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换言之(换言之)  拼音:huàn yán zhī
用另一种说法来表示。用于改变叙述的逻辑或说话的立场。如:「他在上次的比赛不幸受伤;换言之,几乎可以确定他将缺席接下来的冠军赛。」
《漢語大詞典》:不能推出
亦称“推不出”。证明中论据和论题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的逻辑错误。
《國語辭典》:宾词(賓詞)  拼音:bīn cí
句法中承受主语的动作者,有直接和间接两种。也称为「宾语」、「谓词」。
《漢語大詞典》:大共名
荀子中的逻辑术语。指反映普遍性最高的类的概念。如“物”这一概念即大共名。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共之,共则有共,至於无共然后止。” 杨倞 注:“起於总谓之物,散为万名。是异名者本生於别同名者也。”
《漢語大詞典》:大别名
荀子中的逻辑术语。指反映普遍性较低的类的概念。荀子·正名:“鸟兽也者,大别名也。”
《漢語大詞典》:电子计算器(電子計算器)
一种小型电子计算用具。结构简单,一般只能完成算术运算和少量的逻辑操作,并能显示出来。体积小,造价便宜。有台式和便携式两种。
《國語辭典》:传统逻辑(傳統邏輯)  拼音:chuán tǒng luó jí
十九世纪中叶以前的逻辑,以亚里士多德所创的三段论證为主。相对于现代逻辑。也称为「古典逻辑」。
《漢語大詞典》:三段论式(三段論式)
逻辑名词。也叫三段论、三段论法。形式逻辑间接推理的基本形式,由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部分组成,故称。如:“凡金属都能导电”(大前提),“铜是金属”(小前提),“所以铜能导电”(结论)。
《漢語大詞典》:两刀论法(兩刀論法)
即二难推理。逻辑上称假言推理和选言推理联合起来的推理。大前提是两个假言判断,小前提是选言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