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行伍  拼音:háng wǔ
军队的行列,古代以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亦泛称军队。《史记。卷八二。田单列传》:「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身操版插,与士卒分功,妻妾编于行伍之閒,尽散饮食飨士。」汉。贾谊〈过秦论〉:「蹑足行伍之閒,俛起阡陌之中。」
《国语辞典》:行伍出身  拼音:háng wǔ chū shēn
军人出身。《官场现形记》第一三回:「幸亏炮船上统带赵大人是行伍出身,天生海量。」
分类:军人出身
《国语辞典》:老行伍  拼音:lǎo háng wǔ
从军资历久的军人或退伍军人。如:「我们这群老行伍,随军队南征北讨,所以容易随遇而安。」
《國語辭典》:戎行  拼音:róng háng
军队。晋。陆机〈辩亡论下〉:「拔吕蒙于戎行,识潘浚于系虏。」明。于谦〈出塞〉诗:「将军出塞整戎行,十万戈矛映雪霜。」
《國語辭典》:行阵(行陣)  拼音:háng zhèn
行伍军阵,指军队。三国蜀。诸葛亮 出师表:「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漢語大詞典》:戎伍
行伍;军队。新唐书·曹华传:“ 华 虽出戎伍,而动必由礼。” 明 邵璨 《香囊记·授诏》:“三千队中,我飞骑偏驍勇,戎伍惯直前锋。”清史稿·礼志九:“皇祖行围,既裨戎伍,復举政纲。”
分類:行伍军队
《漢語大詞典》:军班(軍班)
犹行伍。 宋 范仲淹 《答安抚王内翰书》:“或因门地,巧於结託,以取虚名;或出军班,昧於韜鈐,以致败事。”
分類:行伍
《漢語大詞典》:阵列(陣列)
亦作“ 陈列 ”。
(1).作战的阵势、队列。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战阵攻守·阵图:“《〈吴子〉序》曰:‘ 诸葛孔明 天地风云龙虎蛇鸟,本一阵也。’出 黄帝 兵井之法,於 鱼復 沙上累石八行为阵,世谓八阵列也。 晋 桓温 见之曰,此 常山 蛇势也,后人之为阵图者,从此。”
(2).行伍。管子·问:“问士之有田宅,身在陈列者几何人?”
(3).队伍。 闻一多 《红烛·孤雁》:“归来罢,失路的游魂!归来参加你的伴侣,补足他们的阵列!他们正引着颈望你呢。”
(4).排列。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四:“犯人送来时是清早,待到傍晚时分,突然有一营人的队伍开到了政治部的门前,对着政治部阵列着。”
《漢語大詞典》:卒列
行伍。左传·昭公三年:“公乘无人,卒列无长。” 杨伯峻 注:“百人为卒,与军之行列皆无可用之长。”
分類:行伍
《漢語大詞典》:褚伍
泛指军队;行伍。 明 徐渭 《闸记》:“始麛裘,继衮衣,始病褚伍,继美诲殖,下之难调,盖自古而已然矣。”褚伍,一本作“ 褚五 ”。参见“ 卒伍 ”。
分類:军队行伍
《國語辭典》:卒伍  拼音:zú wǔ
一种古代民兵的编制。五人一组为伍,百人一组为卒。见《周礼。地官。小司徒》。后泛指军队、行伍。《国语。周语中》:「四军之帅,旅力方刚;卒伍治整,诸侯与之。」《董西厢》卷二:「公等身充卒伍,忝预军官。」
《國語辭典》:阡陌  拼音:qiān mò
田间用来区分田界的小路,南北为阡,东西为陌。另有一说为东西为阡,南北为陌。《史记。卷五。秦本纪》:「为田开阡陌。」司马贞索隐引《风俗通》:「南北曰阡,东西曰陌。河东以东西为阡,南北为陌。」《汉书。卷四九。晁错传》:「通田作之道,正阡陌之界。」南朝梁。江淹〈杂体诗。陶徵君〉:「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后泛指小路。《法苑珠林》卷一四:「(净饭王)即于其国迦毗罗城四门之外,并衢道头街巷阡陌有人行处,安大无遮义会之施所。」
《漢語大詞典》:行间(行間)
进行离间。新五代史·楚世家·马希声:“ 荆南 高季昌 闻 殷 将 高郁 素教 殷 以计策而 楚 以彊,患之,尝使谍者行间於 殷 , 殷 不听。”
分類:行间离间
《國語辭典》:部伍  拼音:bù wǔ
军队编制的单位。《史记。卷一○九。李将军列传》:「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陈。」唐。杜甫〈后出塞〉诗五首之二:「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國語辭典》:卒伍  拼音:zú wǔ
一种古代民兵的编制。五人一组为伍,百人一组为卒。见《周礼。地官。小司徒》。后泛指军队、行伍。《国语。周语中》:「四军之帅,旅力方刚;卒伍治整,诸侯与之。」《董西厢》卷二:「公等身充卒伍,忝预军官。」
《漢語大詞典》:失伍
谓失其行伍,掉队。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 之 平陆 ,谓其大夫曰:‘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则去之否乎?’” 赵岐 注:“失其行伍。”
分類:行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