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49,分5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苦留
离苦
苦雾
苦旱
苦言
荼苦
苦志
攻苦
穷苦
苦茗
苦笋
苦贫
苦苦
厌苦
受苦
《国语辞典》:苦留  拼音:kǔ liú
辛苦的挽留。《红楼梦》第一二回:「说毕,扬长而去,众人苦留不住。」
分类:辛苦挽留
《漢語大詞典》:离苦(離苦)
佛教语。脱离苦难。 南朝 宋 何承天 《答宗居士书》:“泥洹以离苦为乐,法身以接苦为身,所以使餐仰之徒,不能自絶耳。”
《漢語大詞典》:苦雾(苦霧)
浓雾。 南朝 宋 鲍照 《舞鹤赋》:“凉沙振野,箕风动天,严严苦雾,皎皎悲泉。” 宋 朱熹 《梅》诗:“年年一笑相逢处,长在愁烟苦雾中。” 清 顾炎武 《春半》诗:“登高望千里,苦雾何漫漫。”
分類:浓雾
《国语辞典》:苦旱  拼音:kǔ hàn
形容非常乾旱。如:「近年来全球气候异常,有些地区因为连年苦旱,人民的生活陷入困境,亟待救援。」《宋书。卷五一。宗室列传。长沙景王道怜》:「芍陂良田万馀顷,堤堨久坏,秋夏常苦旱。」
《國語辭典》:苦言  拼音:kǔ yán
苦口相劝,逆耳之言。《后汉书。卷四二。光武十王传。东平宪王苍传》:「苦言至戒,望之如渴。」
分類:凄切言词
《漢語大詞典》:荼苦
艰苦;苦楚。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予一生而三化,备荼苦而蓼辛。” 宋 陈亮 《祭妻弟何少嘉文》:“此其祸变,岂復吾之始虑耶!以子之生平,亦何以致此荼苦耶!” 清 姚鼐 《旌表贞节大姊六十寿序》:“遭离荼苦,执德秉节数十年,其亦可谓君子之女,无愧古之 尹吉 。”
分類:艰苦苦楚
《漢語大詞典》:苦志
(1).苦其心志。谓磨练自己的意志。孔丛子·记问:“ 太公 勤身苦志,八十而遇 文王 ,孰与 许由 贤?” 唐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之十三:“醒者多苦志,醉者多欢情。欢情信独善,苦志竟何成?”
(2).犹苦心。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七:“﹝ 嵇永仁 ﹞遇害时, 文敏 方七岁,母太夫人苦志抚教,以有成立。”参见“ 苦心 ”。
《國語辭典》:苦心  拼音:kǔ xīn
1.刻意的用心。《文选。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红楼梦》第三○回:「宝玉这番苦心,能领会我这番苦意,又令我可喜。」
2.劳苦忧心。
《國語辭典》:攻苦  拼音:gōng kǔ
1.艰辛刻苦。唐。韩偓 即目诗二首之二:「干戈岁久谙戎事,枕簟秋凉减夜眠。攻苦惯来无不可,寸心如水但澄鲜。」《柯山集。卷二七。同文唱和诗。邓忠臣。初伏大雨戏呈无咎诗其四》:「松菊满山胡不归,顾同妻子忍攻苦。长歌漫漫何时旦,起坐中夜私自语。」
2.在苦境中奋力求进。元。戴良〈九曲山房外记〉:「至吾父而家益落,吾母徐夫人,佐吾父理家治生,力勤攻苦,馀三十年,而有田有庐,家日以裕。」
3.苦心钻研学问。宋。仲并 故左朝请大夫权发遣抚州庄公行状:「公不以门阀自侈,益攻苦为文,试有司,率居高等,遂擢政和二年上舍第。」宋。林希逸 寄兴诗:「少时攻苦已成翁,学似无功亦有功。身外事皆随顺去,人间念已扫除空。」
《國語辭典》:穷苦(窮苦)  拼音:qióng kǔ
贫乏困苦。唐。王维〈偶然作〉诗六首之五:「被服圣人教,一生自穷苦。」《儒林外史》第三五回:「这两个老人家就穷苦到这个地步!我虽则在此一宿,我不殡葬他,谁人殡葬?」
《漢語大詞典》:苦茗
即苦荼。骈雅·释草:“拘罗、过罗、皋芦,苦茗也。” 明 高濂 《玉簪记·幽情》:“竹间禪舍草簷深,惟有清香共苦茗。”参见“ 苦荼 ”。
《國語辭典》:苦荼  拼音:kǔ tú
1.茶。《尔雅。释木》:「槚,苦荼。」宋。邢炳。疏:「树小似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
2.苦菜的别称。参见「苦菜」条。
《漢語大詞典》:苦笋(苦筍)
苦竹之笋。品种不一,其味微苦者可食,俗称甜苦笋。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方物:“﹝ 庐山 简寂观 ﹞观出苦笋,而味反甜。”
分類:品种
《韵府拾遗 真韵》:苦贫(苦贫)
优孟忼慨歌贪吏常苦富廉史常苦贫
分类:苦贫
《國語辭典》:苦苦  拼音:kǔ kǔ
1.不厌其烦,执意。《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出》:「爹娘见儿苦苦要去,不免与他数两金银,以作盘费。」《三国演义》第一一回:「他好意相让,何必苦苦推辞?」
2.痛苦、忧苦。《董西厢》卷一:「莺莺泣谢曰:『今当改过自新,不必娘自苦苦。』」
3.佛教用语。指经验可以感受到的苦。《瑜伽师地论》卷四二:「若诸有情大兴盛者,尚为三苦常所随逐,所谓:行苦、坏苦、苦苦。」
《國語辭典》:厌苦(厭苦)  拼音:yàn kǔ
因厌烦而引以为苦。《后汉书。卷七六。循吏传。孟尝传》:「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姑年老寿终,夫女弟先怀嫌忌,乃诬妇厌苦供养,加鸩其母,列讼县庭。」唐。韩愈《顺宗实录四》:「李泌为相,举为谏议大夫,拜官不辞,……能自苦刻,不乐名利,必谏诤死职下,咸畏惮之。既至,诸谏官纷纷言事,细碎无不闻达,天子益厌苦之。」
分類:厌烦
《國語辭典》:受苦  拼音:shòu kǔ
吃苦。《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七郎不曾受苦,是一路兴头过来的。」《文明小史》第二六回:「看著大家受苦,一人在家里快活,那样的人,生他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