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尺纸(尺紙)
(1).信函。 南朝 梁 沈约 《〈宋书〉自序》:“復裁少字,宣志於 璞 ,聊因尺纸,使卿等具知厥心。” 宋 司马光 《送导江李主簿君俞》诗:“西风时有意,尺纸慰离羣。” 宋 陈亮 《与章德茂侍郎书》之二:“尺纸不復到门下,非敢慢也,势固如此。”
(2).指篇幅短小的文字。 宋 曾巩 《与孙司封书》:“其亦何惜须臾之听,尺纸之议,博问而极陈之,使其事白,固有补於天下,不独一时为 宗旦 发也。”
(3).小幅纸张。 宋 岳珂 《宝真斋法书赞·唐彦猷谈奉得达二帖赞》:“遒媚之观,在此尺纸。”
《國語辭典》:小令  拼音:xiǎo lìng
1.一种词的体制。本为唐时文人宴饮中为助酒兴,即席填写以供演唱的歌词,故形式多短小紧凑。至宋演变成固定体制,字数在五十八字以内,为词中较短小者。
2.一种散曲的体制。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以别于套曲;偶而也有增长为带过曲、重头者。
《國語辭典》:随笔(隨筆)  拼音:suí bǐ
随意随事自由抒发纪录的散文体裁。世人常以此作为杂文的书名,如宋洪迈的《容斋随笔》、清袁枚的《随园随笔》。
《國語辭典》:小袖  拼音:xiǎo xiù
1.衣袖外另附的短袖。也称为「袖头儿」。
2.短袖的衣服。《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下》:「乃身短衣小袖,乘牝马柴车,藉槁,瓦器,又以历遗公卿。」
分類:短小衣袖
《漢語大詞典》:尺木
(1).古人谓龙升天时所凭依的短小树木。 汉 王充 论衡·龙虚:“短书言‘龙无尺木,无以升天。’又曰‘升天’,又言‘尺木’,谓龙从木中升天也。”《三国志·吴志·太史慈传》“当与卿共之”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策 问 慈 曰:‘……﹝卿﹞天下智士也,但所託未得其人。射钩斩袪,古人不嫌。孤是卿知己,勿忧不如意也。’出教曰:‘龙欲腾翥,先阶尺木者也。’” 唐 刘禹锡 《薛公神道碑》:“文馆入仕,幽龙未光,尺木为阶,啾然欲翔。”或谓“尺木”是龙头上如博山形之物。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鳞介篇:“龙头上有一物,如博山形,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
(2).比喻登仕的凭借。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八:“ 苏参政简 登科时, 宋尚书 白 为南省主文;后七年, 宋 为翰林学士承旨,而 苏 相继入院,同为学士。 宋 尝赠诗云:‘昔日曾为尺木阶,今朝真是青云友。’”
《漢語大詞典》:短咏(短詠)
亦作“ 短咏 ”。 吟咏短歌。亦指短小的歌诗。 南朝 梁简文帝 《答湘东王和受试诗书》:“性既好文,时復短咏,虽是庸音,不能阁笔。” 唐 杜甫 《狂歌行赠四兄》:“楼头喫酒楼下卧,长歌短咏迭相酬。”
《漢語大詞典》:菌蠢
谓如菌类之短小丛生。文选·张衡〈南都赋〉:“芝房菌蠢生其隈,玉膏滵溢流其隅。” 李善 注:“菌蠢,是芝貌也。” 唐 温庭筠 《洞户二十二韵》:“朱茎殊菌蠢,丹桂欲萧森。”
《漢語大詞典》:短韵(短韻)
短小的诗文。文选·陆机〈文赋〉:“或託言於短韵,对穷迹而孤兴。” 李善 注:“短韵,小文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曹攄 清靡於长篇, 季鹰 辨切於短韵。” 唐 韩愈 《祭郴州李使君文》:“投《叉鱼》之短韵,媿韜瑕而举秀。”
分類:短小诗文
《漢語大詞典》:尺楮
(1).信函。 宋 陈亮 《复陆伯寿书》:“方图专驰尺楮上庆,遂成先辱,惶恐不可言。”《好逑传》第十三回:“今 过老先生 乃不得已,只得亲修尺楮,并不腆之仪,以代伐柯。”
(2).指篇幅短小的文字。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中:“庸人俗耳,见当世富贵崇高声名赫赫者,莫不震而惊之,仰而慕之,皆欲得其尺楮寸笺,以为閭里光。”
《國語辭典》:蜂王  拼音:fēng wáng
蜜蜂为群居昆虫,每一蜂群中,只有一只身体最大而能产卵的雌蜂,众蜂附从之。为整个蜂窝的领导者。参见「女王蜂」条。
《漢語大詞典》:小卷
(1).篇幅短小的著作;小幅书画。 唐 刘知几 史通·核才:“然向之数子所撰者,盖不过偏记杂説,小卷短书而已。” 宋 陆游 《夜梦与数客观画》诗:“高堂閲画娱嘉宾,巨幅小卷纵横陈。”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郑板桥笔榜:“字画索润,古人所有。 板桥 笔榜小卷,盖自书书画润笔例也。见之友人处,其文云:‘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
(2).指小的卷状物。 宋 计有功唐诗纪事·卢求:“道人以小卷遗 嗣復 曰:放榜日开之。”
《国语辞典》:叶儿(叶儿)  拼音:yè ér
植物的叶片。如:「嫩叶儿」。
分类:植物叶片
《國語辭典》:貌寝(貌寢)  拼音:mào qǐn
容貌丑陋。《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粲传》:「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也作「貌侵」。
《國語辭典》:寸兵  拼音:cùn bīng
1.小至一寸长的兵器。借以指任何兵器。明。叶宪祖《易水寒》第四折:「外国使臣,不得带寸兵上殿。」
2.形容微薄的兵力。《南史。卷五三。梁武帝诸子传。南康简王绩传》:「举大事必有所资,今无寸兵,安可以动。」
《漢語大詞典》:靖人
古代传说中的短小人。山海经·大荒东经:“有小人国,名 靖人 。” 郝懿行 笺疏:“説文云:‘靖,细貌。’盖细小之义,故小人名靖人也。” 袁珂 校注:“靖人、僬侥、周饶、侏儒,并一声之转。”