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52,分1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玄度
素行
高格
丛兰
长行
高调
清操
岩瞻
养高
峻节
高志
盛节
载德
玄晏
纯懿
《漢語大詞典》:玄度
(1).月亮。 汉 刘向 《列仙传·关令尹赞》:“ 尹喜 抱关,含德为务,挹漱日华,仰玩玄度。”
(2).玄妙的法理,指佛法。 三国 魏 曹植 《释愁文》:“愿纳至言,仰崇玄度,众愁忽然,不辞离去。” 赵幼文 注:“玄度,妙法之意。” 明 徐嵩 《同周青士留宿真相寺》诗:“相识凭玄度,禪灯一榻幽。”
(3).高尚的襟怀。 清 曹寅 《寄题东园》诗之一:“迴风集羣英,流览畅玄度。”
(4). 东晋 清谈名士 许询 的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刘尹 云:‘清风朗月,輒思 玄度 。’” 刘孝标 注引《晋中兴士人书》:“ 许询 能清言,于时士人皆钦慕仰爱之。”
(5).指所仰慕的清流名士。 唐 李颀 《题璿公山池》诗:“此外俗尘都不染,唯餘 玄度 得相寻。” 明 唐顺之 《寓城西寺中杂言》诗之三:“俗子惭 玄度 ,名僧即 道林 。” 清 金人瑞 《周顺芦先生生日》诗:“曾於精舍逢 玄度 ,闻道今年降 老彭 。”
《國語辭典》:素行  拼音:sù xìng
平日的品行。《汉书。卷七六。王尊传》:「素行阴贼,恶口不信,好以刀笔陷人于法。」
《漢語大詞典》:素位
谓现在所处之地位。语出礼记·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孔颖达 疏:“素,乡也。乡其所居之位而行其所行之事,不愿行在位外之事。” 清 梁章钜 退庵随笔·官常一:“士君子到一处,便思尽一处职业,方为素位而行。”《天雨花》第二五回:“及后兄亡托於我,年交十七嫁伊门,因见你家多清淡,井臼亲操素位行。”
《漢語大詞典》:高格
(1).高尚的人格,品格。三国志·魏志·崔琰等传论:“ 崔琰 高格最优。” 清 杜岕 《叶桐初五十》诗:“吾子其高格,力行重人伦。” 徐嘉 《论诗绝句》之三:“异才高格 宋莱阳 ,覊繫幽忧泪几行。”
(2).高超的格调。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绍兴御府书画式:“应搜访到法书,多係青阑道,绢衬背。 唐 名士多於阑道前后题跋。令 庄宗古 裁去上下阑道,拣高格者,随法书进呈,取旨拣用。依 绍兴 格式装褫。” 王国维 人间词话一:“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3).象声词。鸟鸣声。 宋 欧阳修 《沧浪亭》诗:“水禽闲暇事高格,山鸟日夕相啾喧。”
《漢語大詞典》:丛兰(叢蘭)
丛生的兰草。比喻品德高尚的人。文子·上德:“丛兰欲脩,秋风败之;人性欲平,嗜欲害之。”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 颜回 败其丛兰, 冉耕 歌其芣苢。” 唐 元稹 《别李三》诗:“阶蓂附瑶砌,丛兰偶芳藿。”
《國語辭典》:长行(長行)  拼音:cháng xíng
1.远行。《韩非子。难二》:「长行徇上,数百不一失。」《红楼梦》第四八回:「十四日是上好出行日期,大世兄即刻打点行李,雇下骡子,十四一早就长行了。」
2.古代的一种赌博。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今之博戏,有长行最盛。其具有局有子,子有黄黑各十五,掷采之骰有二。」
《國語辭典》:高调(高調)  拼音:gāo diào
1.比喻理想甚高,虽动听而不切实际或难以实行的论调。如:「他喜欢唱高调,不切实际,所以一事无成。」
2.明朗、轻淡的色调。画面上灰、白部分占较多的比例而黑色较少。也称为「明调」。
《國語辭典》:清操  拼音:qīng cāo
清白高尚的志行。《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传。尹勋传》:「宗族多居贵位者,而勋独持清操,不以地埶尚人。」《红楼梦》第三回:「否则不但有污尊兄之清操,即弟亦不屑为矣。」
《漢語大詞典》:岩瞻(巖瞻)
犹景仰。谓宰辅德行高尚,为众人所仰慕。语出《诗·小雅·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巖巖。赫赫 师尹 ,民具尔瞻。” 宋 韩琦 《献所业上两府启》:“睿眷致隆,巖瞻载协。”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五年:“自居鼎辅,靡协巖瞻,颇彰朋比之风,难处咨谋之地。”
《漢語大詞典》:养高(養高)
谓闲居不仕,退隐。高,指高尚的志向、节操、名望。《三国志·魏志·高柔传》:“今公辅之臣,皆国之栋梁,民所具瞻,而置之三事,不使知政,遂各偃息养高,鲜有进纳。”旧唐书·玄宗纪上:“ 武德 、 贞观 以来勋臣子孙无位者,访求其后奏闻,有嘉遯幽栖养高不仕者,州牧各以名荐。” 元 耶律楚材 《和黄华老人〈题献陵吴氏成趣园〉》:“养高不肯事王侯,闲卧林泉了衰朽。”
《國語辭典》:峻节(峻節)  拼音:jùn jié
高尚的节操。《文选。颜延之。陶徵士诔》:「若乃巢高之抗行,夷皓之峻节。」
分類:高尚节操
《國語辭典》:高志  拼音:gāo zhì
崇高远大的志向。《荀子。修身》:「卑湿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文选。左思。杂诗》:「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漢語大詞典》:盛节(盛節)
(1).高尚的节操。 汉 桓宽 盐铁论·褒贤:“盛节絜言,皦然若不可涅。”
(2).盛大的礼仪。《汉书·儿宽传》:“其封 泰山 ,禪 梁父 ,昭姓考瑞,帝王之盛节也。”
(3).好的法度。 宋 苏轼 《教战守策》:“及至后世,用迂儒之议,以去兵为王者之盛节。”
《漢語大詞典》:载德(載德)
谓记载其德政。新唐书·忠义传上·高叡:“举明经,稍迁 通义 令,有治劳,人刻石载德。”
分類:记载德政
《漢語大詞典》:玄晏
(1).指古代圣贤的礼教。文选·陆机〈演连珠〉:“玄晏之风恒存,动神之化已灭。” 李善 注:“ 曹植 《魏德论》:玄晏之化,丰洽之政。” 吕延济 注:“玄晏,礼教也。”
(2). 晋 皇甫谧 沈静寡欲,有高尚之志,隐居不仕,自号 玄晏先生 。后因以“玄晏先生”泛指高人雅士或山林隐逸。 唐 钱起 《过曹钧隐居》诗:“谁当举 玄晏 ,不使作良臣。” 清 曹寅 《题朱赤霞画对牛弹琴图》诗:“柳风飂飂白石磢, 玄晏先生 驰玄赏。” 皇甫谧 曾为 晋 左思 《三都赋》作序, 左 赋为世所重,因亦用为待人题品诗文的典实。 清 沈自南 《春暮钱牧斋宗伯过访》诗:“拟得《三都》待题品,当年 玄晏 最风流。” 清 周亮工 《旅壁步王西樵韵》:“《三都》岂必烦 玄晏 , 五岳 无心待 向平 。”
《漢語大詞典》:纯懿(純懿)
高尚完美。文选·张衡〈东京赋〉:“今捨纯懿而论爽德,以春秋所讳而为美谈。” 李善 注:“纯,大;懿,美也。”周书·武帝纪上:“民生而静,纯懿之性本均。” 隋 王通 中说·问易:“政则苟简,岂若 唐 虞 三代 之纯懿乎!” 明 归有光 《归氏二孝子传》:“生平不识诗书,而能以纯懿之行,自飭於无人之地。”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李忠定公:“查歷代从祀诸儒,皆以德行纯懿,有功经学者为要。”
分類:高尚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