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觖望  拼音:jué wàng
所愿不满而生怨。《史记。卷五一。荆燕世家》:「今营陵侯泽,诸刘,为大将军,独此尚觖望。」
《國語辭典》:邀求  拼音:yāo qiú
争求、求取。《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也只因倚恃功劳,邀求官爵,故朝廷差咱每收捕。」
分類:要求企求
《國語辭典》:希求  拼音:xī qiú
希望得到,谋求。唐。元稹 代谕淮西书:「吴侍御弃丧背礼,舍父干君,诱聚师徒,希求爵位。」宋。张伯端 西江月。妄想不须强灭词:「妄想不须强灭,真如何必希求。」
《國語辭典》:期求  拼音:qí qiú
期望求得。如:「他日夜期求能考上理想的大学。」
分類:企求
《國語辭典》:冀求  拼音:jì qiú
希望、要求。如:「她从不冀求儿女的回报。」
分類:企求
《國語辭典》:望云(望雲)  拼音:wàng yún
唐代狄仁杰登太行山,望白云而思亲。见《新唐书。卷一一五。狄仁杰传》。比喻对父母的思念。明。屠隆《䌽毫记》第二一出:「孩儿久离膝下,未展趋庭,今慰望云,当图捧日。」
《漢語大詞典》:望断白云(望斷白雲)
喻想念父母。典出新唐书·狄仁杰传:“亲在 河阳 , 仁杰 在 太行山 ,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悵久之,云移乃得去。” 元 沈禧 《一枝花·题张思恭望云思亲卷时父母已殁矣》套曲:“且休説 唐 时 仁杰 专前美,谁知道 晋 代 张翰 有远孙,家居积祖松陵隐,双亲沦殁,一念犹存。既归黄壤,望断白云。”
分類:想念父母
《國語辭典》:知足  拼音:zhī zú
知道满足、安于现状。《文选。曹植。责躬诗》:「危躯授命,知足免戾。」《三国演义》第六○回:「东吴据六郡八十一州,民强国富,犹且不知足耶?」
《國語辭典》:想望  拼音:xiǎng wàng
1.渴想盼望。《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此乃上世之遗策,神灵之所想望。」《三国志。卷二二。魏书。陈群传》:「天下想望至治,唯有以崇德布化,惠恤黎庶,则兆民幸甚。」
2.思念仰慕。《后汉书。卷八○。文苑传下。赵壹传》:「名动京师,士大夫想望其风采。」
《漢語大詞典》:想望风采(想望風采)
谓非常仰慕其人,渴望一见。风采,仪表风度。语本汉书·霍光传:“﹝ 光 ﹞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 李泌 为相,举为諫议大夫,拜官不辞。未至京师,人皆想望风采。” 宋 苏舜钦 《上孔待制书》:“某无似者,想望风采,为日久矣。” 清 方苞 《吏部侍郎姜公墓表》:“时天子嚮公甚殷,天下士皆想望风采。”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四二章:“再往下,写出 闯王 如何英明……又如何素仰 李信 大名,想望风采,如饥似渴。”亦作“ 想望丰采 ”。明史·冯琦传:“﹝ 琦 ﹞数陈讜论,中外想望丰采,帝亦深眷倚。”
《國語辭典》:求全  拼音:qiú quán
1.企求保全生命、名位、事业等。《汉书。卷八六。何武王嘉师丹传。王嘉》:「中材苟容求全,下材怀危内顾,壹切营私者多。」
2.要求完美无缺。《孟子。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儿女英雄传》第一二回:「你可不准嫌他父母乡愚,嫌他鄙陋,稍存求全之见。」
3.顾全大局。如:「委曲求全」。南朝齐。虞玩之 上表告退:「经昏践乱,涉艰履危,仰圣德以求全,凭贤辅以申节。」
《國語辭典》:求全之毁(求全之毀)  拼音:qiú quán zhī huǐ
语出《孟子。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谓有意求好,却招来毁谤。《红楼梦》第五回:「既亲密,便不免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
《國語辭典》:徼幸  拼音:jiāo xìng
非分的贪求。《礼记。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國語辭典》:徼幸  拼音:jiǎo xìng
获得意外的成功或幸运的免于灾难。如:「他徼幸逃过一劫。」汉。赵充国条上屯田便宜十二事状〉:「兵出,乘危徼幸;不出,令反畔之虏,窜于风寒之地。」也作「侥幸」、「侥倖」、「侥倖」。
《國語辭典》:企及  拼音:qì jí
1.踮起脚才能达到。比喻勉力去做,希望能达到。《后汉书。卷六六。陈蕃传》:「圣人制礼,贤者俯就,不肖企及。」《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盖企及进取,士子之常志。」
2.赶上。《新唐书。卷二○一。文艺传上。杜审言传》:「扬雄、枚皋可企及也。」
《漢語大詞典》:守静
保持清静,无所企求。语出老子:“致虚极,守静篤。” 河上公 注:“守清静,行篤厚。”后汉书·羊续传:“﹝ 羊续 ﹞坐党事,禁錮十餘年,幽居守静。”晋书·王湛传:“﹝ 王湛 ﹞遭父丧,居於墓次。服闋,闔门守静,不交当世,冲素简淡,器量隤然,有公辅之望。” 唐 王维 《赠房卢氏琯》诗:“将从海岳居,守静解天刑。”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神化:“释言‘真空’, 老 言‘守静’,皆以神化为无有而思超越之。”
《漢語大詞典》:跂踵
(1).踮起脚跟。形容盼望或仰慕之切。 宋 苏轼 《上执政乞度牒赈济因修廨宇书》:“日与吏民延颈跂踵,虽大旱望云,执热思濯,未喻其急也。” 元 元明善 《平章政事廉文正王神道碑》:“ 秦 蜀 士女,跂踵引领。” 明 归有光 《顾夫人八十寿序》:“天下之士,谁不扼腕跂踵而慕艳之?”
(2).举足。比喻顷刻。宋书·自序传·沈田子:“ 泓 丧旗弃众,奔还 霸 西, 咸阳 空尽,义徒四合,清荡餘烬,势在跂踵。”南史·张弘策传:“ 祏 怯而无断, 暄 弱而不才,折鼎覆餗,跂踵可待。”
(3).企求达到。南齐书·王僧虔传:“曲全者禄厚,艺妙者位优。利以动之,则人思刻厉。反本还源,庶可跂踵。” 宋 范仲淹 《四德说》:“后之人孰能生知,宜乎跂踵而勤行矣。”
(4).传说中的鸟名。山海经·中山经:“又西二十里,曰 復州之山 ……有鸟焉,其状如鴞,而一足彘尾,其名曰跂踵,见则其国大疫。”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跂踵》:“青耕御疫,跂踵降灾。”
(5).传说中的国名。山海经·海外北经:“ 跂踵国 在 拘缨 东,其为人大,两足亦大。一曰 大踵 。” 郭璞 注:“其人行,脚根不著地也。”
(6).指边远化外之地或化外之人。 南朝 梁 沈约 《齐武帝谥议》:“ 丹徼 、 青丘 之野, 跂踵 、 反舌 之民。” 谭作民 噩梦诗:“ 蓐收 凛命舞节旄,挺鉞立斩 蛮蛮 、 獙獙 兼 跂踵 。”
《漢語大詞典》:希荣(希榮)
企求荣名利禄。魏书·源子恭传:“若言不好荣官,志愿 嵩岭 者,初届之日,即应杖策寻山,负帙沿水,而乃广寻而己,遍造执事,希荣之心已见,逃宦之志安在?” 清 钮琇 觚賸·七月天:“谓斯人之不死,絶意希荣;念垂白之高堂,奉甘唯禄。”
《漢語大詞典》:求信
亦作“ 求伸 ”。
(1).企求伸展。信,通“ 伸 ”。易·繫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2).引申为企求施展抱负。《孔子家语·屈节》:“屈节者所以有待,求伸者所以及时,是以虽受屈而不毁其节,志达而不犯於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