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理则(理則)
(1).即逻辑。 孙中山 《建国方略·以作文为证》:“然则逻辑究为何物?当译以何名而后妥……吾以为当译之为‘理则’者也。” 孙中山 《建国方略·以作文为证》:“学者之对于理则之学,则大都如 陶渊明 之读书,不求甚解而已。”
(2).原理法则。 郭沫若 《十批判书·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尽管是怎样的个人主义者,一个人不能完全脱离国家社会而生存,故论到国家社会的理则时,便很容易流露其个人主义的本色。”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一章第三节:“ 庄子 认为……﹝道体﹞生出天地,生出帝王,生出一切的理则,连神、鬼都是从它生出来的。”
《漢語大詞典》:论理(論理)
(1).议论道理。史记·李斯列传:“諫説论理之臣閒於侧,则流漫之志詘矣。” 宋 范仲淹 《赋林衡鉴序》:“商榷指义者,谓之论理。” 明 陆垹 《篑斋杂著·太极存疑》:“先儒 朱子 ,反覆辨解,虽其所以论理者则是,然恐非太极本旨。”
(2).争论是非。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一:“依 顾顺 要同他论理,问他为什么不培植自己的树?”《花城》1981年第2期(增刊):“ 丹丹 不肯罢休,去夺桐籽灯,再要论理。”
(3).按照道理。红楼梦第七回:“论理,我该亲自来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四回:“前几天 江都县 出了缺,论理就应该即刻委人。”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四:“你们两个人‘合作’,论理应该比独个儿写要好得多。”
(4).理论。 郭沫若 《文艺论集·论中德文化书》:“这种矛盾的论理,非我辈所能信服,亦非我辈所能实行。” 王西彦 《古屋》第一部四:“‘好高超的论理!’我在心里叫着。”
(5).逻辑。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四节:“一曰论理,logic思想之缺乏也。凡在学界,有学必有问,有思必有辩。论理者,讲学家之剑胄也。故 印度 有因明之教。” 廖仲恺 《各派社会主义与中国序》:“由理论上说来,各有颠扑不磨的精义,始终一贯的论理,甲论乙驳,所谓牛头不对马嘴,自然不成说话。”
伦理道德。论,通“ 伦 ”。 唐 薛用弱 集异记·沈聿:“二吏曰:‘郎建牛坊,平夷十古塚,大破论理,候郎对辩。’” 梁启超 《南海康先生传》第七章:“先生之哲学,博爱派哲学也;先生之论理,以‘仁’字为唯一之宗旨。”
《漢語大詞典》:连珠(連珠)
(1).连成串的珠子。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 唐 杜甫 《江边星月》诗之一:“映物连珠断,缘空一镜升。”
(2).比喻接连不断。 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我为甚连珠儿热酒,教他饮了三巡。”《洪秀全演义》第四八回:“数万枪声,连珠发响。”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八章第五节:“总理衙门接到连珠式的要求,当然严饬 毓贤 镇压义和团。”
(3).文体名。起于 汉 代, 班固 、 贾逵 皆有作。其体不指说事情,借譬喻委婉表达其意,文辞华丽,历历如贯珠,故名。后人加以扩充,有演连珠、拟连珠、畅连珠、广连珠等称。参阅文选·连珠题注、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
(4).逻辑名词。“三段论”的旧译。
(5).山丹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二·山丹
《漢語大詞典》:小名
(1).一般的名号,与褒美的名号“大名”相对而言。逸周书·谥法:“大行受大名,小行受小名。”
(2).小名声。魏书·张普惠传:“今宰辅专欲好小名,不图安危大计,此微臣所以寒心者也。” 唐 李德裕 《授元晦谏议大夫制》:“弗沽小名,以枉大节。”
(3).古代逻辑用语,与“大名”相对而言,犹今之种概念,与属概念相对而言。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以小名代大名例:“三秋即三岁也。岁有四时而独言秋,是举小名以代大名也。”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以大名冠小名例:“如礼记言‘鱼鮪’,鱼其大名,鮪其小名也。”
(4).乳名,幼时起的非正式的名字。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五:“ 唐叔偕 女,小名 父喻 ,容色俱美。”魏书·崔浩传:“ 浩 小名 桃简 , 颐 小名 周儿 。”《西游记》第九七回:“这等大年纪,还叫我的小名儿!” 巴金 《家》二:“ 琴 是小名,她的姓名是 张蕴华 。”
《漢語大詞典》:矛盾
(1).见“ 矛楯 ”。
(2).特指以文词相辩难。 南朝 梁 何逊 《西州直示同员》诗:“矛盾交为论,光璧带成珍。”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争解元:“会郡中有宴, 乐天 讽二子(指 张祜 、 徐凝 )矛盾。”按,同书卷十二有“矛盾”一目,所记皆当时文士以诗句互相指责非难之事。
(3).犹屏障。宋书·萧景传:“羣 蛮 悉渡 汉水 来降。议者以 蛮 累为边患,可因此除之。 景 曰:‘穷来归我,诛之不祥。且 魏 人来侵,每为矛盾,若悉诛 蛮 ,则 魏 军无碍,非长策也。’”
(4).违抗。 明王錂《春芜记·忤奸》:“想着我宠冠臣邻,我屈指朝中半从顺,怪伊行敢相矛盾。”
(5).哲学名词。在唯物辩证法中,即对立统一,指事物内部各个对立面之间的互相依赖而又互相排斥的关系。
(6).逻辑名词。形式逻辑中指两个概念互相排斥或两个判断不能同时是真也不能同时是假的关系。
《漢語大詞典》:矛楯
亦作“ 矛盾 ”。 韩非子·难一:“ 楚 人有鬻楯与矛者,誉之曰:‘吾楯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后以“矛楯(盾)”连举比喻言语或行为相互抵触,互不相容。魏书·李业兴传:“ 异 曰:‘圆方之説,经典无文,何怪於方?’ 业兴 曰:‘圆方之言,出处甚明,卿自不见。见卿録 梁 主《孝经义》亦云上圆下方,卿言岂非自相矛楯?’” 唐 刘知几 史通·浮词:“今之记事也则不然,或隔卷异篇,遽相矛盾;或连行接句,顿成乖角。”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曹唐:“各以所长,相轻所短,矛楯之极,则是非锋起。”
《漢語大詞典》:直觉(直覺)
(1).直观,未经逻辑推理。 鲁迅 《花边文学·算账》:“但我直觉的感到,这恐怕是折了本,比用庚子赔款来养成几位有限的学者,亏累得多了。” 老舍 《四世同堂》第二部四一:“他们直觉的感到,这两家子不仅是邻居,而也必是侦探。”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七:“这是我的直觉。我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2).直接感到。 茅盾 《昙》二:“女性特有的敏感,使她直觉到 兰女士 和 何若华 中间似乎已经有一些事瞒着她在进行。” 沙汀 《淘金记》五:“现在,既然双方直觉到了一种新的利害冲突,情形自然就更坏了。”
《漢語大詞典》:说知(説知)
(1).亦作“ 说智 ”。古代墨家的认识论术语。指由逻辑推理得来的知识。语出墨子·经说上:“知,传受之,闻也。方不障,説也。身观焉,亲也。”墨子·经说下:“夫名以所明正所不智,不以所不智疑所明。若以尺度所不智长。外,亲智也;室中,説智也。” 秦牧 《艺海拾贝·鲜荔枝和干荔枝》:“而古代的墨家把知识来源分为三类,这就是‘亲知’、‘闻知’和‘说知’……‘说知’是由前两者推理而获得的知识。”
(2).谓说给人听,使其知道。《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 张老 只得忍气吞声回来,与女儿説知。” 元 郑光祖 《王粲登楼》第一折:“今日早朝下来,已与 曹子建 学士説知向上之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我得了此信,也甚欢喜,就带了这封信,去到关上,给 继之 説知。”
《漢語大詞典》:别名
(1).正名以外的名字;异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三:“ 增山 者, 上郡 之别名也。” 唐 刘知几 史通·六家:“《乘》《纪年》《檮杌》,其皆春秋之别名者乎?”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卢鸿之名下无一字》:“ 阎潜邱 笺注引歷代名画记: 卢鸿 ,一名 浩然 。则 卢 实祗名 鸿 ,且 鸿 又有别名。” 瞿秋白 《论文学革命及语言文字问题·学阀万岁》:“一种是大减价的自由主义,别名叫做浅薄的人道主义。”
(2).荀子中的逻辑术语。 荀况 把概念的基本属种关系相对地分为“共名”和“别名”两级。“共名”相当于属概念,“别名”相当于种概念。
《漢語大詞典》:大故
(1).重大的事故。多指对国家、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祸患,如灾害、兵寇、国丧等。周礼·地官·小司徒:“凡国之大事,致民;大故,致餘子。” 郑玄 注:“大故,谓灾寇也。”汉书·匈奴传下:“自 黄龙 、 竟寧 时,单于朝中国輒有大故。” 颜师古 注:“大故,谓国之大丧。” 宋 欧阳修 《与富文忠公书》:“朝廷新有大故,时事多艰。” 明 张居正 《杂著》:“虽歷命二百有餘,累经大故,而海内人心宴然不摇,斯用威之效也。”
(2).指父母丧。孟子·滕文公上:“今也不幸至於大故,吾欲使子问於 孟子 ,然后行事。” 赵岐 注:“谓大丧也。”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便是为人子女,不幸遇着大故,立刻穿上一身孝,难道释服后便算完了事了不成?” 汪敬熙 《一个勤学的学生》:“他忽然长叹一声,把脸沉下,仿佛象遭了大故一样,又把头垂着。”
(3).泛指死亡。《楚辞·九章·怀沙》:“舒忧娱哀兮,限之以大故。” 王逸 注:“大故,死亡也。” 唐 韩愈 《祭故陕府李司马文》:“如何不常,以至大故,呜呼哀哉!”
(4).指严重的过失或罪恶。论语·微子:“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大故,谓恶逆之事。”汉书·杜延年传:“ 延年 愚,以为丞相久故,及先帝用事,非有大故,不可弃也。”旧唐书·赵憬传:“臣谓宜须採听时论,以所举多者先用,必非大故,皆不弃之。”
(5).犹言特别。朱子语类卷九:“除是大故聪明,见得不是便翻了。” 元 张国宾《衣锦还乡》第一折:“ 薛仁贵 箭发无偏曲,手段不寻俗; 张士贵 拽硬射规却不大故。” 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这个老丈丈为甚遭诛戮?这个穿红袍的大故心毒!”参见“ 大古 ”。
(6).犹言大约,大概。朱子语类卷六一:“如此説时,好名大故未是好事在。”朱子语类卷一三三:“ 蜀 人大故强悍易反, 成都 尝有一通判要反。”参见“ 大古 ”。
(7).墨经中的逻辑术语,与“小故”相对。即充足而必要条件。墨子·经说上:“大故,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
(8).重要的原因。 唐 柳宗元 《与许京兆孟容书》:“ 宗元 於众党人中,罪状最甚。神理降罚,又不能即死。犹对人言语,求食自活,迷不知耻,日復一日。然亦有大故……恐一日填委沟壑,旷坠先绪,以是怛然痛恨,心肠沸热。”
《漢語大詞典》:大古
(1).特别。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四折:“我从小里文章不大古,年老也还有甚词赋?”
(2).犹大概,大约。 元 白朴 《梧桐雨》第三折:“更问甚陛下,大古是知重俺帝王家。” 元 李致远 《还牢末》第三折:“你大古是送千里寒衣女 孟姜 ,可教我忙也那不忙,穿不的你那好衣裳。”
(3).总之。 元 郑廷玉《金凤钗》第三折:“大古是家富小儿娇,我则愁腌日月没柴没米怎生熬。” 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一折:“可知大古是人伴贤良智转高。”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诘病》:“大古是烟花惹事,鶯燕成招,云月知情。”
太古。仪礼·士冠礼:“始冠緇布之冠也,大古冠布,齐则緇之。” 郑玄 注:“大古,指 唐 虞 以上。”荀子·非十二子:“羣天下之英杰而告之以大古,教之以至顺。” 唐 李白 《明堂赋》:“观夫明堂之宏壮也,则突兀曈曨,乍明乍蒙,若大古元气之结空。”
《漢語大詞典》:辨说(辨説)
(1).辨析论述。礼记·仲尼燕居:“辨説得其党。” 孔颖达 疏:“谓分辨论説《乐》之等,各得其党类,不乖事之义理。”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执事所以教,反復数百言,皆以未悉鄙人‘格物’之説,若鄙説一明,则此数百言,皆可以不待辨説而释然无滞。”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 阳明 登坛讲学,反覆辨説‘良知’二字。”
(2).论辩。辨,通“ 辩 ”。《商君书·农战》:“今境内之民及处官爵者,见朝廷之可以巧言辨説取官爵也,故官爵不可得而常也。” 宋 曾巩 《亡兄墓志铭》:“有智策,能辨説,其贯穿反復,人莫有能屈之者。”
(3).辩解,分辩。辨,通“ 辩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少卿一时心慌,不及问他从何而来,且自辨説道:‘我非忘卿,只因归到家中,叔父先已别聘,强我成婚,我力辞不得。所以蹉跎至今,不能来你那里。’”
(4). 中国 古代逻辑名词。指推理和论证。荀子·正名:“辨説也者,不异实名以喻动静之道也。”
《漢語大詞典》:小故
(1).墨经中的逻辑术语,即必要条件之一。同“ 大故 ”相对。墨子·经说上:“小故,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
(2).小变故;小缘故。 汉 贾谊 新书·铸钱:“凡治不得,应天地。星辰有动,非小故也。”三国志·吴志·孙皎传:“尝以小故与 甘寧 忿争。”
(3).小过失。宋史·范仲淹传:“ 仲淹 曰:‘太后受遗先帝,调护陛下者十餘年,宜掩其小故,以全后德。’”
《漢語大詞典》:病句
在语法或逻辑上有毛病的句子。如:这些病句是从你的作文里找出来的,要注意改正。
《漢語大詞典》:诡辩(詭辯)
(1).亦作“ 诡辨 ”。貌似正确而实际上却是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议论。史记·五宗世家:“ 彭祖 为人巧佞卑諂,足恭而心刻深。好法律,持诡辩以中人。” 司马贞 索隐:“谓诡誑之辩,以中伤於人。”新唐书·儒学传下·啖助:“徒令后生穿凿诡辨,詬前人,捨成説,而自为纷纷, 助 所阶已。” 巴金 《除恶务尽》:“喧嚣一时的所谓‘文艺黑线专政’论,以及由此而来的种种奇谈谬论,从头到尾,都是 林彪 、‘四人帮’一伙的谎言和诡辩。”
(2).逻辑名词。外表上、形式上像是运用正确的推理手段,实际上却是采取混淆概念、偷换论题或虚构论据等手法,作出颠倒黑白、似是而非的推论。
《漢語大詞典》:宗因
佛教因明学说中的第一和第二支。借指佛学逻辑。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上》:“簷外垂青豆,经中发白蕖,纵辩宗因袞袞,忘言理事如如。”
《漢語大詞典》:主词(主詞)
(1).逻辑名词。或称“主项”。一个命题的三个部分之一,表示判断的对象。如“太阳是恒星”这个命题中的“太阳”是主词。
(2).语法名词。见“ 主语 ”。
《漢語大詞典》:主语(主語)
语法名词。谓语陈述的对象。在汉语中,主语一般在谓语之前,表示谓语说的是“谁”或者“什么”。一般的句子都包括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主语部分里的主要的词是主语。有些语法书称主语部分为主语,称主语为主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