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善会(善會)
(1).善于;擅长。《水浒传》第一○一回:“七尺身材壮健,善会偷香窃玉。”《西游记》第六七回:“﹝我﹞也能搅海降龙母,善会担山赶日头。”
(2).指寺庙举行的法会。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他庙里一年两季善会,知客是要出来让茶送酒、应酬施主的。”
《漢語大詞典》:胜事(勝事)
(1).美好的事情。南齐书·竟陵文宣王子良传:“ 子良 少有清尚,礼才好士……善立胜事,夏月客至,为设瓜饮及甘果,著之文教。” 唐 刘长卿 《送孙逸归庐山》诗:“常爱此中多胜事,新诗他日佇开缄。” 清 吴伟业 《观王石谷山水图》诗:“世间胜事谁能识,兵戈老尽丹青客。” 茅盾 《子夜》十七:“这样的心情尤以这一伙中的 吴荪甫 感受得最为强烈。今晚上的行乐胜事是他发起的。”
(2).指寺、观中法会、斋醮等。 宋 洪迈 《夷坚丙志·寿昌县君》:“子 愉 梦母如存,且曰:‘……汝与汝父言,亟营胜事,使我得转为男子。’” 明 邵璨 《香囊记·祈祷》:“见説僊观修设胜事,特来赴会。”
《漢語大詞典》:讲经(講經)
(1).讲说儒家经义。晋书·礼志下:“ 魏 正始 中, 齐王 每讲经遍,輒使太常释奠先圣先师於辟雍,弗躬亲。”新唐书·儒学传上·孔颖达:“帝幸太学观释菜,命 颖达 讲经。毕,上《释奠颂》,有詔褒美。” 清 黄宗羲 《陈夔献墓志铭》:“於嗟 夔献 ,立会讲经,十年之后,人物峥嶸。”
(2).讲说佛教经典。旧日法会讲经,以繁复的仪式开始,而后由都讲唱经题和经文,讲师讲说经义。后来的俗讲仍沿用此一程式,发展为变文,始由一人讲唱。正法华经·安行品:“佛语傅首曰:‘菩萨先处二法乃应讲经:一曰威仪,二曰礼节。’”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崇真寺:“讲经者心怀彼我,以骄凌物,比丘中第一麤行。”
(3).指讲说道教经义。 清 焦循 《送郡太守尹公归里序》:“县役 聂兆何 者,诡称道士,率妻子占据 东岳庙 ,讲经高会,诱妇女入寺,里之愚民,不惜供以钱粟。”
《漢語大詞典》:导师(導師)
(1).佛教语。导引众生入于佛道者的通称。《佛报恩经·对治品》:“夫大导师者,导以正路,示湼槃径,使得无为,常得安乐。” 唐 王维 《西方变画赞》:“稽首十方大导师,能於一法见多法。” 清 钱谦益 《憨山大师全身入五乳塔院》诗:“嶞山如乳五峰垂,一塔岿然掩导师。”
(2).指举行法会时担任唱导表白之职者。 宋 赞宁 《僧史略·国师》:“导师之名而含二义:若《法华经》中商人白导师言,此即引路指迷也;若唱导之师,此即表白也。”
(3).引路人。百喻经·杀商主祀天喻:“入大海之法,要须导师,然后可去。”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四:“余读其《天台游稿》,一路访求,如得导师焉。”
(4).在政治、思想、学术或某种知识上的指导者。 罗惇曧 《文学源流》:“ 左氏 雄才,文章千古,上揖 三代 ,下启百世,辟编年之途径,为史家之导师。”《孽海花》第十六回:“ 夏姑娘 回国时,恰也坐 萨克森 船,所以得与 雯青 相遇,倒做了 彩云 德语的导师。” 瞿秋白 《〈鲁迅杂感选集〉序言》:“大家都不免要想做青年的新的导师,而诚实的愿意做一个‘革命军导师’的,却是 鲁迅 。” 王统照 《刀柄》:“ 周二哥 是富有工作经验的,在这古旧铺子里常常居于导师地位,戴着眼镜的老人。”
(5).指学校中负责指导学生思想和学习的教师。 周尊攘 《桂林寻梦》:“我的班导师就是从 桂林 来的。”
(6).指在高等学校或研究单位指导研究生的教师。
《漢語大詞典》:佛会(佛會)
(1).佛菩萨圣众会聚的地方。转经行道愿往生净土法事赞卷上:“一念乘华到佛会,即证不退入三贤。”
(2).礼佛的法会。包括念佛、诵经、拜忏、唱赞等内容。《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慕容垂歌辞》:“ 慕容 愁愤愤,烧香作佛会。”《苦社会》第五回:“看这些房子,倒还不算全空,一百家总有一二家住着花烟间,独多是和尚的佛会。”
《漢語大詞典》:法会(法會)
佛教语。指供佛、施僧、说法等宗教集会。《添品法华经·随喜功德品》:“若人於法会,得闻是经典。” 唐 黄滔 《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我公宿诚于州,朿烹于肆,及脇降之辰,大陈法会,以藏其经。” 清 姚鼐 《慧居寺》诗:“霄汉奎章藏 鷲岭 ,人天法会忆龙华。” 鲁迅 《花边文学·偶感》:“马将桌边,电灯替代了蜡烛,法会坛上,镁光照出了喇嘛。”
《漢語大詞典》:九会(九會)
(1).多次会盟。《楚辞·天问》:“ 齐桓 九会,卒然身杀。”
(2).指 释迦牟尼 宣讲教义的九次法会。参阅八十卷本《华严经》。 唐 澄观 《华严悬谈》卷一:“不起树王,罗七处於法界;无违后际,畅九会於初成。” 唐 刘禹锡 《毗卢遮那佛华藏世界图赞》:“ 大雄 九会化诸天, 释梵 八部来森然。”
(3).九次交遇。 明 王鏊 震泽长语·象纬:“ 黄祥翁 云,日行黄道,月有九会,遇交则有薄食之变。”
《漢語大詞典》:法事
(1).指法律、政令。史记·李斯列传:“ 高 受詔教习 胡亥 ,使学以法事数年矣,未尝见过失。”
(2).指供佛、礼忏、打醮、修斋等宗教法会、仪式。 晋 法显 佛国记:“道俗云集,烧香然灯,种种法事,昼夜不息。” 前蜀 杜光庭 《皇太子青城山修斋词》:“谨遣 得一大师 ,赐紫 张茂卿 等一十四人虔修法事,愿鉴丹诚。”
(3).指巫师、术士“作法”捉妖驱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一回:“待他作了法事,请了上界真神,把金银化成仙丹,用开水冲服,才能见效。” 孙犁 《耕堂散文·游击区生活一星期》:“他们的小队长在附近村庄请来一个捉妖的,在炮楼上摆香坛行法事,念咒捉妖。”
《漢語大詞典》:九僧
(1).指 宋 初 惠崇 等九个和尚。他们以诗闻名于世,时号“九僧”。有合集《九僧诗》宋史·艺文志八:“九僧为 淮南 惠崇 、 剑南 希书 、 金华 保暹 、 南越 文兆 、 天台 行肇 、 汝州 简长 、 青城 维凤 、 江东 宇昭 、 峨眉 怀古 。”
(2).佛教举行大法会时的九位司事的僧人。即:导师、咒愿师、呗师、散花师、梵音师、锡杖师、引头、堂达和衲众。
《漢語大詞典》:大斋(大齋)
(1).佛教语。谓在重大节日期间举行法会,设斋食供养僧人。太平广记卷二八九引《辩疑志·双圣灯》:“大斋日送供,士女仅至千人…… 大历 十四年,四月八日夜,大众合声礼念。”
(2).谓正餐。 元 汪元亨 《朝天子·归隐曲》之三:“蕙帐低垂,柴门深闭,大斋时犹未起。”
《漢語大詞典》:盂兰会(盂蘭會)
佛教指在盂兰节所举行的法会。 唐 孙思邈 《千金月令》:“七月十五日营盆供寺为盂兰会。” 明 王叔承 《宫词》之四五:“女僧闻作盂兰会,乞假中元施寳簪。”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盂兰会》:“中元日各寺院设盂兰会,燃灯唪经,以度幽冥之沉沦者。”
分類:佛教法会
《漢語大詞典》:启会(啓會)
古代祭礼程序之一。打开礼器的盖子。仪礼·士丧礼:“敦启会。” 郑玄 注:“会,盖也。”仪礼·士虞礼:“佐食许诺,启会却于敦南。” 郑玄 注:“会,合也。谓敦盖也。”
建法会。 鲁迅 《花边文学·法会和歌剧》:“盖闻昔者我佛说法,曾有天女散花,现在 杭州 启会,我佛大概未必亲临。”
《漢語大詞典》:设会(設會)
(1).谓做佛事,举行法会。 南朝 梁 沈约 《南齐禅林寺尼净秀行状》:“至二十日,便絶不復进饮粥;至二十二日,令请相识众僧设会,意似分别。” 南朝 梁简文帝 《四月八日度人出家愿文》:“弟子 萧纲 ,以今日建斋设会,功德因缘,归依十方尽虚空界。”
(2).举行朝会。新唐书·礼乐志四:“皇帝降北陛以入,东、西位者出。设会如正、至,刺史、蕃客入门,皆奏乐如上公。”
《漢語大詞典》:开缘(開緣)
佛教徒谓举办法会、讲经说法为与佛法有缘,因称举办法会讲经为“开缘”。《坛经·行由品》:“时大师至寳林, 韶州 刺史 韦璩 与官僚入山请师出,於城中 大梵寺 讲堂,为众开缘説法。”
《漢語大詞典》:传召(傳召)
每年 藏 历正、二月在 拉萨 大昭寺 举行的祈祷法会。 宗喀巴 于 明 永乐 七年始创。正月举行的法会规模较大,俗称“传大召”;二月的较小,俗称“传小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