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钱贯(錢貫)
(1).穿钱的绳子。后汉书·翟酺传:“仓穀腐而不可食,钱贯朽而不可校。”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又以钱贯繫杖脚。”
(2).指成串的钱。 唐 元稹 《赠吕二校书》诗:“共占花园争 赵辟 ,竞添钱贯定秋娘。”
《漢語大詞典》:贯玉(貫玉)
(1).成串的珠玉。形容文章之美。 王重民 《敦煌变文研究》《新集孝经十八章残本》:“ 开元 天宝 亲自注,词中句句有龙光;白鹤青鸞相间错,连珠贯玉合成章。” 明 方孝孺 《王氏兄弟字说》:“呜呼!綬以贯玉而鸣乎朝廷宗庙之中, 孟緼 嗜学,缀文焕烂而和平,某深愿 孟緼 之贯道以鸣国家之盛也。”
(2).形容容颜体态之美。 元 袁桷 《刘敏叔画八君子图赞·韩王》:“燕尾之眉,贯玉之姿,炳灵丹青,庶或类之。” 明 吾丘瑞 《运甓记·缄报平安》:“俺老爷彩笔生花,清标贯玉。”
《漢語大詞典》:连璐(連璐)
成串的玉。文选·谢惠连〈雪赋〉:“於是臺如重璧,逵似连璐。” 李善 注:“ 刘公干 《清庐赋》曰:蹈琳珉之涂。然即逵也 许慎 《淮南子注》曰:璐,美玉也。” 宋 范成大 《惜交赋》:“佩轇轕之连璐兮,戴陆离之高冠。”
分類:成串
《漢語大詞典》:宝串(寶串)
熏香。焚时烟成串状,故称。 明 王子章 《春怨》词:“醉墨写乌丝,宝串焚金兽。”
分類:熏香成串
《漢語大詞典》:串月
指 苏州 石湖桥 下月影成串的奇观。据 清 朱象贤 《闻见偶录》记载, 苏州 上方山 东面的 石湖 有 宝带桥 纵贯南北,桥有五十三个洞,月光映水,正对环洞,一环一月,连络成串,称为串月。当地旧俗于中秋节后三日,登山观月,称为看串月。 清 顾禄 清嘉录·石湖串月引 沈朝初 《忆江南》词:“ 苏州 好,串月看长桥。” 清 沈曰霖 《晋人麈·异闻·串月》:“ 吴 中风俗于八月十八日行春桥看串月。”
《國語辭典》:鞭炮  拼音:biān pào
编连成串的炮竹。如:「过新年,放鞭炮。」也作「鞭爆」、「鞭炮」。
《漢語大詞典》:挂鞭
成串的小鞭炮。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二章:“二踢脚和小挂鞭响得正欢, 白莉苹 的小洋炉子也正旺。”
分類:成串鞭炮
《漢語大詞典》:贯鲜(貫鮮)
谓穿鱼成串。 宋 黄庭坚 《次韵曾子开舍人游籍田载荷花归》:“剥芡珠走盘,钩鱼柳贯鲜。”
分類:成串
《國語辭典》:锁链(鎖鏈)  拼音:suǒ liàn
用铁环连缀成的链条。如:「她用锁链锁住机车。」也作「锁鍊」。
《国语辞典》:穗儿(穗儿)  拼音:suì ér
1.植物茎端丛聚成串的花实。如稻穗儿、花穗儿等。也称为「穗子」。
2.缀成穗状的丝线装饰物。也称为「穗子」。
《國語辭典》:串铃(串鈴)  拼音:chuàn líng
1.在江湖中行医或算命的人用来招呼顾客的器具。多用铜或铁制成,摇动时可以发出声音。《金瓶梅》第一九回:「想著你当初不得地时,串铃儿卖膏药,也亏了这位鲁大哥扶持你。」《老残游记》第一九回:「赶忙仍旧制了一个串铃,买了一个旧药箱,配好了许多药材。」
2.联贯成串的铃铛。多系在骡马的颈项上,行走时摇动发出声音。
3.乐器名,打击乐器。流行于蒙古族、藏族。在环绕成圈的皮环上系有十几个小铜铃,手持圆环摇铃发声。也有将小铃系于长方形木拍上,持拍柄摇铃发声的。用于民间歌舞伴奏和器乐合奏。
《漢語大詞典》:钱串(錢串)
指成串的铜钱。 蒯世勋 《上海英美租界在太平天囯时代》:“ 英 美 二军会合后,折回租界,带回枪炮、钱串等物甚多。”
《漢語大詞典》:一索珠
比喻歌声宛转,犹如成串之珠。 唐 白居易 《夜宴醉后留献裴侍中》诗:“翩翻舞袖双飞蝶,宛转歌声一索珠。”
《漢語大詞典》:百子铃(百子鈴)
古代车上所系的一种成串的铃。 晋 王嘉 拾遗记·魏:“帝( 魏文帝 )以文车十乘迎之,车皆鏤金为轮輞,丹画其轂,軛前有杂宝为龙凤,衔百子铃,鏘鏘和鸣,响於林野。” 唐 司空曙 《和耿拾遗元日观早朝》:“门响双鱼钥,车喧百子铃。”
分類:成串
《國語辭典》:串子  拼音:chuàn zi
1.穿贯成串的东西。《红楼梦》第二八回:「宝姐姐,我瞧瞧你的红麝串子。」
2.一种平剧的锣鼓经。结构与冲头相似。河北梆子、京剧等常用以配合跑圆场或趟马的上场。也称为「串子锣」。
《國語辭典》:串票  拼音:chuàn piào
向官厅缴纳钱粮时所取回的收据,通常为一式两联或三联,故称为「串票」。《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况且写写算算,以及那些册薄串票,也归得著在一处,得斟酌个公所地方。」《活地狱》第一三回:「一年两季,串票有好几万张,大老爷那能张张自己过目?」也称为「串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