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细缕(細縷)  拼音:xì lǚ
极细的线。南朝宋。谢朓 咏兔丝诗:「轻丝既难理,细缕竟无织。」
《國語辭典》:缕析(縷析)  拼音:lǚ xī
详细分析。如:「他向客户缕析市场行情及行销策略。」
《漢語大詞典》:命缕(命縷)
长命缕的简称。长命缕为五色丝,旧俗于端午节系臂,传说可祈福消灾。见 汉 应劭 《风俗通·佚文十四》。 南朝 梁 王筠 《五日望采拾》诗:“长丝表良节,命缕应嘉辰。” 唐 玄宗 《端午三殿宴群臣》诗序:“柏枕桃门,验方术於经纪;綵花命缕,观问遗於风俗。”
《漢語大詞典》:缕金衣(縷金衣)
即金缕衣。 后蜀 顾夐 《荷叶杯》词之五:“夜久歌声怨咽,残月。菊冷露微微,看看湿透缕金衣。”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二:“ 徐仲车 尝作《爱爱歌》云:‘……前年犹惜缕金衣,去年不画深臙脂,今年今日万事已,鮫綃翡翠看如泥。’” 清 纳兰性德 《阮郎归》词:“春寒欲透缕金衣,落花郎未归。”
分類:后蜀
《骈字类编》:半缕(半缕)
唐 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其一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宋 杨万里 食蛤蜊米脯羹 雪揩玉质全身莹,金缘冰钿半缕纤。
元 朱德润 次韵王继学参政题美人图 其二 对镜写真 千金画史托铅华,难写春心半缕霞。
《漢語大詞典》:针缕(針縷)
亦作“鍼缕”。
(1).针和线。 汉 刘向 说苑·政理:“顺针缕者成帷幕,合升斗者实仓廪。”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刀尺鍼缕。” 清 刘大櫆 《郑氏节母传》:“或为诸孙补纫,鍼缕不去手。”
(2).比喻细小事物。 宋 叶适 《刘夫人墓志铭》:“内事无鍼缕不整,家行无纤髮不备。”
(3).指缝纫刺绣。 唐 元稹 《君莫非》诗:“妇好针缕,夫读书诗。” 元 张翥 《瑞龙吟》词:“故园梦里,长牵别绪,寂寞闲鍼缕。” 清 孙枝蔚 《七夕》诗:“世间愚儿女,但为针缕忙。”
《國語辭典》:长命缕(長命縷)  拼音:cháng mìng lǚ
端午节时,系在儿童手臂、手腕,悬在儿童胸前或臂上,挂在蚊帐、摇篮等处用以消灾祈福的五采丝线或绒线。民间以为青、红、白、黑四色象徵东、南、西、北四方,黄色象徵中央,于端午节系此五采丝线,可以免除瘟病,使人长寿健康。也称为「百索」、「避兵缯」。
《漢語大詞典》:一缕烟(一縷烟)
一溜烟。 许地山 《换巢鸾凤》:“ 祖凤 听出是老爷底声音,一缕烟似的就望阇提花丛里钻进去了。”
《漢語大詞典》:鲙缕(鱠縷)
鱼片、肉丝。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酒食:“又鱠法,鲤一尺,鯽八寸,去排泥之羽,鯽员天肉腮后鬐前,用腹腴拭刀,亦用鱼脑,皆能令鱠缕不着刀。” 宋 苏轼 《春菜》诗:“茵蔯甘菊不负渠,鱠缕堆盘纤手抹。” 清 方文 《品鱼·中品·鲭》诗:“五侯不可作,鱠缕至今传。”
分類:肉丝
《骈字类编》:碧缕(碧缕)
唐 白居易 待漏入阁书事奉赠元九学士阁老 碧缕炉烟直,红垂佩尾闲。
宋 苏轼 送刘寺丞赴馀姚 玉笙哀怨不逢人,但见香烟横碧缕。
《漢語大詞典》:褴缕(繿縷)
衣服破烂貌。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九:“繿缕茅簷下,未足为高栖。”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五:“﹝ 张邦直 ﹞敝衣繿缕可怜。”
分類:衣服破烂
《漢語大詞典》:彩缕(綵縷)
彩色丝线。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七夕:“又以菉豆、小豆、小麦於磁器内,以水浸之,生芽数寸,以红蓝綵缕束之,谓之种生。” 清 曹寅 《孔雀》诗:“披扬拂綵缕,错落排金钱。”
《漢語大詞典》:绛缕(絳縷)
红色丝线。 唐 杜牧 《出宫人》诗之一:“十年一梦归人世,絳缕犹封繫臂纱。”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内人争用絳缕绊其(蛺蝶)脚,以为首饰。”
《漢語大詞典》:布缕(布縷)
布与线。亦泛指织物。晏子春秋·谏上五:“ 晏子 乃返,命 稟 巡氓家有布缕之本而絶食者,使有终月之委。”孟子·尽心下:“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
分類:布与织物
《漢語大詞典》:银缕(銀縷)
(1).指银缕衣。后汉书·礼仪志下:“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薨,皆令赠印璽、玉柙、银缕。”参见“ 金缕玉衣 ”。
(2).银丝。 唐 鲍溶 《赠远》诗:“金泥舞虎精神暗,银缕交龙气色寒。”
《國語辭典》:金缕玉衣(金縷玉衣)  拼音:jīn lǚ yù yī
古代皇帝和贵族死时穿用的葬服。整件衣服以玉片和金丝、银丝或铜丝编结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