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胡说(胡說)  拼音:hú shuō
1.毫无根据的乱说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胡说!我自是娘家去,如何是逃去?」《红楼梦》第六四回:「少胡说!你快去罢!我在这里等你。」也作「胡讲」、「胡言」、「胡语」、「胡云」。
2.胡乱瞎闹。《儒林外史》第三四回:「他这儿子就更胡说,混穿混吃,和尚、道士、工匠、花子,都拉著相与,却不肯相与一个正经人!」
《国语辞典》:满口胡说(满口胡说)  拼音:mǎn kǒu hú shuō
任意妄言。如:「他满口胡说,不要相信他。」
分类:任意妄言
《国语辞典》:胡说乱语(胡说乱语)  拼音:hú shuō luàn yǔ
胡乱说话。如:「你一个人在这里胡说乱语些什么?」
分类:胡乱乱说
《国语辞典》:胡说散道(胡说散道)  拼音:hú shuō sǎn dào
没有根据的乱说。《西游记》第二四回:「仙童啊,你闹的是甚么?消停些儿,有话慢说不妨,不要胡说散道的。」
分类:有根乱说
《国语辞典》:信嘴胡说(信嘴胡说)  拼音:xìn zuǐ hú shuō
不加思索的随口乱说。《红楼梦》第二二回:「大正月里,少信嘴胡说。」
《国语辞典》:信口胡说(信口胡说)  拼音:xìn kǒu hú shuō
不加思索的随意乱说。《红楼梦》第一九回:「那原是我小时不知天高地厚,信口胡说,如今再不敢说了。」
《國語辭典》:胡说八道(胡說八道)  拼音:hú shuō bā dào
没有根据地乱说。如:「胡说八道!这根本是没有的事。」
《國語辭典》:胡说白道(胡說白道)  拼音:hú shuō bái dào
没有根据的乱说。《金瓶梅》第二七回:「你这小淫妇儿,单管只胡说白道的!」《红楼梦》第八三回:「谁知半夜里一叠连声的嚷起心疼来,嘴里胡说白道。」
分類:胡说八道
《國語辭典》:胡说乱道(胡說亂道)  拼音:hú shuō luàn dào
没有根据的乱说。《西游记》第六八回:「你那曾见素问、难经、本草、脉诀,是甚般章句,怎生注解,就这等胡说乱道,会甚么悬丝诊脉!」《老残游记》第一三回:「俺们是乡下没见过世面的孩子,胡说乱道,你老爷可别怪著我。」
《國語辭典》:狂言  拼音:kuáng yán
1.誇大放肆的言辞。《汉书。卷六八。霍光传》:「诸儒生多窭人子,远客饥寒,喜妄说狂言,不避忌讳,大将军常雠之。」《三国演义》第一三回:「玄德与吕布陪话曰:『劣弟酒后狂言,兄勿见责。』」也作「狂话」、「狂语」。
2.狂直惊人的言语。唐。杜牧 兵部尚书席上作诗:「偶发狂言惊满座,三重粉面一时回。」
3.日本镰仓、室町时代的古典戏剧。与能剧同时发展,在江户时代确立了大藏流、鹭流、泉流,而成为幕府式乐之一。多以诙谐开阔的手法描绘人性的高低。
《國語辭典》:妄言  拼音:wàng yán
随便胡说或指荒唐无稽的话。《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西游记》第三七回:「听汝之言,凭据何理?妄言祸福,扇惑人心!」也作「妄说」、「妄语」。
《國語辭典》:妄语(妄語)  拼音:wàng yǔ
随便乱说或指荒唐无稽的话。《南史。卷七○。循吏传。何远传》:「卿能得我一妄语,则谢卿一缣。」《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汝年尚少,何得妄语?」也作「妄说」、「妄言」。
《漢語大詞典》:妄说(妄説)
以空话取悦于人。《礼记·曲礼上》:“礼不妄説人。” 郑玄 注:“为近佞媚也。君子説之不以其道,则不説也。” 孔颖达 疏:“礼动不虚,若説人之德则爵之,问人之寒则衣之。若无爵无衣则为妄説,近於佞媚也。” 陆德明 释文:“説,音悦。”
《國語辭典》:胡云  拼音:hú yún
毫无根据的乱说话。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那厮们风闻,胡云。」元。杨梓《敬德不伏老》第一折:「也不索胡云,休论我性不容人。」也作「胡说」。
分類:胡说
《國語辭典》:乱道(亂道)  拼音:luàn dào
1.胡说。如:「不可乱道他人长短。」也作「乱说」。
2.不符合正统思想的言论或主张。《汉书。卷八一。张禹传》:「新学小生,乱道误人,宜无信用,以经术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