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沈从文
(1902-1988)小说家,散文家,民俗学家。湖南凤凰人。苗族。1923年开始文学创作。1929年起先后在中国公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等校任教。建国后曾任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全国政协常委,专事出土文物研究。著有中篇小说《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及论著《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有《沈从文文集》
《漢語大詞典》:答司马谏议书
散文篇名。北宋王安石作。司马谏议:即“司马光”,当时任右谏议大夫,曾写信指责作者的变法举措。篇中对司马光加给作者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四个罪名逐一作了反驳,并批评士大夫阶层的因循守旧,表明坚持变法的决心。言辞犀利,针锋相对,是古代的驳论名篇。
《國語辭典》:说唱文学(說唱文學)  拼音:shuō chàng wén xué
一种以讲说和演唱表现故事情节的民间文学。参见「讲唱文学」条。
《漢語大詞典》:少年中国说
散文篇名。近代梁启超作。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文章不拘格式,多用比喻,具有强烈的鼓动性。
《國語辭典》:散文诗(散文詩)  拼音:sǎn wén shī
不押韵,有节奏,不限字数,内含诗意的散文体的诗。
《國語辭典》:讲唱文学(講唱文學)  拼音:jiǎng chàng wén xué
一种流行于民间的通俗文学。是以散文与韵文夹杂,用讲和唱并用的方式表演出来。内容包含史事、小说、佛事等。也称为「说唱文学」。
《漢語大詞典》:梅花岭记
散文篇名。清代全祖望作。梅花岭,在今江苏扬州,明末抗清英雄史可法牺牲后,其衣冠葬于岭上。文中记述了史可法在最后一战前处置后事,命部下助其杀身成仁,被俘后不屈而死的经历。文字简洁生动,感情深沉。
《漢語大詞典》:墨池记
散文篇名。北宋曾巩作。墨池,在今江西临川。相传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在池边习字,池水尽黑。文章根据这一故事,阐明要有所成就必须勤学苦练的道理,并认为精力、毅力比天分更为重要。
《漢語大詞典》:伶官传序
散文篇名。北宋欧阳修作。是新五代史·伶官传前的序。伶官,即宫廷中的乐工、艺人。文章根据后唐庄宗李存勖宠信伶官以致国乱身死的史实,提出了“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的著名论点。
《漢語大詞典》:刘白羽
(1916- )小说家,散文家。北京人。1938年参加延安文艺工作团。建国后参加过抗美援朝斗争。后曾任中国作协副主席、文化部副部长、总政文化部部长。著有短篇小说集《五台山下》《政治委员》《无敌三勇士》等,散文集《红玛瑙集》《芳草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