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后跟(後跟)  拼音:hòu gēn
脚跟或鞋袜接近脚跟的部分。如:「再走下去,我的脚后跟就要起泡了。」《水浒传》第三二回:「哎也!是我走的慌了,脚后跟只打著脑杓子!」
《國語辭典》:跟脚(跟腳)  拼音:gēn jiǎo
1.北方方言。指鞋的松紧合适,行走时不会脱落。如:「这鞋蛮跟脚的,穿起来很舒服。」
2.来历、底细。《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又不曾查得奸人跟脚出,报得冤仇。」也作「根脚」。
3.随从、贴身仆从。如:「这跟脚对主人蛮忠心的。」
4.即刻、马上。如:「你刚走,他跟脚就来了。」
5.脚下。《老残游记二编》第一回:「此地已是泰山跟脚,从此便一步一步的向上行了。」
《國語辭典》:旋踵  拼音:xuán zhǒng
1.一转脚。形容极短的时间。《汉书。卷七○。陈汤传》:「令威名折冲之臣旋踵及身,复为郅支遗虏所笑,诚可悲也!」
2.畏缩退后。唐。张说〈为魏元忠作祭石岭战亡兵士文〉:「嗟尔战夫,烈烈忠勇,奋不顾命,志无旋踵。」
《國語辭典》:企踵  拼音:qì zhǒng
提起脚跟。形容急切盼望的样子。《汉书。卷七八。萧望之传》:「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效以辅高明。」《文选。刘琨。劝进表》:「义风既畅,则遐方企踵。」
《國語辭典》:不旋踵  拼音:bù xuán zhǒng
1.不转动脚跟,比喻不退却。《商君书。画策》:「是以三军之众,从令如流,死而不旋踵,国之乱也。」《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列传。吴起》:「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
2.来不及回转脚步。比喻时间之迅速。《新唐书。卷一○五。列传。长孙无忌》:「祸隙已牙,败不旋踵矣。」宋。王安石〈和吴冲卿雪〉诗:「纷华始满眼,消释不旋踵。」
《漢語大詞典》:跂足
(1).踮起脚跟。《诗·卫风·河广》“跂予望之” 汉 郑玄 笺:“跂足则可以望见之。” 宋 曾巩 《请改官制前预令诸司次比整齐架阁板籍等事札子》:“今论次已定,宣布有期,四方顒顒,跂足而望。” 清 陈天华 《纪东京留学生欢迎孙君逸仙事》:“立在后者,为前者所蔽,跂足而望。”
(2).喻盼望,期望。 唐 柳宗元 《为裴中丞伐黄贼转牒》:“投躯不愆於羽檄,跂足惟俟於牙璋。”
(3).举足。比喻时间短。新唐书·郭孝恪传:“ 孝恪 上謁 秦王 ,进计曰:‘ 王世充 力竭计穷,其面缚可跂足待。’”新唐书·宋申锡传:“宦官 马存亮 争曰:‘谋反者独 申锡 耳,当召南司会议,不然,京师跂足乱矣。’”
(4).一足独立。 清 曹寅 《闻静夫伤臂口占二诗慰之》之二:“流观山海后,跂足咏 荆軻 。” 柴萼 《梵天庐丛录·新安四巧工》:“尝仿 汉 制作雁足鐙,其烛座鹤形跂足,高数尺许,独立不仆。”
《漢語大詞典》:跂踵
(1).踮起脚跟。形容盼望或仰慕之切。 宋 苏轼 《上执政乞度牒赈济因修廨宇书》:“日与吏民延颈跂踵,虽大旱望云,执热思濯,未喻其急也。” 元 元明善 《平章政事廉文正王神道碑》:“ 秦 蜀 士女,跂踵引领。” 明 归有光 《顾夫人八十寿序》:“天下之士,谁不扼腕跂踵而慕艳之?”
(2).举足。比喻顷刻。宋书·自序传·沈田子:“ 泓 丧旗弃众,奔还 霸 西, 咸阳 空尽,义徒四合,清荡餘烬,势在跂踵。”南史·张弘策传:“ 祏 怯而无断, 暄 弱而不才,折鼎覆餗,跂踵可待。”
(3).企求达到。南齐书·王僧虔传:“曲全者禄厚,艺妙者位优。利以动之,则人思刻厉。反本还源,庶可跂踵。” 宋 范仲淹 《四德说》:“后之人孰能生知,宜乎跂踵而勤行矣。”
(4).传说中的鸟名。山海经·中山经:“又西二十里,曰 復州之山 ……有鸟焉,其状如鴞,而一足彘尾,其名曰跂踵,见则其国大疫。”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跂踵》:“青耕御疫,跂踵降灾。”
(5).传说中的国名。山海经·海外北经:“ 跂踵国 在 拘缨 东,其为人大,两足亦大。一曰 大踵 。” 郭璞 注:“其人行,脚根不著地也。”
(6).指边远化外之地或化外之人。 南朝 梁 沈约 《齐武帝谥议》:“ 丹徼 、 青丘 之野, 跂踵 、 反舌 之民。” 谭作民 噩梦诗:“ 蓐收 凛命舞节旄,挺鉞立斩 蛮蛮 、 獙獙 兼 跂踵 。”
《國語辭典》:举踵(舉踵)  拼音:jǔ zhǒng
提起脚跟。形容企盼的样子。《列子。黄帝》:「天下丈夫女子,莫不延颈举踵而愿安利之。」《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举踵思慕,若枯旱之望雨。」
《漢語大詞典》:跟肘
脚跟和手肘。为人体四肢的一部分。比喻不全的笔划。 宋 苏轼 《石鼓歌》:“模糊半已似瘢胝,詰曲犹能辨跟肘。” 王文诰 辑注引 赵次公 曰:“言字中之漫灭缺损者,如疮瘠之瘢痕,手间之胼胝,与夫形体不全,但餘足跟臂肘者耳。” 清 沈德潜 《分赋古鼎诗三十韵》:“跟肘细分析,詰曲空抑噫。”
《漢語大詞典》:跂立
踮起脚跟而立。谓可以盼见。资治通鉴·唐德宗兴元元年:“今虽盛强,其亡可跂立而待也。” 胡三省 注:“跂,举踵而立也。”
《国语辞典》:提鞋  拼音:tí xié
1.穿鞋时,举起鞋后部,使鞋紧附于脚跟。
2.提著鞋子。如:「她的鞋跟断了,只好提鞋走。」
3.比喻才能低,只能充任低微的职位。如:「因不断进修、虚心学习,他已不再是昔日给经理提鞋的少年。」
《國語辭典》:跪坐  拼音:guì zuò
曲膝著地,并将臀部坐靠在脚上的姿势。如:「她长时间跪坐在地上,以致腿麻无法起身。」
《漢語大詞典》:跷足(蹺足)
亦作“蹻足”。
(1).跛足。 清 赵翼 《行围即景·跳跎》诗题注:“蹻足者跃过驼背。”
(2).踮起脚跟。参见“ 蹺足抗首 ”。
(3).举足。 清 王念孙 读书杂志·战国策“跼足”:“跼与蹻同。蹻足,举足也。”参见“ 蹺足抗手 ”。
《漢語大詞典》:跷足抗首(蹺足抗首)
亦作“蹻足抗首”。 踮起脚跟,仰起头。形容热切期望的样子。
《漢語大詞典》:跷足抗手(蹺足抗手)
亦作“蹻足抗手”。 手舞足蹈貌。 明 张居正 《门生为师相中玄高公六十寿序》:“今天子基命宥密,孰与 成王 贤,其委任公不在 周公 下,薄海内外皆蹻足抗手,歌颂盛德。”
分類:手舞足蹈
《漢語大詞典》:反踵
(1).脚跟反向。尔雅·释兽“狒狒” 晋 郭璞 注:“其状如人,面长脣黑,身有毛,反踵。” 邢昺 疏:“反踵者,脚跟反向也。”山海经·海内南经:“ 梟阳国 在 北胊 之西,其为人,人面长脣,黑身有毛,反踵。”因亦借指传说中的 枭阳国 。《淮南子·氾论训》:“ 丹穴 、 大蒙 、 反踵 ……之民,是非各异,习俗相反。” 高诱 注:“ 反踵 ,国名。其人南行,武迹北向。”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离身 、 反踵 之君, 髽首 、 贯胸 之长,屈膝厥角,请受缨縻。”
(2).犹旋踵。谓时间极短。新唐书·许世绪传:“公姓名已著謡籙,今擥五郡之兵,据四战之衝,苟无奇计,祸不反踵。”
《國語辭典》:脚后跟(腳後跟)  拼音:jiǎo hòu gēn
脚跟。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二折:「正末云:『王秀才,你姑夫主的勾当,可是如何?』净王秀才云:『你到主我那脚后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