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西乐(西樂)  拼音:xī yuè
泛称来自欧美的音乐。
《国语辞典》:文昌星  拼音:wén chāng xīng
星官名,由六颗星组成,在紫微垣中,在西方属大熊座。
《漢語大詞典》:乞胡
汉 魏 时对胡僧的蔑称。胡,古代泛称西方和北方各少数民族。 三国 魏 嵇康 《宅无吉凶摄生论》:“多食不消含黄丸,而筮祝谴祟或从乞胡求福者,凡人皆所笑之。”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四章第三节:“胡僧在 汉 魏 时守戒律而被轻视为乞胡。”
《漢語大詞典》:寒穴
指传说中西方极远处荒寒穴居的地方。《海内十洲记·序》:“北极勾陈而并华盖,南翔 太丹 而栖 大夏 ,东之 通阳 之霞,西薄 寒穴 之野。” 南朝 宋 谢灵运 《武帝诔》:“髽首冠弁, 穿胸 敛服, 寒穴 欣日,巢栖翫屋。”云笈七籤卷二二:“西方去中国六万里外,名 俱耶尼 之外,极 皓素 之垄、 寒穴 之野,则 尼维罗緑那之国 ,一名 云胡月支国 。”
《漢語大詞典》:白琥
雕成虎形的白玉。古代祭祀西方时用之。《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白琥礼西方。” 郑玄 注:“琥猛象秋严。” 贾公彦 疏:“云‘琥猛象秋严’者,谓以玉为琥形,猛属西方,是象秋严也。” 宋 苏轼 《龙尾砚歌》:“黄琮白琥天不惜,顾念贪夫死怀璧。”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二·玉:“古礼:玄珪苍璧,黄琮赤璋,白琥玄璜,以象天地四时而立名。”
《漢語大詞典》:西奎
西方的奎宿。二十八宿中白虎七宿的第一宿。有星十六颗,即仙女座九星和双鱼座七星。 元 马祖常 《试院杂题》诗:“奏牘三千方朔健,天章烂熳象西奎。” 明 廖道南 《大祀圆丘赋》:“南箕北斗而魄宝华,西奎东壁而瑶枢丽。”
《國語辭典》:林离(林離)  拼音:lín lí
1.淋漓。汉。司马相如〈大人赋〉:「滂濞泱轧,丽以林离。」
2.古代西夷地区的音乐。
《國語辭典》:西哲  拼音:xī zhé
泛称欧美西方国家的哲学家。
《漢語大詞典》:西皞
亦作“ 西皓 ”。 古帝名,即 少皞 。亦指西方或西方之神。 南朝 梁 沈约 《梁明堂登歌·白帝》:“神在秋方,帝居西皓,允兹金德,裁成万宝。” 唐 刘禹锡 《监祠夕月坛书事》诗:“ 西皞 司分昼夜平, 羲 和 亭午太阴生。”参见“ 少皞 ”。
《漢語大詞典》:少皞
亦作“ 少昊 ”。 传说中古代 东夷 集团首领,名 挚 (一作 质 ),号 金天氏 。 东夷 集团曾以鸟为图腾,相传 少皞 曾以鸟名为官名。传说 少皞 死后为西方之神。左传·昭公十七年:“ 郯子 曰:‘我高祖 少皞 挚 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於鸟,为鸟师而鸟名。’” 杜预 注:“ 少皞 , 金天氏 , 黄帝 之子, 己 姓之祖也。”吕氏春秋·孟秋:“孟秋之月,日在翼,昏斗中,旦毕中,其日庚辛,其帝 少皞 。” 高诱 注:“庚辛,金日也。 少皞 ……以金德王天下,号为 金天氏 ,死配金,为西方金德之帝,为金神。” 唐 杜甫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羲和 鞭白日, 少昊 行清秋。” 明 何景明 《九咏》:“肆改辙兮西逝,遵 少皞 兮故域。”
《国语辞典》:天玑(天玑)  拼音:tiān jī
星名。北斗七星的第三颗,在西方为大熊座γ星。清。游艺《天经或问前集。卷三。经星名位》:「北斗七星在太微北,七政之枢机,阴阳之元本也。……其第一星曰天枢,为天;二曰天璇,为地;三曰天玑,为日;四曰天权,为时;五曰玉衡,为音;六曰开阳,为律;七曰瑶光,为星。」也作「天机」。
《国语辞典》:西潮  拼音:xī cháo
1.来自西方思想的潮流。如:「五四运动深受西潮影响,强调民主、科学的精神。」
2.书名。民国蒋梦麟著,三十四章。为散文体的杂记。内容记叙清末西风东渐的原委与得失,剖析东西文化的差异,颇多发人省思之处。原以英文写成,至民国四十六年修订始有中译本问世。
《漢語大詞典》:三大士
佛教称西方极乐世界 观音菩萨 、 文殊菩萨 、 普贤菩萨 为三大士。 明 沈德符 野获编·释道·京师敕建寺:“其后垒石为三山,以奉西方三大士,盖像 普陀 、 清凉 、 峨眉 ,凡佔地四顷有奇。”
《漢語大詞典》:百戎
古代对西方各少数民族的总称。南齐书·高帝纪下:“爰及黎献,至于百戎。”
《漢語大詞典》:庚虎
即白虎。指二十八宿中位于西方的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因庚在五方中属西方,故白虎又称“庚虎”。 唐 吕岩 《七言》诗:“庚虎循环餐絳雪,甲龙夭乔迸灵泉。”
《漢語大詞典》:参虎(參虎)
即参星。为西方白虎七宿之一,故称。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与太尉王僧辩书》:“昔自天狼炳曜,非无战阵之风;参虎扬芒,便有干戈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