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礼遇(禮遇)  拼音:lǐ yù
以优厚的礼节相待。《北史。卷四二。列传。刘芳》:「于是礼遇日隆,赏赉丰渥。」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殊蒙礼遇,终于金紫光禄大夫。」
《国语辞典》:备受礼遇(备受礼遇)  拼音:bèi shòu lǐ yù
受到极好的待遇。如:「由于学有专精,又用心投入,他在公司备受礼遇。」
分类:极好待遇
《分类字锦》:礼遇尊显(礼遇尊显)
后汉书礼仪志明日皆诣阙谢恩以见礼遇大尊显故也
分类:养老
《國語辭典》:顾盼(顧盼)  拼音:gù pàn
1.观看。《儒林外史》第五一回:「这客人还倚著船窗,顾盼那船上妇人。」
2.照料、照顾。《西游记》第三二回:「终不然教我坐一会又走,走一会又坐,两处怎么顾盼得来。」
《漢語大詞典》:委遇
信任;礼遇。《南齐书·江谧传》:“ 江謐 寒士,诚当不得竞等华儕。然甚有才干,堪为委遇,可迁掌吏部。” 宋 范仲淹 《汾州谢上表》:“不以毁誉累其心,不以宠辱更其守,副委遇之本意,酬保全之大恩。”
分類:信任礼遇
《漢語大詞典》:礼接(禮接)
礼遇;以礼接待。晋书·杜夷传:“镇东将军 周馥 倾心礼接,引为参军。” 唐 杜牧 《上宣州崔大夫书》:“復自开幕府以来,辟取当时之名士,礼接待遇,各尽其意。”
《漢語大詞典》:谨遇(謹遇)
礼遇;厚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舍客 长桑君 过, 扁鹊 独奇之,常谨遇之。”汉书·赵广汉传:“送狱,敕吏谨遇,给酒肉。”
分類:礼遇厚待
《漢語大詞典》:引遇
犹礼遇。后汉书·儒林传下·伏恭:“十五年,行幸 琅邪 ,引遇如三公仪。”
分類:礼遇
《國語辭典》:齿遇(齒遇)  拼音:chǐ yù
同等待遇,以同类相对待。《南史。卷一四。宋宗室及诸王传下。文帝诸子传》:「休范素凡讷,少知解,不为诸兄齿遇。」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由此李氏在世,得方幅齿遇。」
《國語辭典》:不识抬举(不識抬舉)  拼音:bù shì tái ju
责骂人不接受或不自知别人的礼遇优待。《儒林外史》第一回:「票子传著倒要去,帖子请著倒不去?这不是不识抬举了!」《红楼梦》第五八回:「不识抬举的东西!怪不得人人说戏子没一个好缠的。」也作「不受抬举」。
《國語辭典》:异数(異數)  拼音:yì shù
1.等次、程度不同。《左传。庄公十八年》:「王命诸侯,名位不同,礼亦异数。」
2.术数。《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上。序》:「自是习为内学,尚奇文,贵异数,不乏于时矣。」
《國語辭典》:推毂(推轂)  拼音:tuī gǔ
1.推动车轮轴,使车前进。《宋史。卷三六八。魏胜传》:「每车用二人推毂,可蔽五十人。」
2.比喻推举人才。《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魏其、武安俱好儒术,推毂赵绾为御史大夫。」
3.比喻助人成事。《史记。卷五一。荆燕世家》:「今吕氏雅故本推毂高帝就天下,功至大,又亲戚太后之重。」
《國語辭典》:恩礼(恩禮)  拼音:ēn lǐ
特别的礼遇。《后汉书。卷一三。隗嚣传》:「帝报以手书曰:『……自今以后,手书相闻,勿用傍人解构之言。』自是恩礼愈笃。」
《國語辭典》:优礼(優禮)  拼音:yōu lǐ
待遇优厚且礼貌周到。《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上以我先帝旧臣,每进见常加优礼,吾而不言,孰当言者?」《三国演义》第五二回:「马良至,玄德优礼相待,请问保守荆襄之策。」
分類:优待礼遇
《漢語大詞典》:优贤(優賢)
优待、礼遇贤者。 汉 贾谊 新书·道术:“优贤不逮谓之宽,反宽为阨。”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下:“ 尚 宗其道德,极谈乃退。其优贤表善皆类此也。” 宋 苏轼 《札子·论文彦博吕公著辞免不拜恩命事》:“令来 彦博 、 公著 今后免拜指麾,自是朝廷优贤贵老,度越今古,无可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