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伯益  拼音:bó yì
1.人名。虞舜的臣子,为东夷部落的首领。相传助禹治水有功,禹要让位给伯益,益避居箕山之北。汉。张衡〈西京赋〉:「伯益不能名,隶首不能纪。」也作「伯翳」、「柏翳」。
2.乐曲名。晋傅玄制。《晋书。卷二三。乐志下》:「改黄爵行为伯益。」
《漢語大詞典》:少皞
亦作“ 少昊 ”。 传说中古代 东夷 集团首领,名 挚 (一作 质 ),号 金天氏 。 东夷 集团曾以鸟为图腾,相传 少皞 曾以鸟名为官名。传说 少皞 死后为西方之神。左传·昭公十七年:“ 郯子 曰:‘我高祖 少皞 挚 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於鸟,为鸟师而鸟名。’” 杜预 注:“ 少皞 , 金天氏 , 黄帝 之子, 己 姓之祖也。”吕氏春秋·孟秋:“孟秋之月,日在翼,昏斗中,旦毕中,其日庚辛,其帝 少皞 。” 高诱 注:“庚辛,金日也。 少皞 ……以金德王天下,号为 金天氏 ,死配金,为西方金德之帝,为金神。” 唐 杜甫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羲和 鞭白日, 少昊 行清秋。” 明 何景明 《九咏》:“肆改辙兮西逝,遵 少皞 兮故域。”
《漢語大詞典》:玄夷
(1).我国古代东夷九种之一。后汉书·东夷传:“夷有九种,曰: 畎夷 , 于夷 , 方夷 , 黄夷 , 白夷 , 赤夷 , 玄夷 , 风夷 , 阳夷 。”
(2).指东夷的君长。 唐 宋之问 《谒禹庙》诗:“ 玄夷 届瑶席,玉女侍清都。” 明 刘基 《会稽》诗:“ 玄夷 此日归何处,玉简他年岂再逢。”
(3).谓与道同而无形。 晋 郗超 《奉法要》:“虽復福踰山河,贵极三界,倚伏旋还,终坠罪苦,岂获寧神大造,泊然玄夷哉!”
《漢語大詞典》:夷羿
(1).指 后羿 。 夏 代 有穷 之君,名 羿 ,因居 东夷 ,故称。 太康 无道, 夏 衰, 羿 因 夏 民以代 夏 政。后因溺于田猎,不修民事,为 寒浞 所杀。事见《左传·襄公四年》。 南朝 陈 徐陵 《司空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自茫茫 禹 迹,赫赫 宗周 ,家灭 驪戎 ,国亡 夷羿 。”
(2).相传 羿 为 尧 时善射者。 尧 时十日并出,猛兽为害, 羿 受 尧 命,上射十日,下射封豨长蛇,为民除害。事见《淮南子·本经训》。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 康回 倾地, 夷羿 彃日,木夫九首,土伯三目:譎怪之谈也。”
《漢語大詞典》:徐戎
(1).古族名。东夷之一。 夏 至 周 分布于今 淮河 中下游。 周 初建立 徐国 ,在东夷中最称强大,曾数次联合 淮 夷等抗 周 。 春秋 时曾为 楚 所败, 周敬王 八年(公元前512年)为 吴国 所并。书·费誓:“徂兹 淮 夷, 徐 戎并兴。” 孔 传:“今往征此 淮浦 之夷, 徐州 之戎并起为寇。”
(2).泛指异族。 宋 岳珂 桯史·献陵疏文:“万乘墨縗,将御 徐 戎之难;六军縞素,咸声 义帝 之寃。”此指 金 人。
《漢語大詞典》:夷鬼
古代 东夷 所祭奉之神。 宋 苏轼 《宋襄公论》:“ 桓 文 之师,存亡继絶,犹不齿於 仲尼 之门,况用人於 夷 鬼以求霸?” 明 归有光 《陆孺人墓志铭》:“生平无纷华之好,无 夷 鬼之惑。”
分類:东夷
《漢語大詞典》:六夷
古指东夷、西南夷、西羌、西域、南匈奴、乌桓鲜卑等各族。后泛指外族。 南朝 陈 徐陵 《梁禅陈玺书》:“六夷贪狡,争侵中国。”南史·张邵传:“先君不幸,名达六夷。”《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治国三年,六夷送款,万国咸投。”
《漢語大詞典》:秽人(穢人)
(1).东夷别种。逸周书·王会:“ 秽 人前儿,前儿若弥猴立行,声似小儿。” 孔晁 注:“秽, 韩秽 ,东夷别种。” 朱右曾 校释:“今 朝鲜国 江原道 ,古 秽 人地。”
(2).鄙俗之人。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观道义而如醉,闻货殖而波扰者,秽人也。”
《漢語大詞典》:秽貉(穢貉)
古时东夷国名。管子·小匡:“北至 孤竹 、 山戎 、 秽貉 、 拘秦夏 。”史记·匈奴列传:“ 汉 使 杨信 於 匈奴 。是时 汉 东拔 秽貉 、 朝鲜 以为郡,而西置 酒泉郡 以鬲絶 胡 与 羌 通之路。” 张守节 正义:“即 玄菟 、 乐浪 二郡。”
分類:东夷
《漢語大詞典》:黄夷
古代 东夷 之一种。后汉书·东夷传:“夷有九种,曰 畎夷 、 于夷 、 方夷 、 黄夷 、 白夷 、 赤夷 、 玄夷 、 风夷 、 阳夷 。”
分類:东夷
《漢語大詞典》:白夷
(1).东夷之一种。后汉书·东夷传:“ 夷 有九种,曰 畎夷 , 于夷 , 方夷 , 黄夷 , 白夷 , 赤夷 , 玄夷 , 风夷 , 阳夷 。”
(2). 清 代称 西欧 人。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 咸丰 十年八月初六日内阁奉上諭……有斩白夷首一级者,赏银一百两。”
《漢語大詞典》:私婿
古时 东夷 女子,夫死后,再非正式招夫婚配,因称受招者为私婿。 汉 刘向 说苑·建本:“昔者 东夷 慕诸 夏 之义,有女其夫死,为之内私壻,终身不嫁。不嫁则不嫁矣,然非贞节之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