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病假  拼音:bìng jià
因病请的假。唐。白居易 病假中庞少君携鱼酒相过诗:「宦情牢落年将暮,病假联绵日渐深。」
分類:请假
《漢語大詞典》:奏假
举奏升堂之乐。《诗·商颂·那》:“ 汤 孙奏假,绥我思成。” 郑玄 笺:“假,升…… 汤 孙 大甲 又奏升堂之乐弦歌之。”一说,假为“徦”之假借;徦,至也。“奏假”乃祭者致神之谓。见 马瑞辰 通释。
向皇帝请假。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来子仪:“欲因閒荐之於上,特奏假,上问以为何? 洪道 奏上以访 子仪 。”原注:“大臣出门访亲旧必奏。”
《國語辭典》:感冒  拼音:gǎn mào
1.感染风寒。《西湖二集》卷一二:「有的说是感冒了风寒,入于腠理,一时不能驱遣。」《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二:「那老妈又是高年,船上早晚感冒些风露,一病不起。」
2.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的气管发炎、咳嗽、鼻塞、发烧等症状。可经由空气中的飞沫传染。
3.对人感到厌烦。如:「他一天到晚搬弄是非,大家都对他很感冒。」
《漢語大詞典》:感风簿(感風簿)
宋 代太学诸生请假外宿的登记簿。例以“感风”为名,故称。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十:“ 沈存中 云:‘馆阁每夜轮校官一人直宿,如有故不宿,则虚其夜,谓之豁宿……名下书肠肚不安,免宿。’故馆阁宿歷,相传谓之‘害肚歷’。余为太学诸生请假出宿,前廊置一簿,书云‘感风’,则‘害肚歷’,可对‘感风簿’。”
《漢語大詞典》:取急
古代谓在职官员以赶办私事而请假。 晋 陆机 《思归赋》序:“余以 元康 六年冬取急归。”北史·杨愔传:“ 愔 闻之悲惧,因哀感发疾,后取急就 雁门 温汤疗疾。”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元年:“上欲以 鄱阳王 范 为元帅; 朱异 取急在外,闻之,遽入。”
《國語辭典》:补假(補假)  拼音:bǔ jià
1.应放假而未放,或两个假期重叠,于日后再补放,称为「补假」。如:「今年国庆日,恰逢星期日,所以星期一补假一天。」
2.因特殊情况不能事先请假,于事后再补办请假手续。
《国语辞典》:补班(补班)  拼音:bǔ bān
员工请假后,另行补足所缺工时或工作任务。如:「今天下午我得补班,不能早走。」
《國語辭典》:旷工(曠工)  拼音:kuàng gōng
1.不请假而缺勤。如:「在机关团体中,必须按规定请假,不可旷工。」
2.荒废工作。如:「他做事认真,从不旷工。」
《國語辭典》:销假(銷假)  拼音:xiāo jià
请假期满或中途注销假期,恢复上班、上学。
《國語辭典》:续假(續假)  拼音:xù jià
延续假期。如:「特准续假三日。」
《国语辞典》:逃课(逃课)  拼音:táo kè
学生未办理请假手续,而不去上课。如:「学生如果逃课次数太多,是会被退学的。」
《漢語大詞典》:假条(假條)
写明给假或请假的理由和期限的纸条子。《人民日报》1982.8.8:“医院给她开了假条,她往口袋里一塞,又上班了。”
《國語辭典》:旷课(曠課)  拼音:kuàng kè
学生没有请假而缺课。如:「上课是学生的本分,我从不旷课。」
《国语辞典》:准假  拼音:zhǔn jià
准许请假。如:「准假外出」。
分类:准许请假
《国语辞典》:告谎假(告谎假)  拼音:gào huǎng jià
以编造的假事实、假理由请假。《官话指南。卷三。使令通话》:「『小的要告几天假,回家瞧我母亲的病去。』『真是你母亲病了么?不是告谎假呀!』」
《国语辞典》:免帖  拼音:miǎn tiě
请假单,免去当差的官文书。比喻免除一切相关事务。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三折:「张鼎,与你十个免帖,放你十日休假,假满之后,再来办事。」元。陈以仁《存孝打虎》第四折:「好探子也!与你两只羊,两瓶酒,十个免帖,回本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