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闲夜(閒夜)
亦作“间夜”。亦作“闲夜”。 相隔一夜。 清 曹寅 《中秋西堂待月寄怀子猷及诸同人》诗:“间夜相看如旷别,几人同寤亦深情。”
亦作“间夜”。亦作“闲夜”。 寂静的夜晚。 汉 傅毅 《舞赋》:“夫何皎皎之闲夜兮,明月烂以施光。” 三国 魏 嵇康 《赠秀才入军》诗之五:“闲夜肃清,朗月照轩。” 晋 陆机 《拟东城一何高》诗:“闲夜抚鸣琴,惠音清且悲。”
《漢語大詞典》:壤隔
谓相隔很远,差别很大。《南史·陆厥传》:“一人之思,迟速天悬,一家之文,工拙壤隔,何独宫商律吕必责其如一邪?” 唐 刘知几 《〈史通〉自叙》:“虽贤愚壤隔,善恶区分,苟时无品藻,则理难銓综。”
分類:相隔
《漢語大詞典》:殊隔
不亲近;相隔甚远。晋书·王恭传:“虽以简惠为政,然自矜贵,与下殊隔。” 南朝 齐 王融 《杂诗》:“王事离我志,殊隔过商参。”金史·礼志七:“稽诸令文,应致恭之官相见,或贵贱殊隔,或长幼亲戚,任从私礼。”
《漢語大詞典》:遐阔(遐闊)
(1).相隔的距离遥远。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邇陿游原,遐阔泳沫。” 李善 注引 孟康 曰:“邇,近也。原,本也。遐,远也。阔,广也。泳,浮也。恩德比之於水,近者游其原,远者浮其沫。” 唐 崔湜 《赠苏少府赴任江南余时还京》诗:“谁言阻遐阔,所贵在相知。” 唐 李翱 《祭从祖弟秘书少监文》:“於乎哀哉!吾责刺远州,道里遐阔,病不得见,丧不得临,痛悼摧伤,悽贯心骨。”
(2).边远之地。 唐 柳宗元 《道州文宣王庙碑》:“爰自京师太学,徧于州邑,遐阔僻陋咸用斯时致奠展诚。”
《漢語大詞典》:闲世(閒世)
亦作“间世”。 隔代。指年代相隔之久。 唐 刘长卿 《奉和杜相公新移长兴宅呈元相公》:“间世生贤宰,同心奉至尊。” 明 方孝孺 《上范先生书》:“众人盈天下,而一国一乡或得一善士。学者不絶,而百年间世或得一大贤。”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 卢子由 , 武林 人,聪明博奥,间世异人。”
分類:相隔
《漢語大詞典》:阻心
谓使两心相隔。 宋 黄庭坚 《次韵曾子开舍人游籍田载荷花归》:“自尔欲继往,阻心如壅泉。”
《漢語大詞典》:望邻(望鄰)
指相隔稍远而可以相望的邻居。 宋 洪迈 容斋三笔·飞邻望邻:“ 元丰 以后,州县榷卖坊场,而收净息以募役,行之浸久,弊从而生。往往鬻其抵产,抑配四邻,四邻贫乏,则散及飞邻、望邻之家,不復问远近,必得偿乃止。”
《漢語大詞典》:近祖
代数相隔不多的祖先。和“远祖”相对。 张雪 《山里人》第六章:“他家和地主 王福梓 是堂叔伯近祖。”
《國語辭典》:对过(對過)  拼音:duì guò
对面、对门。如:「我家对过有一家百货公司今天新开幕,只见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漢語大詞典》:悬阔(懸闊)
相隔很远。 唐 方干 《寄于少监》诗:“从此云泥更悬阔,渔翁不合见公卿。”
分類:相隔
《漢語大詞典》:远旷(遠曠)
(1).因路途遥远而匮乏不继。《三国志·蜀志·法正传》:“土地日削,百姓日困,敌对遂多,所供远旷。”
(2).谓相隔遥远。 晋 陆云 《赠顾尚书》诗:“感彼远旷,吝此延娱。”
(3).犹远别。 晋 葛洪 神仙传·左慈:“今当远旷,乞分杯饮酒。”
《漢語大詞典》:天邃
极言相隔遥远。文选·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离宫天邃,别殿云悬。” 张铣 注:“天邃、云悬,言与之长隔矣。”
分類:相隔遥远
《漢語大詞典》:遐障
谓使君臣遥相隔阂。指障碍。 唐 孟郊 《吊元鲁山》诗:“当今富教化,元后得贤相。冰心镜衰古,霜议清遐障。”
《漢語大詞典》:席函丈
礼记·曲礼上:“若非饮食之客,则布席,席间函丈。” 孔颖达 疏:“函,容也。既来讲説,则所布两席中间相去使容一丈之地,足以指画也。”谓师生间坐位相隔一丈,便于指画。后用以指讲学。 宋 陆游 《斋中杂兴》诗之一:“成童入乡校,诸老席函丈。”
《漢語大詞典》:鬲指声(鬲指聲)
即隔指声。鬲,通“ 隔 ”。词曲上指两个字的字音在宫商乐律中相邻或相隔很近。因其在管乐器上发声前后相连或只隔一孔,故称。 宋 姜夔 《湘月》词序:“余度此曲,即《念奴娇》之鬲指声也,於双调中吹之。鬲指亦谓之过腔。” 清 方成培 《香研居词麈·论鬲指声》:“盖《念奴娇》本大石调,即太簇商,双调为仲吕商,虽异而同是商音,故其腔可过。太簇当用‘四’字,仲吕当用‘上’字,今 姜 词不用‘四’字住,而用‘上’字住。簫管‘四’、‘上’字中閒只隔一孔,笛‘四’、‘上’两孔相联,只在隔指之閒,又此两调毕曲,当用‘一’字‘尺’字,亦在隔指之閒,故曰‘隔指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