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一匡天下  拼音:yī kuāng tiān xià
原指管仲辅助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天下。《论语。宪问》:「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后引喻为统一天下。唐。陆贽〈平朱泚后车驾还京大赦制〉:「再定皇都,一匡天下。」
《漢語大詞典》:一唱雄鸡天下白(一唱雄鷄天下白)
语出 唐 李贺 《致酒行》:“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鷄一唱天下白。”后以“一唱雄鷄天下白”指黑暗过去,光明到来。 毛泽东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词:“一唱雄鷄天下白,万方乐奏有 于闐 ,诗人兴会更无前。”
《漢語大詞典》:挟天子以令天下(挾天子以令天下)
犹言挟天子以令诸侯。战国策·秦策一:“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
分類:诸侯帝王
《国语辞典》:名传天下(名传天下)  拼音:míng chuán tiān xià
名声传播天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闻洛阳刘元普仗义疏财,名传天下,不论识认不识认,但是以情相求,无有不应。」
《国语辞典》:名高天下  拼音:míng gāo tiān xià
形容名声传播得很广。《史记。卷八三。鲁仲连邹阳传》:「故兼三行之过而为五霸首,名高天下而光烛邻国。」也作「名满天下」。
《国语辞典》:名闻天下(名闻天下)  拼音:míng wén tiān xià
声名著闻天下。《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列传。扁鹊》:「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三国演义》第五二回:「要文武双全,名闻天下。」
《国语辞典》:母仪天下(母仪天下)  拼音:mǔ yí tiān xià
仪态举止可作为天下母亲的典范。如:「她的嘉德懿行足以母仪天下。」《明史。卷一一四。后妃列传二。庄烈帝田贵妃》:「高皇后从太祖备历艰难,赞成大业,母仪天下,慈德昭彰。」
《国语辞典》:手援天下  拼音:shǒu yuán tiān xià
用手援救天下。语出《孟子。离娄上》:「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比喻不知事物的轻重难易。如:「今日之世,依然抱残守缺,而想手援天下,根本行不通。」
《国语辞典》:横行天下(横行天下)  拼音:héng xíng tiān xià
纵横天下,不受阻碍。汉。贾谊〈过秦论〉:「然陈涉以戍卒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锄耰白梃,望屋而食,横行天下。」《东周列国志》第六三回:「尝欲广求勇力之士,自为一队,亲率之以横行天下。」
《国语辞典》:放眼天下  拼音:fàng yǎn tiān xià
纵观全世界。指一种概括性的范围。如:「他的棋艺高超,放眼天下还找不到几个对手。」
《国语辞典》:富甲天下  拼音:fù jiǎ tiān xià
形容财富极多,冠绝天下。如:「他的财力雄厚,资产极多,冠绝一时,真可谓富甲天下。」
《国语辞典》:浪迹天下(浪迹天下)  拼音:làng jī tiān xià
四处流浪,走遍天下。宋。王楙《野客丛书。卷一八。李白事说者不一》:「为同列者所谤,诏令归山,遂浪迹天下。」也作「浪迹天涯」。
分类:四处流浪
《国语辞典》:兼善天下  拼音:jiān shàn tiān xià
广布恩泽,使天下苍生皆能蒙受其惠。《文选。王俭。褚渊碑文序》:「然后可兼善天下,聊以卒岁。」
《国语辞典》:天下父母心  拼音:tiān xià fù mǔ xīn
世上父母对子女关爱、呵护的心情。如:「天下父母心,爸妈也是为了你好才会管你。」
《国语辞典》:天下无难事(天下无难事)  拼音:tiān xià wú nán shì
只要下定决心去做,事情没有不能达成的。宋。秦观〈李训论〉:「天下无难事,得其人则易于反掌。」也作「世上无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