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丐施
乞求布施。 宋 陈亮 《普明寺置田记》:“为释之徒,丐施固其职也。”
分類:乞求布施
《漢語大詞典》:施散
布施散发。《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 孔子 曰:‘富而不好礼,殃也。 敬叔 以富丧矣而又弗改,吾惧其将有后患也。’ 敬叔 闻之,骤如 孔氏 ,而后循礼施散焉。” 郁达夫 《出奔》:“这些富绅地主,到了每年的冬天,拿出钱来施米施衣,米票钱票总要交一大把给 董大善士 ,托他们夫妇在就近的乡间去酌量施散。”
分類:布施散发
《漢語大詞典》:功德主
佛教中称进行布施的人。
《漢語大詞典》:滂施
谓广泛布施恩泽。《剪灯新话·秋香亭记》:“岂意高明不弃,抚念过深,加沛泽以滂施,回餘光以返照。”
《漢語大詞典》:檀密
佛教语。谓布施真诚,周到。 隋 江总 《摄山栖霞寺碑》:“ 梁 太尉 临川 靖慧王 ,道契真如,心弘檀密。”
《漢語大詞典》:檀慧
佛教语。布施和智慧。 隋炀帝 《天台建功德发愿疏》:“斯盖无量刦来,檀慧具足,深护佛法,发起羣生。”
《國語辭典》:吃十方  拼音:chī shí fāng
佛经称八方上下为十方。出家人在各处化缘及靠信徒布施维生,称为「吃十方」。《石点头。卷三。王本立天涯求父》:「只说做和尚的吃十方,看这人倒是要吃廿四方的,莫要理他。」也作「吃八方」。
《國語辭典》:放堂  拼音:fàng táng
在佛寺中普遍的布施僧众。《红楼梦》第六二回:「各庙中遣人去放堂舍钱,又另有宝琴之礼,不能备述。」
《國語辭典》:福舍  拼音:fú shè
寺庙。南朝梁。王琰《冥祥记。赵泰》:「其家为其于塔寺中悬幡烧香,解救其罪,可出福舍。」
《漢語大詞典》:福堂
(1).福德聚集的地方。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皇天祐助,前沉后扬,祸为德根,忧为福堂。” 汉 牟融 《理惑论》:“有道虽死,神归福堂;为恶既死,神当其殃。”魏书·刑罚志:“夫人幽苦则思善,故囹圄与福堂同居。”
(2).指监狱或囚系犯人的地方。 明 胡侍 《真珠船》卷三:“余向繫锦衣狱,覩壁上有大书‘福堂’字甚伟……近閲吴越春秋,大夫 文种 祝词有云‘祸为德根,忧为福堂’,因知出处。” 清 钮琇 觚賸·两大文章:“世有视终 南为 捷径,而絶裾不顾,藉槛车为福堂,而係颈自甘者,彼何人哉!”
《漢語大詞典》:滂敷
广泛布施。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三:“武功焯耀,吏事修明,威惠滂敷,中外翕服。”
分類:广泛布施
《漢語大詞典》:油钱香分(油錢香分)
旧指布施给庙宇道观的香火钱。红楼梦第八一回:“炕背后空屋子里掛着一盏七星灯……底下几篇小账,上面记着某家验过,应找银若干。得人家油钱香分也不计其数。”
《國語辭典》:无遮大会(無遮大會)  拼音:wú zhē dà huì
佛教公开的法会,不论贤圣道俗贵贱上下,一律皆可参预,平等行财、法二施,印度国俗常举行之,中国六朝时,亦多仿行。《梁书。卷三。武帝本纪下》:「舆驾幸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今有陈相公做这无遮大会,一应人等,都要舍贫散斋,小僧已都准备下了。」
《漢語大詞典》:沿门持钵(沿門持鉢)
原指僧、尼挨门向人求布施,后泛指到处乞求施舍。 明 高攀龙 《讲义·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若天分之我不承受,此家当,我却无分了,便至沿门持鉢,仰息他人。”亦作“ 沿门托鉢 ”、“ 沿门託鉢 ”。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你若借了这事向亲友各家不问交谊一概的沿门托鉢摇尾乞怜起来就大不是我的意思了。” 钱钟书 《围城》七:“现在我真是无家可归,沿门讬钵,同事和学生全瞧不起的。”
《国语辞典》:兴云布雨(兴云布雨)  拼音:xīng yún bù yǔ
兴起乌云,布施甘雨。比喻法术高明。《孤本元明杂剧。南极登仙。第二折》:「小圣东海龙神是也。奉上帝敕令,管领著江河淮济,溪洞潭渊,兴云布雨,降福消灾,济渡众生。」也作「兴云作雨」。
《漢語大詞典》:赋恤(賦卹)
布施赈济。赋,通“ 敷 ”。后汉书·董卓传:“帝疑其赋卹有虚,乃亲於御前自加临检。” 李贤 注:“赋,布也。卹,忧也。”
分類:布施赈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