密周详的布署,警察终于将那干逃犯一一逮捕归案。」《清史稿。卷二五○。列传。吴正治》:「请自今有父子窝逃,被人举发者,逃犯治罪,免坐窝隐。」清。徐珂《清稗类钞。兵刑类。刺字》:「犯杖罪以下刺臂,再犯者亦刺面。逃犯刺左,馀犯刺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