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动火(動火)  拼音:dòng huǒ
1.比喻发怒。如:「他脾气不好,容易动火。」
2.使人产生兴趣或欲念,即动心。《初刻拍案惊奇》卷二:「见了这个乾净精致所在,不知一个好歹,心下到有几分喜欢。那汪锡见他无有慌意,反添喜状,便觉动火。」
《漢語大詞典》:攘贪(攘貪)
排除贪欲。 唐 卢肇 《宜州新兴寺碑》:“但学者不能窒慾攘贪,遗名去利,弗捨有漏而思住无为耳。”
分類:排除贪欲
《国语辞典》:欲堑(欲堑)  拼音:yù qiàn
人之欲望有如地堑鸿沟。比喻贪欲之难以跨越。如:「如此欲堑要是不能跨越,终将沉沦。」
《漢語大詞典》:豕喙
(1).猪嘴长而突。相术认为人的口形像猪嘴是贪欲之相。国语·晋语八:“ 叔鱼 生,其母视之,曰:‘是虎目而豕喙,鳶肩而牛腹,谿壑可盈,是不可饜也。’” 韦昭 注:“豕喙,长而鋭。”
(2).古代传说中海外三十六国之一。《淮南子·墬形训》:“﹝凡海外三十六国﹞自西南至东南方…… 豕喙 民, 凿齿 民, 三头 民, 脩臂 民。” 高诱 注:“ 豕喙 民,其喙如豕。”
《國語辭典》:欲壑难填(欲壑難填)  拼音:yù huò nán tián
形容人的欲望有如深谷,永难满足。
《國語辭典》:欲壑难填(慾壑難填)  拼音:yù huò nán tián
形容贪欲如同深谷一样,永远难以满足。如:「人心若贪念不止,要知欲壑难填,将永陷痛苦深渊之中。」
《漢語大詞典》:狧狧
贪欲貌。
分類:贪欲
《国语辞典》:纵情遂欲(纵情遂欲)  拼音:zòng qíng suì yù
放纵情意,贪欲无度。汉。荀悦《前汉纪。卷一六。孝昭皇帝纪一六》:「亲用谗邪,放逐忠贤,纵情遂欲,不顾礼度。」也作「纵情恣欲」。
《国语辞典》:纵情恣欲(纵情恣欲)  拼音:zòng qíng zì yù
放纵情意,贪欲无度。《抱朴子。内篇。微旨》:「若欲纵情恣欲,不能节宣,则伐年命。」也作「纵情遂欲」。
《国语辞典》:溪壑无厌(溪壑无厌)  拼音:xī huò wú yàn
比喻人心的贪欲很大,难以满足。《南齐书。卷四七。谢朓传》:「自尔升擢,超越伦伍。而溪壑无厌,著于触事。」宋。邵伯温《河南邵氏闻见前录》卷九:「富弼不能止夷狄溪壑无厌之求。念陛下止一女,若虏乞和亲,弼亦忍弃之乎?』」
《漢語大詞典》:恶幛(惡幛)
亦作“ 恶障 ”。 犹魔障。原为佛教语,指人世间的贪欲、杀害等罪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纤:“ 谢 不受粟,故索金。女叹曰:‘此皆妾身之恶幛也!’遂以其情告 三郎 。”《老残游记》第十一回:“将来 申先生 庶几不至於搅到这两重恶障里去。就是 璵姑 ,道根尚浅,也该留心的为是。”
《漢語大詞典》:极情纵欲(極情縱欲)
竭力满足自己的情感和贪欲而不加节制。 清 方苞 《又书礼书序后》:“至 秦 有天下,遂杂采六国之仪,而尽废三代之礼,盖将极情纵欲,凡势力之所能逞则恣焉。”
《漢語大詞典》:失欲
淫佚贪欲。谓放荡于声色游乐。汉书·杜钦传:“﹝礼﹞废而不由,则女德不厌;女德不厌,则寿命不究於高年。云‘或四三年’,言失欲之生害也。” 颜师古 注:“周书·亡逸篇曰:‘惟湛乐之从,罔或克寿,或十年,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四三年。’谓逸欲过度则损寿也。‘失’读曰‘佚’。‘佚’与‘逸’同。”
《漢語大詞典》:利欲熏心
贪欲迷住心窍。 宋 黄庭坚 《赠别李次翁》诗:“利欲熏心,随人翕张。”镜花缘第一百回:“钱为世人养命之源,乃人人所爱之物;故凡进此阵内,为其蛊惑,若稍操持不定,利欲熏心,无不心荡神迷,因而失据。” 老舍 《四世同堂》五二:“﹝ 牛教授 ﹞绝对不象个利欲熏心的人。”
外贪欲
【佛学大辞典】
(术语)见他男女等而起之贪欲也。止观八上曰:「外贪欲起以不净助,内贪欲起以背舍助。」
贪欲
【佛学大辞典】
(术语)引取顺情之尘境而无厌,谓之贪欲,即贪爱世间之色欲财宝等而无厌也。法界次第上之上曰:「引取心无厌足为贪欲。」法华经譬喻品曰:「诸苦所因,贪欲为本,若灭贪欲,无所依止。」
【佛学常见辞汇】
贪爱五欲。
【三藏法数】
贪欲者,谓于顺情之境,贪著乐欲,心无厌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