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图记(圖記)  拼音:tú jì
铜质的方形印章。清代官府颁授给领队大臣及八旗佐领等官使用。由礼部铸印局按一定的规制铸造,后来民间的书籍帐册也使用图记,但不拘形式,也不一定以铜为质地。
《漢語大詞典》:黄金印
黄金制作的印章。古时公侯将相所佩。史记·五宗世家论:“ 高祖 时诸侯皆赋,得自除内史以下, 汉 独为置丞相,黄金印。” 唐 李白 《别内赴徵》诗之二:“归时儻佩黄金印,莫见 苏秦 不下机。” 明 吴阳 《威宁伯王襄敏公越》诗:“惨淡黄金印,零落白羽扇。” 郭沫若 《前茅·哀时古调》:“羡煞人,黄金印,顺口说合纵,横目说连衡。”
《國語辭典》:螭首  拼音:chī shǒu
螭兽头部形貌的雕刻,通常刻于钟鼎、彝器、印章、碑首、石阶、石柱等处,作为装饰之用。《新唐书。卷四七。百官志二》:「复置起居舍人,分侍左右,秉笔随宰相入殿。若仗在紫宸内閤,则夹香案分立殿下,直第二螭首,和墨濡笔,皆即坳处,时号螭头。」
《漢語大詞典》:雕章(鵰章,彫章)
(1).精心修饰文辞。晋书·乐志上:“三祖纷纶,咸工篇什,声歌虽有损益,爱翫在乎雕章。”
(2).犹美文。 唐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诗:“雕章五色笔,紫殿九华灯。” 仇兆鳌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三国典略》:“ 齐 萧慤 尝於秋夜赋诗, 邢子才 曰:‘ 萧 之斯文,可谓雕章间出。’” 宋 宋祁 《答翰林苏学士》诗:“开颜忽见故人书,併得雕章念索居。”
鵰章:钮鼻作雕形的印章。 宋 苏辙 《王詵都尉宝绘堂词》:“百年将种存慨慷,西取 庸 蜀 践 戎 羌 。战袍赐锦盘鵰章,宝刀玉玦餘风霜。”
彫章:雕琢词章。《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公自幼及长,述作不倦,固以理穷言行,事该军国,岂直彫章縟采而已哉!” 吕延济 注:“所有述作、言行、军国大事,岂直为彫饰文章,以为縟采乎!”
《漢語大詞典》:三组(三組)
谓三颗印。组,结印章的丝带。《汉书·酷吏传·杨仆》:“怀银黄,垂三组,夸乡里。” 颜师古 注:“ 僕 为主爵都尉,又为楼船将军,并 将梁侯 ,三印,故三组也。组,印綬也。”后多用以表示身兼数职,官高显贵。 唐 杜牧 《上周相公启》:“ 杨僕 三组垂腰, 苏秦 六印在手。” 宋 陆游 《薄醉遣怀》诗:“带索忘三组,羹藜抵八珍。”
《國語辭典》:刻印  拼音:kè yìn
雕刻印章。《三国演义》第一三回:「刻印不及,以锥画之,全不成体统。」
《國語辭典》:摹印  拼音:mó yìn
秦书八体之一。用于玺印,其字形系根据印面篇幅之大小,文字之多寡,将小篆规摹变化而成。汉。许慎〈说文解字序〉:「自尔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
《漢語大詞典》:销印(銷印)
销毁印章。 宋 彭乘 续墨客挥犀·贵其真:“ 汉高祖 临大事,铸印销印,甚於儿戯,然其正直明白之心,照映千古。” 清 姚佺 《张子房》诗:“乃至 秦 亡 韩 有后,一言销印为谁谋。”
分類:销毁印章
《國語辭典》:印床  拼音:yìn chuáng
刻印的工具。将木头或其他金属材料的上方凿成凹形洞,内配置厚薄不一的木片,镌刻时可将印章夹住,不使晃动。
《國語辭典》:缪篆(繆篆)  拼音:móu zhuàn
摹刻印章用的篆书。因笔画屈曲缠绕,故称为「缪篆」。王莽时官定为六书之一,相当于秦八体书中的摹印。
《漢語大詞典》:印押
指印章和押字。《元典章·刑部十四·诈》:“有一等不畏公法歹人……谋造印押,诈伪书写文字。”
分類:印章押字
《國語辭典》:国玺(國璽)  拼音:guó xǐ
一国元首所用,代表国家最高权力的印信。《后汉书。卷四八。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徐璆》:「术死军破,璆得其盗国玺。」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四。辨误二。国玺》:「盖秦玺自汉以来,世世传受,号称国玺。」
《國語辭典》:铜印(銅印)  拼音:tóng yìn
铜铸的印章。汉以后官员所用,清代官印,三品以下用铜制,二品以上用银铸。唐。李颀〈送崔婴赴汉阳〉诗:「才年三十佩铜印,知尔弦歌汉水清。」《宋史。卷一五四。舆服志六》:「两汉以后,人臣有金印、银印、铜印。唐制,诸司皆用铜印,宋因之。」
《漢語大詞典》:朱绶(朱綬)
红色丝带。古代用以系印章、玉佩和帷幕之类。 唐 钱起 《送丁著作佐台郡》诗:“佐郡紫书下,过门朱綬新。” 唐 钱起 《送河南陆少府》诗:“ 云间 陆生 美且奇,银章朱綬映金羈。” 宋 陆游 《草堂拜少陵遗像》诗:“至今壁间像,朱綬意萧散。”
《國語辭典》:私印  拼音:sī yìn
1.私人所用的印章。相对于官印而言。《宋史。卷六六。五行志。金志》:「掘之得铜印,有文曰『朱胜私印』。」也称为「私章」。
2.私自印刷,秘密出版。
分類:个人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