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捕蝇纸(捕蝇纸)  拼音:bǔ yíng zhǐ
一种捕捉苍蝇用的纸。纸上涂毒药或糖,苍蝇吃了就死;也有涂上粘胶的,苍蝇落在纸上会被黏住,不能脱离。
《国语辞典》:鱼拓(鱼拓)  拼音:yú tà
将钓或捕来的鱼体拓在纸上所形成的鱼形图案,常为钓友纪录所获留念或作为装饰品收藏。
《国语辞典》:大全张(大全张)  拼音:dà quán zhāng
印制邮票时,将多枚邮票合印于一大张纸上,称为「大全张」。一般可分印刷全张与发售全张,其主要为适应印刷设备、配合纸张大小及邮票幅度,并因保管或计算便利。
《国语辞典》:油仿纸(油仿纸)  拼音:yóu fǎng zhǐ
练习书法时用的纸。薄竹纸上罩以轻桐油,非常透明,可以覆在碑帖上摹写。
《国语辞典》:单格临书(单格临书)  拼音:dān gé lín shū
依著碑帖在格子上占的位置,照样临摹在印有九宫格或米字格的纸上。
《国语辞典》:泥金笺(泥金笺)  拼音:ní jīn jiān
不吸墨的熟纸。纸面光滑,墨落纸上,不易扩染;墨乾之后,墨色呈湛湛亮光。如:「她在泥金笺上画了一幅双猴图。」
《国语辞典》:锡箔纸(锡箔纸)  拼音:xí bó zhǐ
纸上涂一层薄锡的纸。可用来包装物品,以防止受潮,或用为制造冥纸的原料。如:「巧克力用锡箔纸包装可以防止受潮变质。」
《漢語大詞典》:告地状
把自己的不幸遭遇写在纸上铺在街头或用粉笔写在地上,向路人乞求钱财或其他帮助。
《國語辭典》:杠子(槓子)  拼音:gàng zi
1.抬重物的粗棍子。如:「我们去找根杠子,把这箱东西抬走。」《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将那杠子抢到手里,掖上倭刀,一手抡开杠子,指东打西,指南打北,打了个落花流水,东倒西歪。」
2.阅读或批改文字时,作为标记而画的粗线。如:「作业簿里凡是写错被老师画上杠子的,都要重写。」
《國語辭典》:方块字(方塊字)  拼音:fāng kuài zì
中国文字大体为方形,故称为「方块字」。
《漢語大詞典》:黄伞格(黄傘格)
一种书信格式。在八行竖写的信纸上,每行都有颂扬或表示敬意的语句,这些语句都跳行抬头写,但每行都不写到底,只有中间一行写受信人的名号,比别行更加抬高一格,下面的字也多一些,一直写到底,矗立于两旁的短行当中,像旧时官吏仪仗中的一柄黄伞,故称。 鲁迅 《呐喊·阿Q正传》:“ 赵秀才 本也想靠着寄存箱子的渊源,亲身去拜访举人老爷的,但因为有剪辫的危险,所以也就中止了。他写了一封‘黄伞格’的信,托假洋鬼子带上城。”
《國語辭典》:红模子(紅模子)  拼音:hóng mó zi
儿童的习字用纸。纸上印有红色文字,儿童以墨笔描书。
《國語辭典》:白纸黑字(白紙黑字)  拼音:bái zhǐ hēi zì
白纸写上黑字。常用以比喻證据确凿,不容怀疑。如:「你签名的借据,白纸黑字写得一清二楚,怎么又说你没欠他钱?」
《漢語大詞典》:凹凸印
一种不用墨色的压印方法。在纸上或印有图文的印刷品上,根据原稿图文,制成凹凸两块印版,进行压印,使印刷品表面形如浮雕。多用于压印商标、纸制品装饰等。
《漢語大詞典》:半对数
有一个标度是对数的而另一个标度是算术的或均匀间隔标度——用于指绘图纸或用这种纸作的图表或图
半对数绘图纸上所画图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