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算数(算數)
犹计数。汉书·律历志上:“数者,一、十、百、千、万也,所以算数事物,顺性命之理也。” 清 唐甄 潜书·远谏:“海内死者,非算数之所及矣。”
(1).指算术。三国志·吴志·陆绩传:“ 绩 容貌雄壮,博学多识,星历算数,无不该览。”北史·刁冲传:“阴阳、图纬、算数、天文、风气之书,莫不关综,当世服其精博。” 清 黄宗羲 《泽望黄君圹志》:“﹝ 泽望 ﹞冥搜博览,天官、地誌、金石、算数……杂学,盖无勿与予同者。”
(2).承认有效力。 曹禺 《王昭君》第三幕:“ 姜夫人 ,我问你,是谁的命令算数?听我的,还是听 萧育 的?”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八:“你说话真算数,说要到我家来白相,今天真的就来了。”
(3).表示事情完成,了结。 赵树理 《实干家潘永福》:“所有井里误的工都是我的,井上绞辘轳或者拉滑车的笨工是你的,几时打成几时算数。”
《漢語大詞典》:算学(算學)
(1).数学。新唐书·选举志上:“ 龙朔 二年, 东都 置国子监,明年以书学隶兰臺,算学隶祕阁,律学隶详刑。” 宋 周邦彦 《汴都赋》:“律学以议刑制,算学以穷九九。”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六:“ 宣城 梅瑴成 , 泰州 陈厚耀 ,同直南书房,正定算学诸书。”
(2).算术。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一:“上午三堂功课,英文仍是从头学起,算学还是加减乘除四则,都没有甚么。”
《漢語大詞典》:隶首之学(隸首之學)
指算术,算学。 清 俞樾 《〈显志堂集〉序》:“先生治经,通小学,故不为浮词,尤精隶首之学,能推而行之,清丈之法生焉。”参见“ 隶首 ”。
分類:算术算学
《漢語大詞典》:隶首(隸首)
黄帝 史官,始作算数。亦借指善算数者。 晋 葛洪 抱朴子·道意:“ 隶首 不能计其多少, 离朱 不能察其髣髴。” 清 黄遵宪 《杂感》诗:“ 隶首 不能算,知有几万年。”
《漢語大詞典》:乘除
(1).算术里的乘法和除法。周髀算经卷上“矩出于九九八十一” 汉 赵君卿 注:“推圆方之率,通广长之数,当须乘除以计之;九九者,乘除之原也。”
(2).计算;算计。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乘除一算,以究鬼神之情状。”宋书·律历志下:“匪谓测候不精,遂乃乘除翻谬。”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语资:“若念贫道四句乘除语,则人人为国手矣。”《醒世姻缘传》第二四回:“谁知天老爷他自另有乘除,别有耳目。”
(3).抵消。 唐 韩愈 《三星行》:“名声相乘除,得少失有餘。” 宋 苏轼 《迁居临皋亭》诗:“飢贫相乘除,未见可吊贺。” 明 唐寅 《柱国少傅守溪先生七十寿序》:“福不可虚享也……掩袭而享之,必被乘除,使得此者必失彼。”
(4).比喻人事的消长盛衰。 宋 陆游 《遣兴》诗:“寄语鶯花休入梦,世间万事有乘除。” 元 无名氏 《赚蒯通》第一折:“我从今见盈虚,识乘除。” 清 洪升 《长生殿·疑谶》:“想古来多少乘除,显得个勋名垂宇宙。”
《漢語大詞典》:九九
(1).算术乘法名。以一至九每二数顺序相乘。上古时系由九九自上而下,而至一一,故称“九九乘法”。管子·轻重戊:“ 虙戏 作造六峜以迎阴阳;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汉书·梅福传:“臣闻 齐桓 之时,有以九九见者, 桓公 不逆,欲以致大也。” 杨树达 窥管:“ 敦煌 木简载九九术,起九九八十一讫二二而四。 罗振玉 云:孙子算经乘法载此四十五句,亦起九九而讫一一,末言从九九至一一,总成一千一百五十五,是古法始九九之证。以木简及孙子算经证之,九九盖即乘法。其术始於九九,故称九九之术。”
(2).八十一,九之自乘数。 汉 扬雄 《太玄·首》:“陈其九九,以为数生。”文选·张衡〈东京赋〉:“属车九九,乘轩并轂。” 李善 注引《汉杂事》:“诸侯贰车九乘, 秦 灭九国,兼其车服,故大驾属车八十一乘。”北史·牛弘传:“通天屋高八十一尺,黄钟九九之实也。”
(3).由冬至日起,历八十一日,每九天为“一九”,按次序定名为“一九”、“二九”至“九九”。亦指“九九”中最末一个九天。 唐 薛能 《汉庙祈雨回阳春亭有怀》诗:“九九已从南至尽,芊芊初傍北篱新。”南至即冬至。 清 赵翼 《消寒》诗:“转眼消寒过九九,春光又到艷阳时。”
(4).指九月九日重阳节。又称“重九”。 宋 计有功唐诗纪事·中宗:“ 中宗 九月九日幸临 渭亭 登高…… 薛稷 得历字韵云:‘愿陪九九辰,长奉千千历。’”
(5).指“阳九”、“阴九”之灾。汉书·扬雄传下:“九九大运,与天终始。” 南朝 宋 谢灵运 《顺东西门行》:“閔九九,伤牛山,宿心载违徒昔言。” 黄节 注:“《易九戹》曰:‘初入元百六,阳九;次三百七十四,阴九。’閔九九谓閔阳九阴九之灾也。”
(6). 蒙古 、 满州 赠献之礼,以九数为贵,至少为一九,至多为九九。凡献寿祝年,臣下贡物,多用九九,以取吉祥之义。《清会典·理藩院·贡献》:“ 鄂尔 多斯 六旗, 乌喇特 三旗共进九九。计羊八十一隻,乳酒八十一瓶;餘二十五旗共进三九,计羊二十七隻,乳酒二十七瓶,由院查收,交与礼部。”
(7).泛指极多数。《平山冷燕》第六回:“曲径逶迤,三三不已;穿廊曲折,九九还多。”
(8).一种枪的俗名。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一:“那时候,她正在娘家,枪是亲眼看见过,两棵崭新的九九大盖。”
《漢語大詞典》:廉隅
(1).棱角。周礼·考工记·轮人“欲其幬之廉也” 汉 郑玄 注:“幬,幔轂之革也。革急则裹木廉隅见。” 宋 苏轼 《章钱二君见和复次韵答之》:“醉里冰髭失缨络,梦回布被起廉隅。”
(2).比喻端方不苟的行为、品性。礼记·儒行:“近文章,砥厉廉隅。”汉书·扬雄传上:“不汲汲於富贵,不戚戚於贫贱,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 宋 苏洵 《御将》:“况为将者又不可责以廉隅细谨,顾其才何如耳。”明史·王廷相传:“今廉隅不立,贿赂盛行,先朝犹暮夜之私,而今则白日之攫。”
(3).指朝堂。 宋 王安石 《上蒋侍郎书》:“倐然朝廷走一封之传,升执事於严近,与诸公对掌机政,召和气於天下,则必廉隅之上,体貌之殊絶,廊庙之间,贵贱之不接,某於是时愿拜风采,则无因而至前矣。”
(4).古算术开方法的术语。边为廉,角为隅。
《漢語大詞典》:五位
(1).谓天数五和地数五。前者为奇数,一、三、五、七、九;后者为偶数,二、四、六、八、十。易·繫辞上:“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韩康伯 注:“天地之数各五,五数相配,以合成金、木、水、火、土。” 高亨 注:“天数一、三、五、七、九,五位奇数相加,其和数为二十五。地数二、四、六、八、十,五位偶数相加,其和数为三十。”
(2).指岁、月、日、星、辰。国语·周语下:“王欲合是五位三所而用之。” 韦昭 注:“五位,岁、月、日、星、辰也。”
(3).谓五行。尚书大传卷二:“维五位復建,辟厥沴。” 郑玄 注:“君失五事,则五行相沴,违其位。復立之者,当明其吉凶变异。”汉书·五行志上:“天以一生水,地以二生火,天以三生木,地以四生金,天以五生土。五位皆以五而合。”云笈七籤卷七:“三元既立,五行咸具,以五行为五位,三五和合,谓之八会。”参见“ 五行 ”。
(4).犹言五方。《素问·天元纪大论》:“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医宗金鉴·运气要诀·主运歌》:“五运五行御五位,五气相生顺令行。”注:“五位者,东、南、中、西、北也。”
(5).指五方之神。汉书·扬雄传上:“灵祇既乡,五位时叙。”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五位,五方之神。”《文选·班固〈东都赋〉》:“上帝宴饗,五位时序。” 李善 注:“汉书曰:‘天神之贵者 太一 ,其佐曰五帝。’河图曰:‘ 苍帝 神名 灵威仰 , 赤帝 神名 赤熛怒 , 黄帝 神名 含枢纽 , 白帝 神名 白招拒 , 黑帝 神名 汁光纪 。’”
(6).九五之位,指帝位。 唐 元稹 《郊天日五色祥云赋》:“陛下乘五位而出震,迎五帝以郊天。” 明 张居正 《贺冬至表一》:“立天地人之极,而垂衣五位。”参见“ 九五 ”。
(7).土层较深的优质土壤。
(8).指侯、大夫、卿、公、辟五种等级。后汉书·朱穆传:“天气鬱冒,五位四候连失正气,此互相明也。” 王先谦 集解引 惠栋 曰:“五位,谓侯、大夫、卿、公、辟。”
(9).指 宋 时 童贯 等五人为皇帝分工修建的宫室。《宣和遗事》前集:“ 蔡京 欲以宫室媚上,一日,召内侍 童贯 、 杨戬 、 曹详 、 何訢 、 蓝从熙 ,讽以禁中逼窄之状。五人听命……既有分地,因各出新意,故号‘五位’。五位既成,楼阁相望。”
(10).算术上的第五个数位。即个十百千万之万位。
《漢語大詞典》:五行
(1).水、火、木、金、土。我国古代称构成各种物质的五种元素,古人常以此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书·甘誓:“ 有扈氏 威侮五行,怠弃三正。” 孔颖达 疏:“五行,水、火、金、木、土也。”《孔子家语·五帝》:“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 清 厉鹗 东城杂记·备万斋:“且人也,同得阴阳五行之气以成形也。”
(2).旧时星相家以五行生尅推算命运。因亦用以称命运。 元 郑光祖 《王粲登楼》第一折:“则为我五行差,没乱的难迭办,几能勾青琐点朝班。” 明沈受先《三元记·议亲》:“药无功、神不灵,祸福难明也,须请星士前来问五行。”
(3).五种行为。礼记·乡饮酒义:“贵贱明,隆杀辨,和乐而不流,弟长而无遗,安燕而不乱,此五行者,足以正身安国矣。”
(4).星名。韩非子·饰邪:“此非丰隆,五行、太一、王相、摄提、六神、五括、天河、殷抢、岁星非数年在西也。”
(5).乐舞名。史记·孝文本纪:“舞者,所以明功也。 高庙 酎,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 裴骃 集解引 孟康 曰:“《武德》, 高祖 所作也。《文始》, 舜 舞也。《五行》, 周 舞也。” 章炳麟 《訄书·订文·附正名杂义》:“《文始》《五行》, 唐 后亦闕。”
(6).《五行志》的简称。 唐 刘知几 史通·书志:“若乃《五行》《艺文》, 班 补 子长 之闕。”通志·总序:“臣故削去《五行》而作《灾祥略》。”
(7).五种德行。即五常:仁、义、礼、智、信。荀子·非十二子:“案往旧造説,谓之五行。” 杨倞 注:“五行,五常,仁、义、礼、智、信是也。” 宋 戴埴 鼠璞·驺虞:“ 汉 儒尚符瑞,以龙麟凤龟为四灵,后增騶虞,以配五行。曰龙仁兽,凤礼兽,騶虞义兽,龟麟知与信兽,诬罔可知。”
(8).五种德行。孝的五行:庄、忠、敬、笃、勇。吕氏春秋·孝行:“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篤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五行不遂,灾及乎亲,敢不敬乎。”
(9).五种德行。将的五行:柔、刚、仁、信、勇。《淮南子·兵略训》:“所谓五行者,柔而不可卷也,刚而不可折也,仁而不可犯也,信而不可欺也,勇而不可陵也。”
(10).佛典中指布施行、持戒行、忍辱行、精进行、止观行。见大乘起信论。又指圣行、梵行、天行、婴儿行、病行。见《涅槃经》
《漢語大詞典》:九五
(1).卦爻位名。九,谓阳爻;五,第五爻,指卦象自下而上第五位。易·乾:“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孔颖达 疏:“言九五,阳气盛至於天,故云‘飞龙在天’。此自然之象,犹若圣人有龙德、飞腾而居天位。”后因以“九五”指帝位。晋书·东海王越传:“遂裂冠毁冕,幸百六之会;綰璽扬纛,窥九五之尊。”旧唐书·突厥传上:“ 突厥 所以扫其境内,直入 渭 滨,应是闻我国家初有内难,朕又新登九五,将谓不敢拒之。”《三国演义》第六回:“今天授主公,必有登九五之分。” 孙中山 《治粤谈》:“窥若辈之用心,无非欲登九五,破共和,復行专制而已。”
(2).指帝王。 南朝 梁 沈约 《辩圣论》:“若不登九五之位,则其道不行。”隋书·越王侗传:“且 化及 伪立 秦王 之子,幽遏比於囚拘,其身自称霸相,专擅拟於九五。” 元 无名氏 《连环计》第三折:“若迟三五日呵,太师登了九五之位,那时君臣名分就如天地隔絶,再也不能展其僚寀之欢。”
《漢語大詞典》:粟米
(1).泛指粮食。管子·轻重乙:“故五穀粟米者,民之司命也;黄金刀布者,民之通货也。”孟子·尽心下:“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 宋 曾巩 《唐论》:“行之数岁,粟米之贱,斗至数钱,居者有餘蓄,行者有餘资。”
(2).小米。 唐 杜甫 《忆昔》诗之二:“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廩俱丰实。”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穀二·粟:“粟米,即小米。﹝气味﹞咸,微寒,无毒。”
(3).九章算术之一。古代粮食交易的计算方法。周礼·地官·保氏“六曰九数” 汉 郑玄 注:“九数: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商功、均输、方程、赢不足、旁要。” 孙诒让 正义:“粟米,以御交质变易。”
《漢語大詞典》:方田
(1).古九章算术之一。即以边线长短求田地面积的方法。周礼·地官·保氏“六曰九数” 汉 郑玄 注:“九数,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商功、均输、方程、赢不足、旁要。”隋书·律历志上:“所谓率者,有九流焉:一曰方田,以御田畴界域。”
(2).指 宋 初所行之屯田守边制。其田方形,故称。 宋 王禹偁 《故商州团练使翟公墓志铭》:“上方考古道,兴方田,俾封疆之臣,修耕战之备。”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开禧元年:“ 王阮 有文武干略,尝知 濠州 ,请復 曹瑋 方田、 种世衡 射法,日夜守备。”按,玉海卷一七六:“﹝ 端拱 二年﹞内出手詔諭边将曰:‘朕今立法令,缘边作方田,已颁条例,量地里之远近,列置塞栅。此可以限其戎马,而大利我之步兵也。’”
(3).指 宋 王安石 所行之方田法。宋史·王安石传:“﹝ 王安石 ﹞参知政事……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参见“ 方田法 ”。
《漢語大詞典》:方田法
宋 王安石 所行新法之一。以东西南北各千步为一方,根据土质肥瘠分等定税。宋史·食货志上二:“ 神宗 患田赋不均, 熙寧 五年重修定方田法……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九月,县委令、佐分地计量,随陂原平泽而定其地,因赤淤黑壚而辨其色;方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则。”
《漢語大詞典》:积微(積微)
(1).谓从细微处累积。管子·明法解:“姦臣之败其主也,积渐积微,使主迷惑而不自知也。”管子·强国:“积微:月不胜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 杨倞 注:“积微细之事,月不如日。言常须日日留心於庶事,不可怠忽也。” 元 袁桷 《平章政事董某封赠三代制》之二:“信知明道,不可以计功,要在积微,因之而成著。” 胡小石 《读〈高僧传〉感法显事有作》诗:“积微遂成色,运悲缘幻起。”
(2).算术谓积小见大。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算历极数,见路乃明。《九章》积微,故以为术。 淮南 《万毕》,皆其类也。” 周振甫 注:“积微,算术积小见大。”
《漢語大詞典》:积数(積數)
(1).累计的数目或数量。汉书·天文志:“凡天文在图籍昭昭可知者,经星常宿中外官凡百一十八名,积数七百八十三星,皆有州国官宫物类之象。”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是盐一斤,官糶得钱名为三十,其实斤多得二十八,少得二十六文,折长补短,每斤收钱不过二十六七,百姓折长补短,每斤用钱三十四,则是公私之閒每斤常失七八文也。下不及百姓,上不归官家,积数至多,不可遽筭。” 宋 徐铉 《筠州刺史林廷皓责授制》:“侵渔公帑,积数且多,干犯詔条,为罪不一。”
(2).指算术上二数相乘的得数。
《漢語大詞典》:历算(歷算)
犹历法。旧唐书·李淳风传:“ 淳风 幼俊爽,博涉羣书,尤明天文、历算、阴阳之学。” 宋 程大昌 考古编·正朔六:“又远而开辟,其天行历算,皆可覆其疎密。”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术伎録》:‘一天文,二讖纬,三历算,四五行。’”
(1).周密考虑。 唐 杜牧 《守论》:“而执事大人,曾不歷算周思,以为宿谋,方且嵬岸抑扬,自以为广大繁昌莫己若也。”
(2).历法和算术。 清 王锡阐 晓庵新法·自序:“ 万歷 年间,西人 利 氏来归,颇工歷算。”
《漢語大詞典》:算术(算術)
数学的一个分科。论数的性质、关系及其计算方法。一般中小学所学的算术,只研究其中的记数法、自然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以及关于数的性质的基础知识。三国志·蜀志·李譔传:“﹝ 譔 ﹞五经、诸子,无不该览,加博好技艺,算术、卜数、医药、弓弩、机械之巧,皆致思焉。”北齐书·方伎传·信都芳:“ 信都芳 , 河间 人。少明算术,为州里所称。”元史·世祖纪四:“令 蒙古 官子弟好学者,兼习算术。”
《漢語大詞典》:方程
(1).九章算术之一。后汉书·马严传“善九章筭术” 唐 李贤 注:“ 刘徽 九章筭术《方田》第一,《粟米》第二,《差分》第三,《少广》第四,《商功》第五,《均输》第六,《盈不足》第七,《方程》第八,《句股》第九。”九章算术·方程 白尚恕 注释:“‘方’即方形,‘程’即表达相课的意思,或者是表达式。於某一问题中,如有含若干个相关的数据,将这些相关的数据并肩排列成方形,则称为‘方程’。所谓‘方程’即现今的增广矩阵。”
(2).今指方程式,即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如:x-2=5,x+8=y-3。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称为方程的“解”或“根”。求方程的解的过程称为“解方程”。
《漢語大詞典》:商功
(1).古代九章算术之一,即测量体积,计算工程用工的方法。周礼·地官·保氏“六曰九数” 汉 郑玄 注:“九数: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商功、均输、方程、赢不足、旁要。” 贾公彦 疏:“九数者方田已下皆依九章筭术而言。” 严复 《救亡决论》:“其中相地设险,遮扼钩联,又必非不知地不知商功者所得与也。”
(2).泛指计算。汉书·食货志上:“ 寿昌 习於商功分銖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