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胸无点墨(胸無點墨)  拼音:xiōng wú diǎn mò
胸中没有一滴墨水。比喻人毫无学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二回:「因为市上的书贾,都是胸无点墨的,只知道什么书销场好,利钱深,却不知什么书是有用的,什么书是无用的。」
《国语辞典》:怒气填胸(怒气填胸)  拼音:nù qì tián xiōng
胸中充满怒气。形容非常气愤、忿怒。《三国演义》第九回:「及至吕布来时,却又擂鼓收军去了,激得吕布怒气填胸。」《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些笑颜也没有,一句閒话也不说,却像个怒气填胸,寻事发作的一般。」
《国语辞典》:鬼行胸臆  拼音:guǐ xíng xiōng yì
胸中玩弄鬼计。唐。韩愈〈与孟尚书书〉:「天地神祇,昭布森列,非可诬也。又肯令其鬼行胸臆,作威福于其间哉!」
《国语辞典》:抑塞磊落  拼音:yì sè lěi luò
形容人虽抑郁不得志,胸中却坦荡光明。《二刻拍案惊奇。序》:「即空观主人者,其人奇,其文奇,其遇亦奇,因取其抑塞磊落之才,出绪馀以为传奇。」《文明小史》第六○回:「诸君得此,也可以少慰抑塞磊落了。」
《国语辞典》:紫胀(紫胀)  拼音:zǐ zhàng
形容人气愤无处发泄,致胸中郁恨而脸色难看。《红楼梦》第七一回:「又羞又气,一时抓寻不著头脑,彆得脸紫胀。」
《漢語大詞典》:八识田(八識田)
谓八识产生之处,犹言胸中、心田。 宋 强幼安 唐子西文录:“ 司马迁 敢乱道却好, 班固 不敢乱道却不好。不乱道又好是左传,乱道又不好是唐书。八识田中若有一毫唐书,亦为来生种矣。”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吏部·士大夫华整:“盖八识田中,带此结习,不能剷也。”参见“ 八识 ”。
《國語辭典》:八识(八識)  拼音:bā shì
佛教用语。瑜伽行派主张能认识外境或心境的八种功能。分别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其中意识和眼、耳、鼻、舌、身五识并起外,并能对心境起认识作用。末那识是构成执著的心理源头。阿赖耶识主要功能是贮存过去所造的业力。八识一方面是生起认识的心理功能,另一方面也是变现一切现象的主体。《成唯识论》卷二:「等流习气为因缘故,八识体相差别而生。」
《國語辭典》:皮里晋书(皮裡晉書)  拼音:pí lǐ jìn shū
刘谅曾为宣城王的记室,有文才,尤其熟悉晋代的故事,所以时人称他为「皮里晋书」。见《梁书。卷三三。列传。刘孝绰》。
分類:胸中熟悉
《漢語大詞典》:儡块(儡塊)
喻胸中积郁的不平之气。 清 李渔 《奈何天·软诓》:“只得借他酒杯,消我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