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冠玉  拼音:guān yù
装饰帽子的美玉。多形容男子貌美。《史记。卷五六。陈丞相世家》:「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幼学琼林。卷二。身体类》:「貌丑曰不飏,貌美曰冠玉。」
《漢語大詞典》:结绿(結緑)
美玉名。《战国策·秦策三》:“臣闻 周 有砥厄, 宋 有结緑, 梁 有悬黎, 楚 有 和 璞。此四寳者,工之所失也,而为天下名器。” 唐 李白 《与韩荆州书》:“庶青萍、结緑,长价於 薛 卞 之门。” 宋 司马光 《呈范景仁》诗:“璵璠悬黎已为寳,结緑岂得偏弃捐?” 郭沫若 《虎符》第三幕:“我自己的玉石,人家要说是连城璧,要说是结绿、 和 璞,我怎得不高兴。”
《漢語大詞典》:联璧(聯璧)
并列的美玉。喻两者可相媲美。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日月联璧,赞亶亶之弘致。”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岳 湛 曜联璧之华, 机 云 标二俊之采。”周书·韦孝宽传:“以功除 浙阳 郡守。时 独孤信 为 新野 郡守,司 荆州 ,与 孝宽 情好款密,政术俱美,荆部吏人号为联璧。”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文章四》:“伸其幅,联璧之辉,先觉 天民 其元。”参见“ 连璧 ”。
《國語辭典》:连璧(連璧)  拼音:lián bì
1.两玉并联。《庄子。列禦寇》:「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续汉书志。第二九。舆服志上》:「大行载车,其饰如金根车,加施组连璧交络四角。」
2.形容两件同样美好的事物或两位才华并美的人。《晋书。卷五五。夏侯湛传》:「湛幼有盛才,文章宏富,善构新词,而美容观,与潘岳友善,每行止同舆接茵,京都谓之『连璧』。」
《漢語大詞典》:瑶佩(瑶珮)
亦作“瑶佩”。 美玉制成的佩饰。 北周 庾信 《邛竹杖赋》:“岂比夫接君堂上之履,为君座右之铭,而得与綺绅瑶珮,出芳房於蕙庭。” 唐 杜牧 《汴河阻冻》诗:“千里长河初冻时,玉珂瑶珮响参差。” 宋 毛滂 《调笑·张好好》词:“云车瑶佩成惆悵,衰柳白鬚相向。” 清 龚自珍 《最录南唐五百字》:“琼琚瑶珮,纪烈采风。”
见“ 瑶珮 ”。
《國語辭典》:振玉  拼音:zhèn yù
敲击玉石所发出的声音。《后汉书。卷三二。樊宏传》:「详览群言,响如振玉。」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声律》:「左碍而寻右,末滞而讨前,则声转于吻,玲玲如振玉。」
《國語辭典》:昆玉  拼音:kūn yù
称人兄弟的敬词。《西游记》第四三回:「我且饶你这次:一则是看你昆玉分上;二来只该怪那厮年幼无知,你也不甚知情。」也作「昆玉」。
《國語辭典》:昆玉(崑玉)  拼音:kūn yù
1.昆崙山所产的美玉。用以比喻心志高洁、文章精美或人才杰出。《文选。刘孝标。辩命论》:「琎则志烈秋霜、心贞昆玉。」
2.陆机兄弟生于昆山,后人便以昆玉来敬称别人兄弟。如:「多年不见,不知贤昆玉近来可好?」也作「昆玉」。
《國語辭典》:瑾瑜  拼音:jǐn yú
美玉。《左传。宣公十五年》:「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史传》:「若乃尊贤隐讳,固尼父之圣旨,盖纤瑕不能玷瑾瑜也。」
《漢語大詞典》:璧玉
(1).上等美玉。墨子·节葬下:“革闠三操,璧玉即具。” 汉 陆贾 新语·本行:“璧玉珠璣不御於上,则翫好之物弃於下。” 元 王沂 《送天师还山》诗:“椒兰纷馥郁,璧玉烂华光。”
(2).喻人的品格高洁。 清 孙枝蔚 《潘安仁》诗:“閒居常肯奉慈亲,不负风流璧玉身。”
《國語辭典》:垂棘  拼音:chuí jí
春秋晋国产美玉的地方。后用以代指美玉。北周。庾信〈谨赠司寇淮南公〉诗:「虢亡垂棘返,齐平宝鼎归。」唐。元稹〈出门行〉:「白珩无颜色,垂棘有瑕累。」
《國語辭典》:符采  拼音:fú cǎi
1.瑞玉的文理色采。晋。左思〈蜀都赋〉:「符采彪炳,晖丽灼烁。」
2.比喻诗文辞藻华丽。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诠赋》:「丽词雅义,符采相胜。」
3.文艺才华。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风骨》:「才锋峻立,符采克炳。」宋。司马光 荅河阳李夷白秘校书:「以是得瞻见符采,承接馀论,其为幸已大。」
《漢語大詞典》:和璞
亦作“ 和朴 ”。 即 和氏 璧。亦借指美玉。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周 有砥砨, 宋 有结緑, 梁 有县藜, 楚 有 和 朴。” 三国 魏 曹植 《玄畅赋》:“思荐寳以继佩,怨 和 璞之始鐫。” 唐 白居易 《三十四牧宰考课策》:“虽有 和 璞之真,不能识也。” 明 张居正 《七贤咏》序:“ 和 璞之緼玄巖,非独鉴冥搜者,谁得而寳之。”参见“ 和氏璧 ”。
分類:和氏美玉
《國語辭典》:和氏璧  拼音:hé shì bì
春秋时楚人卞和自楚国山中得一玉璞,献给楚厉王,经玉工鉴定其为普通的石头,厉王以卞和撒谎欺骗,乃刖其左脚。后武王即位,卞和再献,仍视为石头,卞和又被刖去右足。至文王即位,卞和抱玉石至荆山下大哭三天三夜,文王得知,命玉工加以琢磨,终得一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见《韩非子。和氏》。也称为「和璧」。
《漢語大詞典》:头玉(頭玉)
如美玉一般的头骨。 唐 李贺 《唐儿歌》:“头玉磽磽眉刷翠, 杜郎 生得真男子!” 叶葱奇 注:“头玉,指玉一般的头骨。” 清 唐孙华 《英孙》诗:“昨岁生孙今已期,头玉嶢嶢足传玩。”
分類:美玉头骨
《漢語大詞典》:玉裕
美玉似的姿容。常用以形容皇太子。《文选·陆机〈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茂德渊冲,天姿玉裕。” 李善 注引广雅:“裕,容也。” 张铣 注:“天然之姿容如玉也。” 南朝 梁元帝 《皇太子讲学碑》:“转金路而下辟雍,睟玉裕而经槐市。”旧唐书·韦承庆传:“殿下以仁孝之德,明叡之姿,岳峙泉渟,金贞玉裕。” 宋 范成大 《丙午东宫寿诗》:“姿神辉玉裕,德业灿金相。”
《国语辞典》:蓝田玉(蓝田玉)  拼音:lán tián yù
陕西蓝田山出产的美玉。比喻文章词藻华丽。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韵儿岩,诗篇雕琢蓝田玉。」
《國語辭典》:曲琼(曲瓊)  拼音:qū qióng
玉钩。《楚辞。屈原。招魂》:「砥室翠翘,挂曲琼些。」
分類: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