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赞谀(贊諛)
称赞奉承。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九·乾德:“ 宋太祖 初改元 乾德 ,因言此号古未有也, 赵韩王 从旁赞諛不已。”
分類:称赞奉承
《漢語大詞典》:嗌喔
形容奉承取媚的声音。《楚辞·王逸〈九思·悯上〉》:“哀世兮睩睩,諓諓兮嗌喔。”自注:“嗌喔,容媚之声。”
《漢語大詞典》:趋抢(趨搶)
亦作“趍抢”。 奉承拍马貌。 宋 无名氏 《错立身》戏文第十二出:“趍抢嘴脸天生会,偏宜抹土搽灰。”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一折:“休信那黑心肠的 玉娥 ,他每便乔趋抢取撮。”参见“ 趋蹌 ”。
《國語辭典》:趋跄(趨蹌)  拼音:qū qiāng
1.快步走。《诗经。齐风。猗嗟》:「巧趋跄兮,射则臧兮。」《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尼姑见有客来,趋跄迎进拜茶。」
2.依附权势。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三出:「更羡他知书知礼,是一个不趋跄的秀才。」
《漢語大詞典》:容谄(容諂)
奉承谄媚。后汉书·宦者传·吕强:“又阿媚之臣,好献其私,容諂姑息,自此而进。”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无是己之心,事隔於容諂;罕爱憎之情,理絶於毁誉。” 刘良 注:“容諂,谓諂媚之容也。”
分類:奉承谄媚
《漢語大詞典》:捧脚
隋书·王劭传:“﹝ 隋文帝 ﹞梦欲上高山而不能得, 崔彭 捧脚, 李盛 扶肘得上。”后多指奉承谄媚。 郭沫若 《文艺论集续集·留声机器的回音》:“你看这位小丑多么神气!这些捧脚的青年多么可悯呢!”
分類:奉承谄媚
《漢語大詞典》:谀美(諛美)
奉承赞美。 老舍 《且说屋里》:“ 善老 没答碴,眼皮一搭拉,接受对他的谀美。”
分類:奉承赞美
《漢語大詞典》:谀谤(諛謗)
奉承和毁谤。 清 魏源 《再书〈宋名臣言行录〉后》:“而谓党奸諛,抑忠藎,恐起 岳 檜 二人质之,亦未必受此等諛谤也。”
分類:奉承毁谤
《國語辭典》:炭篓子(炭簍子)  拼音:tàn lǒu zi
比喻高帽子。《红楼梦》第六一回:「别人再求求他去,他又搁不住人两句好话,给他个炭篓子戴上,什么事他不应承。」
分類:奉承人家
《國語辭典》:偷寒送暖  拼音:tōu hán sòng nuǎn
1.暗中撮合男女私情。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钉靴雨伞为活计,偷寒送暖作营生。」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枉骂他偷寒送暖小奴才,要这般当面抢白。」也作「送暖偷寒」。
2.巴结奉承。《隋唐演义》第二回:「这些宦官宫妾,见皇后有些偏向,自然偷寒送暖,添嘴搠舌。」也作「送暖偷寒」。
《漢語大詞典》:虚谄
虚假地奉承。 明 王世贞 《题苏书连昌宫辞帖》:“ 元微之 《连昌宫辞》,人以为胜《长恨曲》,非虚讇也。”
分類:虚假奉承
《国语辞典》:佞徒损友(佞徒损友)  拼音:nìng tú sǔn yǒu
擅长以巧言奉承的人和对自己有害的朋友。如:「他因结交了佞徒损友,竟落得家破人亡。」
《国语辞典》:抬到天上  拼音:tái dào tiān shàng
比喻极力奉承吹捧他人。《文明小史》第三四回:「又附和著恭维毓生几句,把一个书贾王毓生抬到天上去了。」
《国语辞典》:曲媚取容  拼音:qū mèi qǔ róng
曲意奉承以讨好他人。《梁公九谏》:「乃曲媚取容,苟图金宝。」
《国语辞典》:求容取媚  拼音:qiú róng qǔ mèi
奉承讨好他人。《三国志。卷三七。蜀书。法正传》:「旦夕偷幸,求容取媚,不虑远图,莫肯尽心献良计耳。」
《国语辞典》:猴子扮戏(猴子扮戏)  拼音:hóu zi bàn xì
比喻违反本心刻意去奉承、讨好他人。如:「他常猴子扮戏,为的只是讨大家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